这是21世纪E-时代,通过Email,图文并茂,鱼雁相交太慢太含蓄太令人寻味,不符合现代的步伐。要不就通过布拉格(Blog)吧!根据2008年7月的统计,网上至少有七千万户布拉格,我们都可以自己在网上写书出书,这就是21世纪头一个年代的魅力!
念中学的时候还是淳朴的20世纪,学校的图书馆里有一份《七十年代》。这份香港杂志配合了那个年代,深受欢迎。1980年,李怡在为七十年代作总结时套用了狄更斯的《双城记》的开场白:“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也是一个愚昧的年代。” 李怡进一步说:“ 这是一个希望的年代,也是一个失望的年代。”
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不仅仅是李怡个人的心路历程,也是这一代热爱中国神州大地的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爱国道路上的转折路程。以今天2008年岁末,2009年伊始的角度回头看那一段旅程,你是充满快乐怡悦还是带些伤感遗憾?
当年冲洗菲林和照片都不便宜,收集的照片不多。不比现在的数码相机,要拍多少便拍多少,不合意?Erase便可,像现代人的情感,不用付出太多,心口也就不会永远的痛。
重翻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的旧照片,像是发现新大陆似的,怎么多是集体照,而且还散发着浓浓的土味!是呀,我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爱好者,就秉着这股热爱,我们相知相遇,为了一个集体,存异求同,为彼此的理想而奋斗。理想是什么?似乎很难说得上来,反正集体主义好,集体是一股暖流,伴随着我们成长,给我们一片绿洲。
小小口琴传友谊,秉烛交心在夜深。毕业后从集体郊游到小组交流,其中好些会友还进一步发展二人世界,化友情为爱情,共结连理,开了花也结了果。
三十年后口琴的故事像是尘封的记忆,谈心交心是当年文团的代言词。记忆中的他们在那里?别以为这是个小小世界,其实相知相遇是不可多得的缘分,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隔门不相逢。我们好多都不再联络,再见面也似乎少了许多共同话题。
早年我们还会为此而惋惜,无可奈何花落去,一年一度燕归来般的一点点感伤。当我们掌握到这是个人生的过程,它只有往前走的路,不像电脑键盘,按下Control-Z,一切可以重来之后,便释怀而坦然处之了。在每一个不同的时期我们都在追寻着心灵的归宿,对生活洒然一笑,生活才会回报你一笑。拿得起、放得下;活在当下、珍惜当下,自然能无怨无悔。
有这么一则故事:老和尚抱着一位年轻貌美的少女过河,小和尚一路跟着,不禁脸红心跳。走了十里路,小和尚终于忍不住问道:“不是说出家人不近女色吗?刚才过河时你怎么把人家小姑娘抱得那么紧?”
老和尚笑道:“怎么过了十里路你的心还在打结?我早在过河后便已经放下了!”
万里无云万里天,心灵世界可以海阔天空,万里无垠,只在于我们拿起了什么?又放下了什么?
3 comments:
Very good article! We are linking to this particularly great content
on our website. Keep up the good writing.
I've been surfing online more than 4 hours today, yet I never found any interesting article like yours.
It is pretty worth enough for me. Personally, if
all site owners and bloggers made good content as you did,
the net will be much more useful than ever before.
‘万里无云万里天’ 必竟不多,可遇不可求,更怕 ’阴云密佈 雷电交加 雨雪倾盆‘ ,
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奈何?
也许真的 端端正正 的方块字比不上 ABCD 的 ‘经济效益’
也许真的 华语本就不如英语的 ‘大器’
也许真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 比不上 罗密欧与朱丽叶 的 ‘长情’
也许真的 先救跌入河中的老婆比先救跌入河中的母亲更具 ‘人性’
也许真的 大我就是由许许多多个小我所组成,因此先小我后大我理所 ‘必然’
‘杀人放火金腰带 修桥补路冇屍骸’,文末一问:我们拿起了什么?又放下了什么?
无语!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