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08, 2011

别让城市太拥挤

配合2011年5月15日淡然落幕的双年展(Singapore Biennale),国家博物馆的圆形大厅入住了一个用传统植物素材藤与竹创作的立体模型“Compound”。跟一位在博物馆工作的朋友倚在二楼的栏杆旁,俯视着这个利用模块方式叠合成的艺术品,朋友说现代艺术徘徊于抽象与具体之间,很难欣赏,艺术家似乎尝试为城市定位,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朋友欣赏艺术的角度不同,他喜欢水墨画和希腊雕刻所散发的灵气。人间境界真善美,科学追求真,宗教追求善,艺术则追求美,现代艺术如果真有美感,似乎美得太笼统,难以捉摸。博物馆华文义工惠萱曾经给我们上了一堂非正式的美术课,最近参观双年展后对我说,以前我们学的是美术,现在所学的不叫美术,美术已经转型称为“艺术”。

的确,现代艺术,所捕捉的不是永恒的美感,而是时空转换的过程,在乾坤大挪移中提供想象的三维空间。我们观赏着同样的创作,体会可以完全不一样,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如果点得太明,反而失去心灵的震撼。就好象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梨涡浅笑中带着些许暧昧,多年来人们还在解读着微笑的含义,乐趣融融。

(张大千:写意荷花。传统水墨画的意境在于淡中出真味,常里出英奇。)

(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的微笑,暧昧。)

当我们多花点时间,慢慢细嚼双年展艺术品,可以感受到现代艺术家通过充满时代感的表现手法,对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城市提出反馈。现代艺术的呈现手法已不局限于平面绘画或立体雕刻,而是有声有色,味道则由访客去发掘。

Compound是柬埔寨艺术家Sopheap Pich 的作品。Sopheap Pich于1971年在柬埔寨出生,目前在金边定居。他在美国芝加哥与法国巴黎学艺术,回到柬埔寨从事绘画工作,后来自我转型,使用当地农村的现成材料如藤、竹及麻布,从事立体艺术创作。Compound使用简单的模块方式,叠造出大型的城市结构。

(柬埔寨现代艺术家Sopheap Pich,以藤、竹与麻布等当地农村现成材料创作。2011)

Sopheap Pich表示,Compound的灵感来自快速的城市发展及发展过程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纵观历史,建造与拆除是一个永无休止的循环。我们是否能够只有建造而没有拆除?”

如朋友所说,现代艺术需要解读,而艺术家本身也未必能够贴切地解读艺术的含义,只能笼统地介绍创作动机。在朋友眼中,Compound只不过是我们童年时司空见惯的鸡笼、鸽子笼和猪笼的集成品。

Compound,堆砌的城市.2011)

朋友的另一类解读方式其实给我不少灵感。在我眼中,Compound所表达的是一个拥挤的城市,在这个寸步难移的现代空间,人的生活素质正开着时代的倒车,跟当年被困在笼子里的家禽其实没有两样。当人们为家禽请命,禁止虐待动物时,可曾尝试换个位置来看看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把我们从尘市间抽离出来眺望,我们是不是也像笼中鸟,受困在拥挤的城市中,付出昂贵的价格,却牺牲人性的尊严?城市是否真的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

(城市太拥挤,我们人也是家禽野鸽,付出昂贵的价格,却买不回生活的尊严。2011)

在有限的土地上,sky is the limit,城市只有往上发展的空间;在发展的过程中,个人的“安全空间”其实很狭隘,甚至不受尊重的。 Compound的每一个模块都是透光的,城市中人不是光明正大的被监视着,便是在偷窥与被偷窥间生活,没有隐私可言。

如猪笼的模块竖立起来,围绕着城市,像宗教建筑,但更像导弹。发展拥挤的城市的过程是否也是逐步自我毁灭的过程,现在种下的因,是后人所必须承受的果?

而城市也是金钱价值的欲望追求,城市的土地与空间都可以通过金钱来衡量,我们乐于被锁在有限的半空中,妄想着土地给我们带来一生追求的财富。

生活在新加坡这个城市,我们没有躲避的选择。新加坡没有生活费较低廉的乡村,厌倦城市生活后可以避世,在浓郁的乡土气息中寻找自己,整装待发。我们受困在城市之中。
你以为呢?

23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太拥挤了吗?想上世纪70年代凌厉奉行
‘one is the best,two is enough,three is luxurious, four is anti-society’
的伟大年代,一个孩子也也嫌太多。
当今从小红点到神州大地,人口似乎膨胀了不少,却先后摒弃了当年神
圣不可逾越的 ‘一胎政策’,从两胎到三胎,究竟是那裡出错了?还是了
解到昔日的错误而如今 ‘痛改前非’ ?
最近世界各大新闻网站在最近报导放宽三胎政策的同时,今天却也提到
了日本 中国各地纷纷兴起的 ‘趟平’ 族正日益壮大,他们 不买房,不买车,
不结婚,不生娃,不消费,生平无大志,愤世嫉俗,但求一日两餐。
(看2021/6/2 法网-躺平主义危险吗?德网-宁 ‘趟平’ 也不生三孩 中国女
性:别当我们是猪)
看起来,别说三孩,在21世纪20年代的今天,面对当前绝望的社会氛围,
如何说服年轻人生一娃恐怕也是对在位当权者的一个挑战。

Anonymous said...

我忽然想起我在学校求学的上世纪50年代,中国变天之后随即
出兵朝鲜半岛(抗美援朝?), 当时举国上下相信,也的确执行了
所谓 ‘人海战术 人多好办事’ 的信念,为了鼓励生育,不但禁
止非法打胎,严格限定 ‘绝育’ 和 ‘人流’ 的条件,生5娃以上者
赐予 ‘光荣母亲’,养10娃以上者封为 ‘英雄母亲’,的称号,是
何等的风光,何等的荣耀,万人争羡,光宗耀祖,.....
也许,如此 ‘子孙满堂 开枝散叶‘ 的伟大年代为期不远矣!让
我们张开双手等待迎接它的到来吧!.....
(写到这裡我流了一身冷汗,全身颤抖,救命,help! )😂

Anonymous said...

刚读了早报网的社论: “中国亟待解决生育低落问题”,不才受教育不多,
不懂得其中高谈阔论的大道理,就以亲身经历谈谈 ‘生’ 与 ‘养’ 。
新加坡一直推行所谓的 ‘亚洲价值观’,生长在 ‘传统思想’ 根深蒂固的家庭,
一出世便被 “百行孝为先” 日夜灌输,向父母大人许诺以后担起 ‘生养死葬’
的重任,‘顺理成章’ 地送入了华校,‘天地君亲师’ 的人伦概念进一步加强。
作为一个二等公民的华校生,踏入社会,微博收入僅够糊口,有幸老婆大
人不忍老公的艰辛也加入了工作,于是两份薪水同时收入供养着双方的父
母共6人,两个小瓜先后降临,同様两个 ‘打工仔’ 撑起了8个人的生活。
孩子的校内外教学补习,活动,衣食,医疗,..... 处处是钱,供养着他们
完成 ‘国民服役’,大学教育更是丝毫马虎不得,有朝一日他们完成教育,
又有谁能保证他们余生任何时候的基本就业,还会不会继续 ‘啃老’ .....
一句话,人生如果可以重来,我甚至不会考虑结婚,加入 ‘趟平’ 大潮,就算
一天 ‘糊里糊涂’ 地结了婚,我也绝对会清醒地以
‘丁克’ (DINK, Double Incomes No Kid) 作为 婚前协议(Prenuptial Agreement)!
‘三孩政策’,不切实际,见鬼去吧!




Anonymous said...

千百年来多少人被一句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奴隶着,束缚着,他
们以为生儿育女是尽孝道,是对列祖列宗的责任。殊不知这正是
一个严重的误区,世纪以来多少神州大地上的儿女因此遗憾终生。
数千年来男性统治者出于自己的目的,既要满足个人的私慾,有
足够多的儿子来展示实力,永霸江山或基业,导演了 ‘男尊女卑’
的社会制度,发扬光大 ‘一夫多妻妾’ 的婚姻制度,女人不得越过
‘三从四德’ 的所谓的 ‘妇德’ 的雷池半步,最终使得平民百姓也不得
不接受 ‘传宗接代’ 是 ‘责无旁贷’ 不可逃避的责任,甚至 ‘莫须有’ 地
认定生不出孩子尤其没有男婴是女方的问题。
于是 ‘传宗接代’ 为借口,男人 ‘名正言顺’ 合情合理合法 地娶妻纳妾,
‘成功人士 三妻四妾’,‘真龙天子 三宫六院’,不择手段为 ‘开枝散叶’
努力打拼,奋不顾身 的同时,将女性沦为生育工具与玩物。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腐朽不堪,是愚家思想的精华所在,为独裁皇权
套在广大群众的 ‘紧箍咒’,好深的套路!

Anonymous said...

根据中国凤凰网的报导:“5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将在中国成为过去式” !
2022/7/12中国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推动开展城市设计,加强城市风貌塑造和管控,
促进新老建筑体量、风格、 色彩相协调。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治理“贪大、媚洋、求怪”等建筑乱
象。严格限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
密集的居住区,在突发疫情时,更容易发生社区传播。所以,历经疫情,各地都对高密度楼宇进行了深刻反思
大量高密度城区和超高层建筑的存在,也加重了城市交通拥堵的恶化。超高层建筑能耗来说,其电梯运行与超高层供水,是额
外新增的两大电力消耗领域。有研究显示,一栋摩天大楼每平方米年耗电量能远高于其他建筑。
https://hz.house.ifeng.com/news/2022_07_15-55631592_0.shtml

Anonymous said...

在许多人眼中,摩天大楼已经是现代都市的象征与标配了。不少人觉得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几座摩天大楼,
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发达了。然而新加坡这样 ‘发达’ 的 ‘第一世界’,却没有太多知名的摩天大楼。目前新
加坡最高的摩天大楼是290米的丹戎巴格中心,这一高度在世界各地大城市眼中显得 ‘寒酸’,哪怕是在东
南亚,也已经是十名开外上不了大场面,新加坡的摩天大楼为何不太多,也不算太高呢?主要原因还在
天空,新加坡自从60年代被马来西亚“开除”之后一直挂念着安全问题,因此新加坡一直不惜代价建设国防。
空军作为国家重器自然备受关注,为了军机飞行的安全,自然要限制建筑高度了。新加坡本来地方就小,
空军要求限高,那新加坡也就没啥地方盖3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了。
地少的新加坡向天空索要空间是必然的,但是新加坡是重要的航空枢纽,樟宜机场的重要地位不必多言了。
而为了巨无霸民航机的飞行安全的考虑,要求机场附近建筑的高度不能太高。‘小红点’ 本来地方就小,民航
要限高,空军更要求限高,那新加坡就没啥空间可以盖3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了。至于300米以上,甚至500
米 高度的建筑物,’匪夷所思‘ 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神话故事’!

Anonymous said...

根据今年最新资料世界最高建筑物的排名:
1 哈利法塔……………….…阿联酋迪拜 828米
2 默迪卡118 ……………...马来西亚吉隆坡 679米
3 上海中心大厅 ………….中国上海 632米
4 麦加皇家钟塔饭店….. 沙地阿拉伯麦加601米
5 平安国际金融中心…….中国深圳599米
6 高银金融大厦……………中国天津597米
7 乐天世界塔……. ………..南韩首尔555米
8 世界贸易中心1号大楼..美国纽约541米
9 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中国广州……….530米
9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中国天津……….530米
10 中国尊大廈……………….中国北京528米
11 台北101…………………….中国台北509米
12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中国上海492米
13 环球贸易广场…………….中国香港484米
14 国油双峰塔…………….….马来西亚吉隆坡452米
14 106交易塔…………….…..马来西亚吉隆坡452米

Anonymous said...

今天 “德国之声中文网” 报导:为了阻止全国人口出生率的急剧下降,日本政府正计划为新生儿妇
再提供8万日元(大约592美元)的补贴。但批评者说,当此物价飞涨和收入停滞中挣扎之际,
8万日元只是杯水车薪而已,不足以说服人们生一个孩子。
还有人指出,简单地把钱扔在这个问题上,正如过去反复尝试过的那样,不太可能成为解决方案。
目前,日本的新生儿父母在孩子出生时可获得42万日元的一次性补贴。负责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
的厚生劳动省已建议将这一数字提高到50万日元。据了解,新的补贴方案将在下一个财政年度开
始时,即2023年4月1日开始实施。
人口出生率跌跌跌:2021年日本人口数为1.257亿,比2017年的峰值1.28亿有所下降。医学杂志
“柳叶刀” 的一项研究预测,到本世纪末,日本的总人口将缩减到5300万人。
近几十年来,日本人一直选择晚婚晚育,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是一个有意做出
的决定。婴儿需要衣服和食物。而且他们很快就长大了,需要的东西更多。母亲请假带娃,这影
响了(家庭总体)收入。这些日子以来日用食品和燃料等方面的成本还一直在急剧上升。
日本国家政府、地区政府和许多地方政府都提出了旨在鼓励生育的激励措施--包括提供汽车,甚
至在人口减少严重的农村地区提供免租金的房屋 …..
( https://www.dw.com/zh/政府发钱能让日本人多生孩子吗/a-64108165 )

细读之下 ‘故事’ 怎么总像 ‘似曾相识’,远在天边 却又 近在眼前 …..

Anonymous said...

德国之声中文网: 瑞士投资银行瑞银集团(UBS)近期公布的2022年全球房地产泡沫指数指出,在全球
多数城市,对于薪资收入在平均水平的技术服务业人员而言,买一套60平米的公寓已经超出预算。
在报告分析的25个城市中,抵押贷款利率几乎翻了一倍;而且随着价格上涨,住宅负担能力正在下降。
瑞银报告指出,多数估值较高的城市将出现重大价格调整,而且调整已经开始,或预计在未来几个季度
展开。泡沫化的典型迹象是房价与当地收入和租金脱钩,以及过度借贷和建设活动。
根据瑞银调查,多数城市的房屋价格上涨速度持续快于租金。除了东京外,各地的租金比疫情之前平均
上涨7%,原因是2020年下降后又出现强劲复苏。这种情况在美国城市、迪拜和新加坡最为明显。
( https://www.dw.com/zh/全球房地产泡沫会破裂吗/a-63856250 )

Anonymous said...

“The Australian” 昨日报导:’根据莱坊国际(Knight Frank)于周一发布的一份报告,今年第三季度,
纽约豪宅租金涨幅在全球各大金融中心中领跑。数据显示,在该机构追踪的10个城市中,第三季度豪
华住宅的平均租金同比上涨10.2%,较第一季度11.9%的高点有所下降。豪华住宅被定义为售价排在
市场前5%的物业。
纽约已连续三个季度摘得头名。虽然年增长率从上个季度的39%回落至31%,但有限的库存和持续的
需求使租金一直居高不下。
新加坡以22.9%的年增长率在10个城市中排名第二。
根据报告,今年7月至9月,伦敦的豪宅租金同比上涨18.6%,涨幅位居第三,但低于上一季度夏季租
房高峰时录得的27%。尽管如此,英国首都的租房需求依然强劲。
季度,多伦多的豪宅租金录得14.5%的两位数增长。
榜单上有两个城市的租金出现下跌:香港和奥克兰,租金较去年同期分别下跌5%和2.2%。
报告指出受旅行管控的影响,第三季度香港的租房需求主要由本地驱动,但随着入境限制的取消,
外来人士的需求可能开始回升。在奥克兰,旺盛的供应导致豪华住宅的租金疲软。
( https://cn.theaustralian.com.au/2022/12/30/79902/ )

Anonymous said...

日本政府计划付钱给搬出拥挤的东京的家庭,一方面用以重振村镇经济和文化,另一方面也
有助于减轻人口老龄化的负担。
今年四月起,居住在东京都会地区的家庭,包括那些单亲家庭,如果他们愿意搬到人口密度
较小的其他地方,每个孩子将可以得到1百万日元(约7700美元)的补助。这则消息是由日
本政府的一名发言人宣布的。 这笔款项付给18岁以下,或18岁及以上年龄在高中就学者。
这已经不是政府决定第一次这样做了。但是,这次的激励措施,却比前三次都更为宽松。
几十年来,日本人从全国各地拥挤到首都寻找工作,将东京人口推得越来越高。东京是全国
最拥挤的城市,约有人口3700万。
2021年的政府数据显示,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每年搬进东京的人比搬出去的人要多8万人。
这种移民模式,加上日本进入老龄化阶段,使得日本的乡村地区越来越人烟稀少,未居住的
房屋有数百万栋。根据官方数据,除去东京的23个区,全国有一半地区都属于人口不足地区。
在东京,房屋价格是全国最高的,在世界上也是位列第五的房租最贵的城市。
东京的生育率排在全国最低。

Anonymous said...

德国之声中文网2023/1/27报导: 中国出现60年来首次人口成长下降的情况,而专家的长期预测显示,
未来30年中国人口成长将继续下降。为了应对这个危机,中国政府不断推出各种措施来试图提高生育
率,包含为年轻人提供财政补贴与其他福利。
然而,许多年轻女性表示中国的人口危机不会促使她们开始想要生孩子。部分中国年轻人在受访时说
他们对中国年轻一代的未来感到悲观,而这个态度也反映在他们对婚姻与生育下一代的态度上,对前
途感到迷惘,也觉得生活压力很大。生孩子是一种会增加生活压力的选择,许多人已决定成为家族中
的最后一代。许多人不愿走传统计划生育的路线。由于现今许多中国年轻人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很难
被各种传统的家庭观念给说服(误导?)。中国高压的生活方式和日常生活的压力都让他们不想组建家
庭, 漫长的工作时间、不尽人意的工作以及在通胀期间必须以低薪维生的压力使中国的年轻一代无法
抚养孩子。政府对书籍、电影甚至视频游戏的严格审查,我们不知道如何确保我们的孩子有一个快乐
的童年。我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在很大程度上使我们相信不要把新的生命带到这样的世界里。
中国有越来越多年轻女性更加强调个人主义的追求,如拥有成功的事业。中国社会对女性做
母亲的巨大期望是阻碍个人结婚或生孩子的制约因素。
自2020年开始,中国各地出现反復封城的状况,而到了2022年12月,中国16岁至24岁的失业人数
到达2000万。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7月中国的青年失业率高达19.9%。
经济前景的恶化使中国许多年轻人为生计而挣扎。中国许多年轻人根本没有时间考虑结婚或生孩子,
因为他们甚至不能为自己维持一个体面的生活方式。
中国上一次人口成长下降是1961年,该年也是中国大饥荒的最后一年。而印度的人口也预计在2023
年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联合国预测,中国的人口将从2022年的14亿多下降到
2050年的13亿左右,到2100年将低于8亿。
( https://www.dw.com/zh/年輕人能協助扭轉中國的人口危機嗎/a-64530969 )

解决之道:也许是广纳:海外 ‘精英’ 或 ‘土豪’ 或 在国内 ‘无家可归’ 的(幽灵式)成功人士,还别忘了
对 ‘冥顽不灵’ 拒绝 ‘添丁’ 的 ‘反社会份子’ 施以重重的罚款,必要时以 ‘鞭刑’ 侍候,甚至死刑,就不
相信人口问题不 ‘立竿见影 迎刃而解’,如此 发扬法治精神,万众归心 可圈可点 皆大欢喜 岂不快哉 !
故事似非虚构,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Anonymous said...

美国之音中文网2023/2/10: 中国一份官办杂志《人口与健康》刊登了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司长杨文庄的署名文章,强调家庭支持对提高生育率的重要性。
杨文庄说,“经济负担、子女照料、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等仍是制约家庭生育的主要因素,
”因此,他说,提高生育水平,要“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他说:“要鼓励地方在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
发展。中国必须到2025年 “牢牢抓住人口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加快“促进生育支持”。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一直在关注人口增长失控的前景,并在1980年至2015年实施了严格的独生
子女政策,以控制人口增长。
但现在中国的人口开始减少,印度即将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国家统计局报告,2022年,中国人口为14.1175亿,减少了约85万人,这是自1961年(中国
大饥荒的最后一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中国去年的出生率仅为6.77‰,低于2021的7.52‰,是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出生率。
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独生子女政策以及高昂的教育成本,这些因素使许多人无法生育一个以上
的孩子或根本不要孩子。
联合国专家预计,到2050年,中国人口将减少1.09亿,是此前2019年预测的人口减少的三倍多。
( https://www.voachinese.com/a/in-aging-china-a-call-for-bold-steps-to-cut-cost-of-
having-babies-20230210/6957034.html )

Anonymous said...

美国之音2023/2/13: 阿根廷官员表示,对最近数月高达5000多位俄罗斯孕妇进入阿根廷感到关注,担
忧她们要把孩子生在阿根廷以获取国籍,而有一位阿根廷公民的孩子也可以加快父母的公民申请程序。
问题是,这些俄罗斯孕妇来到阿根廷,将孩子变成阿根廷公民,然后离开。
自去年2月俄罗斯 ‘入侵’ 乌克兰后,俄罗斯人前往西方国家变得更加困难。所有与俄罗斯交界的欧盟国
家在内的很多国家也暂停签发旅行签证给俄罗斯人。
报道说,2022年,有近2.2万俄罗斯公民进入阿根廷,其中包括近1.1万俄罗斯孕妇。过去三个月,就有
5819名孕妇进入阿根廷。阿根廷是一个传统上对移民开放的国家。不过,在三名持有阿根廷护照的俄罗
斯间谍在斯洛文尼亚被逮捕后,为阿根廷移民官员敲响了警钟。
https://www.voachinese.com/a/pregnant-russian-women-flying-to-argentina-for-citizenship-
02122023/6959768.html

Anonymous said...

印度在今年年中将会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预计,届时印度人口将会达到14.286亿人,而中国人口则为14.257亿人,两者相差近三百万人。
联合国发布的2023年的《世界人口状况报告》说,排名第三的国家是美国,
其人口数字将为3.4亿人,远远落后于印度和中国。
( https://www.voachinese.com/a/india-to-have-2-9-million-more-people-than-
china-by-mid-2023-un-estimate-shows-20230419/7056845.html )
( https://sputniknews.cn/20230419/1049691663.html )

Anonymous said...

2023/5/8《纽西兰中文先驱报》以 “大批中国人被澳洲拒签! 当事人吐槽, 赴澳人数远低于预期, 超80%逾期滞留”
为题报导:’澳洲旅游业亟需恢复,可是消费能力最强的中国游客,却迟迟不见踪影,并没有按照预期一样大规模
返回澳洲!并不是中国游客变心了,而是大量中国游客签证被拒!门还没进呢,就被直接拒绝.….
根据酒店业市场信息公司OTA的最新报告,澳大利亚是今年中国游客的十大目的地之一。
不过,现实情况是,在中国重新批准出国旅行一个月后,只有疫情前数目10%左右的中国游客来到澳大利亚。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竟然是,中国游客申请澳洲旅行的拒签率极高!甚至 ‘已经拿到PR的华人,父母办理旅游签
证也被拒签 ….. 据移民律师称,最近这段时间只要移民局在审批签证的时候对申请人的“移民倾向”有一丝怀疑,
就会直接作出拒签的处理。
移民局现在之所以对于旅游签证申请人的“移民倾向”草木皆兵,全因一项数据的曝光!
澳洲移民部在2023/3/23公布的数据显示,持一年有效期,单次入境最多停留3个月的初次旅游签证的旅客,在去
年11月入境了11,139人,12月入境了17,053人,今年1月入境了15,855人,但这3个月内这一群体却一共只离境了
16100人。
这个数据直接说明了问题 也就是有近3万申请人可能在旅游签证到期之后想办法留在了澳洲,直接“黑”下来了。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刚刚出现,根据澳洲政府官网2022年9月29日的数据显示:
-持有短期旅游入境总人数和出境总人数的比例大致为100:76;
-持有中国护照的入境与出境者比例只有100:22(这一则信息让人惊讶:大概有80%的短期旅行者,在入境澳洲
后并没有及时离开澳洲)。在所有年龄层面中, 低龄青年(15-24岁)和退休老人(65+), 离开澳洲的比例最低。
显然,这两类人群也成了澳洲移民局关注的焦点 …..
( https://www.chineseherald.co.nz/news/socialmedia/oz-visitor-visa/ )

按:除了持有纽西兰护照的纽西兰公民之外,任何其他人进入澳洲都必须预先获得适当的签证方可登机,没有例外。

Anonymous said...

2023/5/24搜狐网以 “研究发现纽约市在下沉 或因摩天大楼太重”, 报导 《地球的未来》(Earth’s Future)杂志上的一项
新研究发现,地质沉降过程似乎在纽约市某些特定地区正在迅速发生,包括曼哈顿下城的与海平面等高的地区,以及布
鲁克林区和王后区的部分地区。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和罗德岛大学(URI)的研究人员在报告中写道,总的来说,纽约
每年下沉一到两毫米,而在有些特定的问题区域,情况会更糟。
纽约市并非唯一下沉的沿海城市。2021年,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同一位研究人员在旧金山也发现了类似情况。“纽约
是世界各地沿海城市的象征,这些城市都面临洪水的挑战。”新论文指出,“这意味着全球面临着洪水灾害的共同挑战。”
是的,纽约每年都在下沉,这对数百万以其为家的人们实在糟糕更不用说未来若干年中还可能会有数百万人搬到这里居住。
( https://www.sohu.com/a/678528065_120081836 )

回看 2022/7/22与23 的三篇评论,我深有感触,的确,建筑物无止境地向上增高,对城市所可能造成的 ‘危害’ 已经开始
受到关注,我不知道 ‘地质沉降’ 的过程是否可能逆转,忽然间眼前浮现了如钢骨水泥 ‘森林’ 般的美丽新加坡 ‘地平线’,
多年以后,有一天不得不依赖 ‘渡轮’ 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如幻似真 …..

Anonymous said...

美国之音今天以 “脚底抹油,中国百万富翁“前赴后‘润’”居全球之首” 为题报导:根据英国最新发布的
亨利私人财富迁移报告(Henley Private Wealth Migration Report),中国预计今年将有1.35万高净值人
士(High Net Worth Individuals, HNWI)外流,延续过去十年百万富翁向外移民的趋势。
亨利公司将高净值人士定义为拥有超过一百万可投资资产的富翁。中国估计有82.38万名百万富翁。
亨利咨询公司根据今年头六个月的询问及数据做出今年的预测说,全球将有创最高纪录的12.2万富人移民。
报道表示,香港预计今年会有一千位百万富翁向外移民。
继中国之后,印度百万富翁2023年向外移民的数量排在第二位,约6500人,比2022年略低。
其他预计失去百万富翁最多的国家依次是英国(3200人)、俄罗斯(3000人,可能因俄乌战争增加至
8500人)、巴西(1200人)、香港(1000人)、韩国(800人)、墨西哥(700人)、南非(500人)
和日本(300人)。
澳大利亚预计将超过阿联酋,成为吸引高净值人士移民人数最多的国家,预计有5200人净流入。
新加坡排名第三,预计将有创纪录的3200人流入。报导最后指出自中国政府在疫情爆发后实行严厉的清
零防疫封控以来,新加坡成为中国财富流向的热点国家。2022年,有约1.08万百万富翁移民新加坡。
财富的大量流入造成了这个城市国家房价和其他生活费用飙升。
( https://www.voachinese.com/a/china-millionaire-exodus-to-continue-this-year-20230613/
7135297.html )

Anonymous said...

香港雅虎新闻网昨日以 “若香港內地都拿出最好來合作將無敵” 为题报导 特首李家超 扬言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 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以及國內唯一實行普通法的司
法管轄區,香港希望並能夠發揮獨特優勢,成為「一帶一路」的參與者、 促成者和受益者。
同時香港也致力於推動和內地各地的合作,如果香港和內地都拿出最好的來合作就會無敵。
談及香港是否會被新加坡取代時,李家超表示,香港仍有許多其他城市難以替代的優勢。
他指出疫情拖慢了香港在一些領域的發展節奏。‘有些地方’ 放寬疫情管控措施比較早,他
們有一個時間上的優勢,但只是階段性的。香港恢復通關後已全面和世界接軌,也在不同
領域追趕時間。現在,特區政府的工作一切以結果為目標,很多市民也都認為,這一年很
多事情進展的步伐要比以前快,這是香港在國際吸引力上的正面因素。
(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李家超-若香港內地都拿出最好來合作將無敵-074439833.html )

Anonymous said...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外資企業正在加速撤離香港。早在幾年前就開始有少量跨國企業陸續撤出香港,
時至今日已演變為一場涉及銀行、投資公司和科技企業的大撤離。
報導引述統計數據指出,美國公司在香港的數量連續四年下降。截至2022年6月,這一數量降至1,258家,
為自200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相比之下,去年在香港設有地區總部的中國公司數目首次超過了美國公司,
這是至少30年來的首次。有公司負責人表示,來香港曾經是一件相當沒有風險的事情,但現在這不再是一
個沒有風險的地方。一些外企高層指出,香港與中國大陸之間的界線已變得模糊不清。
報導引述Serendipity Capital創辦人Rob Jesudason表示:「香港現在被視為中國的延伸。」許多跨國企
業現在不是選擇留在中國,就是在新加坡設立其亞洲總部。澳洲的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已經關閉
香港業務,澳洲國民銀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也有此打算。
此外,加拿大退休基金管理公司Alberta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rp、美國科技公司Vantage Data
Centres和開曼群島政府都曾考慮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但最後選擇了新加坡;聯邦快遞集團(FedEx)
亦將部分地區職位從香港遷往新加坡。
( https://businessdigest.io/商業熱話/撤出香港-華爾街日報-外資企業加速撤離香港 )

Anonymous said...

根据报道:最近澳洲签证拒签率高得让人害怕,尤其是旅游签和学生签。前段时间,澳洲媒体纷纷报道留
学生签证漏洞被利用一事,不少人打着留学的幌子申请学生签证,结果落地后直接放弃学业转头去打工。
这件事情也引起了澳洲移民局的注意,最近对留学生签证的审查尤为严格。
澳洲媒体就曾经报道过,有越来越多人担心与国家学生有关的学生签证欺诈行为,虽然华人中也确实存在
这种情况,但大多数还是发生在印度学生的身上。根据统计数据统计,大批印度留学生来澳后,纷纷放弃
他们在知名大学的课程,进入更便宜的私立学院就读。目的就是为了以更低的代价获得澳洲PR。
最近一段时间,同样受到严格审查的还有旅游签证。已经拿到PR的华人,父母办理旅游签证也被拒签。
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有很多“旅客”来到澳洲之后就摇身一变换了个签证,留在了澳洲,甚至是“黑”在了澳洲。
今年上半年澳洲移民局就曾公布过一组数据:持一年有效期,单次入境最多停留3个月的初次600旅游签证
的旅客,在去年11月入境了11,139人,12月入境了17,053人,今年1月入境了15,855人,但这3个月内这一
群体却一共只离境了16100人。难怪现在移民局草木皆兵,大有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走一个的架势。
https://www.chineseherald.co.nz/news/education/australia-visa-2/

另一方面根据报道:(游客)一入境新西兰,就申请难民!中国籍爆增3倍!背后真相:一条移民捷径……
众所周知,大部分华人是通过技术移民,或是投资移民移居新西兰。但没想到的,今年有大批中国人来
新西兰申请难民,人数爆增3倍。更没想到的是,难民申请成了移民新西兰的一条 ‘捷径’。
根据新西兰移民局数据,今年在新西兰申请难民身份的人数,几乎是去年的3倍多。难民申请总数从去年的
358人,增加到了今年980人。
其中,印度人:从2020年的43人、2021年的140人,2022年68人,到今年是300人申请。
中国人:2020年60人,2022年68人,到今年的178人申请,增加了300%。
马来西亚人是可以免签进入新西兰,所以马来人难民申请从2021年的11人,到今年就飙涨到228人。
这一数据还只是截至今年8月31日,如果按今年剩余时间内,同样的速度,最终的申请量有1250人。
一名移民官表示,与其他五眼联盟国家相比,新西兰在拦截难民方面是做的最弱的,因为在许多难民
申请者中,他们往往尝试进入那些国家,都失败了,才转到新西兰来。
国家党移民发言人Erica Stanford,即日前赢得大选的候任新政府的移民部长表示新政府将加速解决
这一遗留问题,稍後这条捷径可能就会被堵死了。
https://www.chineseherald.co.nz/news/education/immigration-shortcut/

Anonymous said...

上面刚刚提到澳洲政府一直强调留学生签证漏洞被利用,
其实与新西兰面对的问题有关一样,澳洲还有一种签证也一直在被利用。
近年来,澳洲难民签证的申请数量近年来一直在飙升,俨然已经形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
对于很多想要留在澳洲,但是又没钱没实力没资格的人来说,这个签证就成为了能够长期留在澳洲的“捷径”。
澳洲内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出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在澳洲境内申请庇护签证的人数突然激增:澳洲内政部公布的数据中,仅今年5月一个月时间里共有1896人
申请了在岸庇护签证,创下了自2020年2月以来的最高数字。这其中又有多少签证申请是真实有效的呢?这个
问题移民局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进行验证… 。在这1896个申请者之中,只有26人的庇护签证通过了审批,
同时,还有7人因为签证直接被拒申诉无效而被驱逐出境。另外1863名庇护签证的申请者,就可以在澳洲境内
生活同时等待签证审理,这就是很多人申请难民签的原因——签证审批的时间差。因为庇护签证的审批时间很长,
即便被拒绝也可以选择再次上诉要求重新审理。就算最后被拒签,最多也就是被遣返回自己的国家而已。
庇护签证的审批时间很长,即便被拒绝也可以选择再次上诉要求重新审理。
就算最后被拒签,最多也就是被遣返回自己的国家而已。
目前在整个庇护签证系统里面,粗略估算等待内政部处理的人数在25,000至30,000人之间,另有50,000人陷入
上诉复审的流程。
匪夷所思的是澳洲政府还指出,超过 40% 的 ‘难民’ 保护签证申请是由在澳大利亚居住至少两年的人提出的。
如此一来,申请签证的目的…不是为了能够找方法留在澳洲还能是为了什么呢?根据澳洲的说法,大约90%提交
保护签证申请的人被发现根本不需要保护。一些提出‘虚假’庇护申请的人能够在他们的案件完成之前在澳大利亚停
留长达11年。这些申请者包装成普通游客,通过假材料拿下旅游签证。一旦顺利入境澳洲,就开始庇护签证的申请。
虽然不一定能下签,但是要知道申请这个签证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申请者大可在这段期间拿着过桥签合理合法地
在澳洲生活和工作。民政事务部的新数据显示,从中国抵达并申请在岸保护签证的人数从2016-2017年的2269人
到2017-2018年达到了9315人,大幅增长311%!
与之形成明显对比的是,中国公民的签证通过率却是垫底的。2017-2018年的过签率,只有10%!
可能很多人想破头都想不出来,身为中国公民,究竟有什么理由能让他们“合理”地递交难民签证。
事实上这些申请人寻求庇护的理由,签证官看到都要忍不住笑场…
什么“得了绝症在国内没钱治”,
“在国内没学上”
“超生交不起罚款”
……
甚至有人以“在国内没钱、没房还娶不上老婆,太丢脸”为由希望得到澳洲政府的庇护。
在这种千奇百怪的脑残理由加持下,澳洲移民局统统毫不留情,大戳一盖,全都打哪儿来回哪儿去。
一旦办理了难民签,就等于没有回头路了。并且在未来也很难申请到澳洲的其他签证。
一旦拒签,基本上就等于告别澳洲了。
https://www.chineseherald.co.nz/news/education/overhaul-system/

Anonymous said...

法新社报导由于地理和种族原因,香港过往的偷渡者以中国内地人士为主,但在八丶九年前,南亚地区人士偷渡来港人数
以倍数增长,在2015年达到高峰的3758人,其后有所回落,但到了2020年又上升至1121人,即当年偷渡客总数的57.5%
属非华裔人士。根据保安局今年5月向立法会提交的数字,过去两年,非华裔「人蛇」的比例已告回落,分别是38%和42%,
即使是今年第一季,非华裔「人蛇」比例亦不足38%。但近月比例突然大幅上升。非华裔人士偷渡来港的情况近期转趋活跃,
单在上星期,当局已截获五批循水路非法入境香港后被弃于偏远岛屿的90名非华裔「人蛇」(偷渡者的俗称),他们主要来自
孟加拉丶巴基斯坦, 印度 和 越南等中东和东南亚地区。而在本年头三季,非法入境者人数已达848人,当中逾七成属非华裔。
单是上星期(10月22日至28日),水警有五日在偏远的离岛接报救出或截获合共 90名非华裔 ‘人蛇’!
据了解,非华裔「人蛇」涌港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内地近月严打「三非」(即未经合法手续而在中国非法就业丶非法入境和
非法居留)的外国人。有人恐怕遭遣返原居地而涌来香港避难,亦有人误信操控偷渡的「蛇头」所言,可以来港当「黑工」
(非法劳工的俗称)寻找生计。非华裔「人蛇」来港主要是希望做「黑工」,这自然会影响本地劳工市场;一旦找不到工作,
更可能抢劫或从事其他非法工作,对香港治安构成风险。部分非华裔「人蛇」被当局拘捕后,会声称自己是政治难民,并申
请免遣返申请逗留。截至今年 2月底,香港有近1.5万名免遣返申请者,当中近万人是等待上诉丶被拒后进行司法覆核或其他
诉讼程序,约 3200人正被安排遣送离港。截至今年3月底的上个财政年度,港府过去十一个财政年度累积在这些难民上已
花费近96亿港元。
https://www.rfi.fr/cn/中国/20231030-中国严打-非华裔-人蛇-成偷渡香港主流-占逾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