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ttery is an ancient art form that exists since thousands of years ago, and dragon kilns were then used for firing ceramic utensils. Kilns for pottery making originated in China about 4000 years ago. The Chinese civilisation gradually spread to Asia, the Middle East, Europe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In the post-Word War II era, Singapore has over 20 dragon kilns in Jurong, Pulau Tekong, Pulau Ubin and Serangoon. But in the 1970s, the number of dragon kilns dwindled to about 10, and they were all located in Jurong.
古老的陶艺
陶艺是古老的行业,龙窑则是过去数千年来烧制中国陶瓷器皿的做法。约在四千年前,中国已经有烧制陶器的穴窑,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已经出现了烧成温度更高的半陶半瓷窑。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龙窑分布在福建省(福州、德化)和广东省(潮州、石湾、大浦)等地。龙窑的容量特别大,一次可装烧的器皿从数千件到上万件。
世界各地的古文明国如希腊、埃及、巴比伦等都有古代陶器出土,瓷器则是中国民间独特的发明。由于制瓷的技术要求高,龙窑的温度和胎土都特别讲究,瓷器不只是成为历代皇帝的至爱,它们也成为西方贵族的新宠,甚至称瓷器为 “China” 和 “Chinaware”,以瓷器来代表中国。
龙窑的特征
烧制陶瓷的龙窑依山坡而建,跟地面成10至30度斜角。座落在裕廊的陶光龙窑就像一条长36米的飞龙。
龙窑内部以砖块砌成,外面则使用粘土来固定。龙窑分为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窑头横断面小,便于开始烧窑时热量集中,容易燃烧;窑床横断面最大;窑尾又缩小,采用的是空气对流的原理。烧窑时以木柴为燃料,远看好像一条火龙,所以称为龙窑。
(龙窑依山而建,成约20度角)
(龙窑分为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采用空气对流的原理)
窑尾的烟囱大家都看得见,被忽略的往往是将龙窑和烟囱分开的九洞天子壁。天子壁的九个排煙孔用來调节抽气,是龙窑烧制技术最重要的一道秘密机关。
由于龙窑维持费高昂,消耗体力,窑火不易掌控,加上烧窑的木柴燃料有限,现在以洁净的电窑和气窑取代。这些现代化的窑炉掌控起来简便多了,又可以烧制出各类产品,因此广泛使用。气窑使用煤气,容易引起爆炸,所以本地没有采用。
(天子壁的九个排煙孔用來调节抽气,是龙窑烧制技术最重要的一道秘密机关)
对陶瓷艺术家而言,窑就好比艺术品的心脏,为精心制作的心血赋予生命。龙窑跟现代化的窑具相比,特点在于“落灰”(也称“窑变”),也就是木柴散发出的树脂和高温的火焰跟胎土起化学作用,使到每一件制成品都会出现不同的纹路,每件陶艺品都有各自的生命。烧窑所带来的期待与惊喜,是机械化的窑炉所无法比拟的。
新加坡的龙窑
新加坡的龙窑多数建于1930至40年代,德光岛的龙窑可能是新加坡最早兴建的龙窑。
战争结束后物资短缺,以往从潮州出口的陶瓷线路因战争中断多时,短时间内难以恢复,来自潮州枫溪的商人掌握良机,在新加坡兴建了二十多个龙窑,分布在裕廊、德光岛、乌敏岛和实龙岗。当时的龙窑每七至十天就会烧制一次,生意一片火红。到了1960年代,新加坡大兴土木,铲平小山丘建屋子,龙窑才日渐减少。
不同地点的胎土(陶土)含有不同的矿物质,所以裕廊龙窑多数生产割胶用的胶杯,实龙岗龙窑则多数生产水缸。
由于裕廊的土质和山势都特别好,所以1970年代新加坡剩下的约十条龙窑集中在裕廊,裕廊也称为“瓦窑村”。顾名思义,龙窑的出现就是为了烧制日常使用的“缸瓦”,也就是陶瓷日用品。
座落在裕廊Lorong Tawas的陶光是新加坡仅存的两个龙窑之一,另一个是在陶光隔邻的源发,目前由Focus Ceramic Services管理。不过,陶光是唯一的活龙窑,一年烧窑三至四次,让陶瓷艺术家完成创作的最后一环。
以前裕廊是个山区,乡村人家不是饲养牲畜,种菜务农,就是到龙窑工作。1960年代橡胶业发达,陶光以生产胶杯为主,供应给新马的胶园。1970年代新加坡以胡姬花为国花,国人开始种植胡姬,陶光转制胡姬花盆,全盛时期,每次烧窑制作五千个花盆。两个不同的年代就这样以杯盆养活村人。
(胶杯和胡姬花盆)
烧制陶瓷器
制造陶瓷器讲究的是 “一烧二土三细工”,从选择胎土、控制温度到制成品出窑,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根据潮州枫溪人的习俗,烧窑前必须依据传统祭拜窑神,祈求神灵保佑烧窑成功。简单的仪式包括上香,以及以“三生”、烧酒、清茶和水果来作贡品,常用的“三生”有烧鸡、烧鸭和烧肉,有些则用白斩鸡和蒸鱼等。水果则使用黄梨(旺来)、苹果(平平安安)、橘子和梨子(大吉大利)。
(拜祭窑神的贡品)
拜窑神有一段凄美的传说。据说明朝有个皇帝(明神宗)喜欢养金鱼(潮州人叫金鲤),下旨要潮州一位姓成的窑匠制造养鱼的大龙缸。州官为了讨好皇帝,刻意恐吓成师傅,若不成功便成仁。成师傅屡试屡败,眼见三个月的时限快到了,梦见火神说必须要有一个九岁的男童祭窑。成师傅夫妇俩生育了八个女孩,老来才得到一个儿子,为了此事哀声叹气。恰好他们的话让九岁的独子听到了,趁年迈的父亲打盹的时候跳入窑尾。龙窑熄火后,深红色的龙缸终于制成了,皇帝非常高兴。成师傅到处都找不到儿子,见到龙窑上小孩的足印才明白是什么回事。原来儿子为了尽孝道,不惜牺牲自己。朦胧中成师傅见儿子托梦,说已经受赐封为窑神,所以至今枫溪人点窑火之前都拜祭窑神。
(烧窑前必须依据传统祭拜窑神,祈求神灵保佑烧窑成功)
烧窑最考究工匠的经验与控制火候的功夫,分成“挤火”和“上火”两个步骤。挤火指的是先以猛火煅烧12个小时,接着就是上火,也就是从窑背的火眼增添木柴,继续煅烧6个小时。
制造陶器和瓷器的差别,除了陶土和瓷土原材料不同之外,就是烧窑的温度了。烧制陶器一般上在摄氏1000度左右,不过窑头靠近火焰,温度可高达1300度。烧制瓷器的窑床温度介于1200至1400度。高温烧制出来的瓷器比陶器坚硬密实得多,精致耐用,也不容易漏水。
陶光龙窑有一个魔术数字:1260度,窑头达到这个温度时,就会将火灶封闭起来,只在窑眼加木柴。
烧窑时温度上升的速度、火焰的性质以及冷却的过程,都直接影响制成品的质量。为了避免制成品碎裂或坍塌,窑内升温过程不能太快,每小时只能升大约50度。当温度升到600度时,陶器的水分已经完全挥发掉,进入稳定的状态,这时候就可以加快升温的步伐了。
窑的温度以温度测量针来测量,不过有经验的烧窑师傅通过观察火光的变化,就能判断温度是否适中。
(观察火光的变化)
烧窑的火焰分成氧化烧和还原烧,取决于空气和胎土的氧化反应。氧气是烧窑时很重要的变因,若烧窑时补充足够的氧气,那就是“氧化烧”;相反的,若刻意让窑室缺氧,使窑火从胎土中吸取氧气,则称作“还原烧”。举个简单的例子,窑室中有充足的氧气,烧制出来的就是白瓷;氧气不足所烧制出来的就是青瓷。
五到七天后,到了出窑那一刻,工匠套上草鞋手套,进入干燥闷热的窑床将制成品搬运出来。
以前烧制产品的考量是越快越好,现在陶瓷艺术家要求不一样,想用龙窑烧出“落灰”的效果,所以会花一个星期的时间来慢慢烧制陶器。龙窑烧制出来的每件工艺品的形状、色泽、质感,都有它们的自然特色,每一件制成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陶瓷艺术家所追求的境界。
(落灰(黑色部分)效果的制成品)
外销瓷
新加坡是欧洲的克拉克帆船(Carrack)运载中国的外销瓷回去欧洲的必经之地,圣卡塔琳娜号(Santa Catarina)是其中一艘著名的克拉克帆船。1603年,这艘葡萄牙帆船在新加坡樟宜岸外被荷兰舰队掠夺。荷兰提出的理由是葡萄牙船在航行时漠视海事安全,实际上是觊觎圣卡塔琳娜号上价值连城的外销瓷。这场17世纪初的樟宜海战的历史意义在于奠定了后来的海洋法。
新加坡出土的文物中,有一类酱油瓶称为“马可波罗瓶”(Marco Polo ware)。1292年,马可波罗从中国买了一个珍贵的酱油瓶回意大利,好像捡到了宝贝。不过这类瓶子在新加坡和周遭地区是很常见的。
(马可波罗瓶)
新加坡也有出土的越南瓷器。早在将近两百年前,越南的商船已经来到新加坡做生意,以前的新加坡河上还有个以越南的城市命名的西贡岛(Pulau Saigon),岛上有米仓、西米磨坊,椰酒酿厂、屠猪场等。到了1980年代,政府将西贡岛跟河岸连接起来,西贡岛就这样消失了。
娘惹瓷
最具本地特色的是娘惹瓷。娘惹瓷是一百多年前,槟城、马六甲及新加坡的土生华人定做的瓷器。这类瓷器一直风行到1930年代,中国发生战事,影响到这类瓷器的生产。后来新马也受到战争的影响,土生华人的财富不断缩水,导致娘惹瓷器走下坡。
早期来到海峡殖民地的华人男子娶了当地土著女子为妻,后代称为土生华人。土生华人也叫娘惹与峇峇,娘惹为女性,峇峇为男性。他们保留了中华文化传统,日常生活沿袭着典型的华人习惯,使用中国瓷器,过年祭拜祖先等。娘惹瓷是土生华人女性,也就是娘惹最钟爱的器皿。
土生华人除了使用普通的中国瓷器外,有钱的豪门学会了欧洲皇家贵族,买下精致的瓷器来装饰门面。他们的厨房里有平日常用的福建、潮州进口的粉彩或青花瓷器,另外从景德镇订购成套的凤凰牡丹图样的釉上彩瓷器,寓意如意吉祥,花开富贵。这些风格独特的凤凰牡丹瓷器称为娘惹瓷,主要是在一些家庭庆典上如婚礼、庆生及新年吃团圆饭时才拿出来用的。
娘惹瓷中有一种用来装食物的“盖盅”,福建话叫 “kum cheng” (感情),寓意感情不散。这些“感情”是一般的碗盘以外,土生华人家庭最常收藏的瓷器。
(娘惹瓷的特点是釉彩亮丽缤纷,色调以暖色为主)
娘惹瓷最显目的特点就是釉彩亮丽缤纷,色调以暖色为主,而且在每件器皿上,几乎把所有喜爱的颜色如粉红、绿、紫与黄色都用上了。
一般华人的陶瓷器皿都会使用一些红色,娘惹瓷的特点则是不用红色,那是因为红色代表血,是不吉祥的。
将国际音乐本土化的陶瓷华乐
陶瓷的塑造性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陶瓷艺术家一路来都不断创新,给传统工艺注入创新的元素。陶瓷可以制成实用的日用品,也可以作为观赏的珍品、精致的壁画和演奏的乐器。
新加坡华乐团的郭勇德无意中见到一张敲碗的旧黑白照片,感觉很有“feel”,兴起了将陶瓷融入本地华乐的念头。的确,陶瓷音乐不经意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母亲一手端着瓷碗,一手拿着汤匙给小孩喂饭时,轻轻敲打着瓷碗,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有些小孩则敲打着碗盘自得其乐。以前一般 “一房一厅一水缸”的家庭,大水缸所发出的“嗡嗡”的声响,则是另一种日常的陶瓷声乐。这些不同的陶瓷用品早已演奏出民间生活的乐章。
民族乐器的发展也是如此,以吹拉弹敲来组织成乐队。古老的民族乐器以打击和吹管为主,后来才逐步演变,吸收了其他民族的音乐风格,乐器变得多元化。
譬如磬(qìnɡ)是民族乐器中最古老的打击乐器。在远古的母系社会,磬称为“石”和“鸣球”,这种敲击的石头(乐石)逐渐演变为后来的打击乐器。
陶罐(击):陶罐古代称为击,是民间流行的打击乐器。用竹棒或木条打击发出声响, 陶罐大小不同, 音调也不一样。
陶笛(Ocarina)则是源自意大利的吹管乐器,可以吹奏出高中低不同的音色,大的陶笛音色低回婉转,动人如萧;小的音色清脆响亮,清澈如笛。
陶埙(xūn)是中国古代的吹奏乐器,有六个孔,跟陶笛相似。陶埙的起源可能是为了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来诱捕猎物。后来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乐器。
郭勇德来到陶光龙窑,竟然这么凑巧,遇见陶光一群人正在敲碗玩乐,演奏流行了几十年的“春天里”。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
新加坡是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也是一个汇集了世界各地人口的国际都市,大家和谐地一起生活。除了可以通过龙窑烧制陶磬、陶罐、陶笛之外,印尼的屋瓦音乐(Jatiwangi roof tile music)、印度的贾淡瓷鼓(Ghatam),非洲水鼓(water drum)和乌嘟鼓(Udu drum)等,都使用胎土来烧制成乐器,充分表现出开心淳朴,回归自然的情怀。
这些世界各地的原始陶瓷乐器,同样可以通过工艺师的研制,通过华乐融入本地。
龙窑能在本地生存吗?
龙窑的发源地中国只有四条“活”龙窑:江苏省宜兴市的“前墅古龙窑”,广东省佛山市的“南风古灶”,福建省莆田市的“仙游古龙窑”,以及2012年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复建的30米的龙窑。这些龙窑都被视为珍贵的活文化,视为国宝。景德镇则受公认为陶瓷之都。
台湾水里竹南蛇窯及南投的许多小窑,一般称为柴窑,温度达到1500多度,能够烧制出古玉、金丝等古雅特色的陶瓷工艺品。
怡保新捷成陶瓷厂本来拥有四座龙窑,其中一座已被拆除了。现在很少人愿意日夜守护在龙窑旁,龙窑已经成为夕阳工业。
新加坡仅存的陶光和源发两座龙窑,以每三年更新租约的方式守候着多年的基业,最多延长多六年(2023年),到时再跟土地局商讨。
维持龙窑的成本高昂,单是土地费就已经是一笔大开销,仅凭民间的兴趣是无法取得收支平衡,肯定亏本的。
陶光龙窑是潮州枫溪人创建的, 1965年由现任窑主陈德育的父亲买过来。陈德育的父亲已经是家族的第三代烧窑制陶人了。陈德育读小三时跟着父亲从马来西亚来到新加坡:“我爸在十多岁时就来到马来西亚,来到我叔伯的工厂做工,然后来到新加坡找到这条龙窑,这条龙在新加坡要拍卖给别人,他觉得是一个机会,他也有一个理想,想要有一条属于自己的龙窑,所以就买下来。”
除了燃料问题,龙窑烧制的简单器皿也缺乏市场,所以陈德育决定将龙窑转型,成为陶艺工作者从事创作、烧制和开班授课活动场所。
陈德育的贤内助黄瑞芳祖籍厦门鼓浪屿,1980年代从印尼巨港来到新加坡。
维修龙窑时,黄瑞芳注意到以前裕廊也有砖窑,许多本地建筑所使用的砖块都是裕廊的砖窑烧制的,因此刻意将那些裕廊制造的砖块保留下来。在陶光所看得到的旧日裕廊砖有JURONG(裕廊)、NANYANG(南洋)、SKLEW(SKL砖厂)、GOHBEE(五美)、BINKEOK等。这些砖窑都在过去二三十年逐渐消失了。
(许多本地建筑所使用的砖块都是裕廊的砖窑烧制的)
此外,黄瑞芳也发现龙窑旁边还有个被泥土掩盖过的福建登窑,这些登窑是有梯阶的。在黄瑞芳的努力下,这座登窑终于出土,作为古迹般保存着。
黄瑞芳的个人喜好是制作圆形的陶瓷品,并将自制的花盆与插花艺术结合。她喜欢圆是因为它的起点也是终点,有始有终,代表着幸福、和乐、圆满。绕了一圈还是回到原点上富有禅的意境,人生旅途上许多抉择与际遇何尝不是如此。
(在陶光龙窑内出土的登窑)
陈德育的侄女陈思慧决定走入龙窑,传承家族的文化事业,这条路当然不会是条康庄大道。
从经济的眼光来衡量,龙窑经历过日治与建国的历程,为新加坡独立前后的时代作出贡献。
从历史人文的价值来考量,不保留就会永远失去,政府拨款是十分重要的现实元素。本地一些陶艺家把工作室搬到龙窑,除了本身对传统技术的兴趣外,希望能借助这个平台,让更多人了解七十多年的陶艺文化,让祖先的文化传承下去。
当然更重要的是大家的思考角度,为什么要有龙窑?龙窑到底有没有保留的价值?
(陶瓷艺术家正在观察烧窑的状况)
主要参考资料
- 景德镇陶瓷词典
- 李国樑,“龙窑 – 不止七十年的乡土文化”,《这里是新加坡·壹》,新加坡书写文学协会2015年10月,ISBN 978-981-09-6468-9。
- 李国樑,“外销瓷”,2016年12月16日。http://navalants.blogspot.sg/2016/12/porcelain.html
- 李国樑,“从广惠肇碧山亭壁画看石湾南风古灶”,《联合早报》,2016年12月1日。
- 林亦秋,“娘惹瓷独领风骚在南洋”,《收藏》杂志2016年1月20日。http://www.cangcn.com/a/gd/2016/0120/677.html
-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
- 新加坡土生华人博物馆
- 许愫芬,“燃烧吧!火龙”, 2013年12月23日。https://seventhdusk.wordpress.com/燃烧吧火龙/
- “Awaken the dragon”, A Community Art project.
- “Ceramic music festival”, Jatiwangi Art Factory, http://jatiwangiartfactory.tumblr.com/post/114917590589/ceramic-music-festival-cmf-is-a-landmark-of-the
- Chan Luo Er,“Chinese dance and pottery kilns are fading away in Singapore”,Channel News Asia 18 July 2015.
- Jesley Chua Chee Huan,“TAN Teck Yoke 陈德育 Vanishing Trades 消失中的行业”, Accession Number 003404,Oral History Centre.
- Tan Beng Luan,“CHUA Eng Cheow 蔡应绍Vanishing Trades 消失中的行业”, Accession Number 000722,Oral History Centre.
相关链接
5 comments:
李兄真是博学多才,刚刚寻完"老友",现又埋首陶艺,令在下钦佩不已。华文世界里有你们这样的学者,让我这华校生能吸收到各方面的知识,能过着充实,多姿多彩的下半辈子。虽然夊阳的光辉可能不会持久,何必管呢!当太阳下山了,我也不在了。
感谢郭兄的鼓励。我发觉写得越多,碰到的贵人也越多,能够就平民的生活遭遇提供他们的所见所闻,同样丰富了我的人生。
的确,夕阳的光辉造就了晚霞,但愿人长久只是诗人一厢情愿的想法,生而无憾已经足以笑对人生矣。
流星因为短暫而美丽,划过黑寂的夜空,釋放出那一闪而逝的光芒,也许微弱,也许耀眼,
却没有人能漠视它的存在,甚至没有人能在他的余生忘记与它相遇的那一刹那,..............
“但愿人长久” 也许只是诗人一厢情愿的想法,
“千里共婵娟” 我想应该是每一个人心中的共同愿望吧!
在逆境中勇往直前,从 “一无所有” 到 “生活无忧”,从 “人人看貶” 到 “万人争羡”,成功地为
下一代造就了更优越的生存条件,能做到这一切,死而无憾,此生足矣!
古稀之年,感恩于夕阳的燦烂襯拖出美好的黄昏,无怨无悔,余生足矣!
Hi! I've been reading your site for a while now and
finally got the bravery to go ahead and give you a shout out from Lubbock Tx!
Just wanted to tell you keep up the excellent job!
I'm eҳtreely impresssed with your wrіting skills as
well as with thee layout on your weblog. Iѕ this a paid theme or did yߋu modify it yourself?
Either way қeep ᥙp the excellent quaⅼity writing, it's rare to see a great blog lіke thiѕ onne
tod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