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15, 2013

从1949延伸......(三十六)泰麟之公民权

说起那一纸公民权,泰麟最津津乐道的是1961年在皇后坊排队领取公民权证书,那个洋警察竖起大拇指,微笑着说“good”的那一刻,因为只有良民,才能获得公民权证书。我自懂事以来,一路来都看着泰麟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这一纸证书,而且还千交代万交代,说万一发生火灾,什么都可以不带,但是一定要把公民权证书带在身上,这也是当年会讲方言的洋警察交代的。

(公民权证书背后有许多故事,单看证书上的几个年份:1957,1958,1961便知道了。)

念中一时学校要查证监护人的证件,我把泰麟的公民权证书和红色身份证都带到学校去。冯廷莲老师家住附近的福南街,放学走同一条路。那天傍晚在回家的路上她问起我公民权和身份证的事,她说在那个年代,只有国民才拥有身份证,为什么泰麟这么特别,同时拥有身份证和公民权证书。回家问泰麟,他也没有确实的答案,只知道在1950年代后期,中国总理周恩来到印尼出席了第一届亚非会议,几年后每个人都传话说去拿公民权,他也就跟着普罗大众去申请,而且很快就获批了。

现在回顾那一段过去,老师的疑问可能出现在那个年代系统本身就不完善,加上可能新加坡自治邦政府、殖民地政府和本地华人间存在着殖民地体系、语言障碍,执行政策难以上情下达等因素,反之亦然。既然存在着文化与交流之间的缺陷,那就套句俗话,凡事aka aka(大概)就好。

争取新加坡公民权一事可以追溯到1940年代新加坡经历过日战之后,当时连瀛洲(Lien Ying Chow)通过中华总商会向英国殖民地政府争取新加坡公民权来保障经历过日战的人民的利益,他建议凡是在新加坡居住超过八年的居民都可以自动成为新加坡公民。不过连瀛洲的建议并不为殖民地政府所接受。直至1956-1957年,首席部长马绍尔和林有福相继与殖民地政府谈判,殖民地政府最终在1957年10月16日通过公民权法令,接受在新加坡土生土长,或在新加坡居住超过八年的居民成为新加坡公民。紧接着,为了赶上1959年第一届新加坡自治邦选举,公民权登记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

(殖民地政府最终在1957年10月16日通过公民权法令,接受在新加坡土生土长,或在新加坡居住超过八年的居民成为新加坡公民。SBC 1988)

到了我的年代,因为是土生土长,自动成为新加坡公民,少了一份公民权证书,却冒出两张出生纸,打印的那张红色,称为“小报生纸”;手写的那张浅灰色,称为“大报生纸”,怎么比都觉得小报生纸比大报生纸还要大些,而且发大报生纸的日期还比小报生纸晚了三年。当年报名读书,做登记等,都需要出示报生纸,而且只用小报生纸。老人家说大报生纸很重要,不可遗失,所以必须好好保存,不可见人,是当年的“政府人”说的。

后来终于搞清为什么报生纸有大小之分,到底哪一张比较重要不可以遗失。如果注意看“大报生纸”的第一行字,写着“State of Singapore”,,签署日期是1964年,很显然的它跟新马合并时新加坡成为“新加坡州”有关。在1963年9月16日至1965年8月9日,新加坡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州府,所以连报生纸都必须重新处理,后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为独立主权国,看来这张“新加坡州”的“大报生纸”也走入历史,或许以后还可以当作旧文物,卖个好价呢!


大报生纸是手写的,发出日期比date of birth晚了三年,注意第一行还写着STATE OF SINGAPORE。

小报生纸是打印的,格调跟公民权证书类似

住在邻国马来西亚的薰衣草夫人有另一番经历,当年老一辈都把报生纸当作密令般看待,不随意示人。她的爷爷在日军入侵时,一时恐慌,误信谣言,把全家人的公民权证书全烧掉,还好后来还能拥有马来西亚的蓝色身份证。


到了孩子的1990年代,报生纸简化了,只有一张,省却了大小的问题。倒是儿子当年在伦敦出生,竟然真的有大小两张报生纸,两张都是红色打印,但有明显的大小之分,大的资料比较齐全,小的只有当事人的资料;小的免费,大的还要花钱“买”,必须填上母亲的名字,父亲则是可有可无,根据当地的法律大的报生纸也可以不要。


(英国的小报生纸。c.1990s

(英国的大报生纸,父亲的资料是可有可无,optional的。c.1990s

当年在伦敦生孩子容易,带回新加坡倒费功夫,首先必须出示当地的大报生纸证明母亲的身份,为初生的婴儿办新加坡公民权手续,领到公民权证书之后才可以申请护照回国。当时英国早就放弃那条在当地出生就自动成为当地公民的法令,我的孩子对哪一国效忠其实没得选择,但新加坡大使馆law by law,就是要通过那样的审核程序。结果在新加坡大使馆前后折腾了将近两个月,而且看到的都是新加坡官员对洋人嬉皮笑脸,对新加坡人冷漠不齿的脸色。在不经意间,孩子延续着上两代人的故事:像他祖父那样拥有公民权和身份证,还必须在21岁时宣誓对新加坡效忠,也像他老爸那样拥有大小两张报生纸。

现在也总算理清发生在1955年印尼万隆(Bandung),影响了许多老百姓的反殖民主义和宗主国的事。当时中国总理周恩来代表中国出席了在万隆举行,由印度、印尼、缅甸、锡兰(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五个刚摆脱殖民地统治的新兴国所发起的第一届亚非会议,还有其他24个亚洲非洲国家参与,代表了超过全球一半的人口。会议在求同存异的精神下,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经过各国协商,会议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等。

万隆会议的一个主要争论点是苏联在东欧与中欧的政策与美国等国的殖民主义政策是否应该相提并论,最后达成共识,谴责“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亚非会议最后公报》还提出,第三世界国家应该减少在经济上对西方国家和苏联的依赖,并通过互助方式发展经济。反殖民主义正是当时二战后驾驭着全世界的大趋势,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自由、人民要民主是势如破竹的时代洪流。

印尼总统苏卡诺(Sukarno)和周恩来谈起华侨问题,他们效忠的中国已经解放,成为共产国家,与苏联同一阵营。随着东南亚国家纷纷独立,这些华人应该效忠于祖籍中国,还是使他们富裕起来的定居国呢?印尼是大中华圈以外华人最多的国家,苏卡诺表示印尼人十分忧虑。

以新马来说,本地华人一向来使用中国年号,如清光绪元年,民国30年等,孙中山革命起义,三次在新马发动,包括在新加坡晚晴园策划的黄冈起义和七仙女湖起义,以及槟城策划的最悲壮的黄花岗起义,数十名新马年轻华人参与革命,在死去的黄花岗72烈士中(实为86人),至少有14名本地人。中日战争中,新马华人出钱出力,筹款支援以外,在蜿蜒的1100公里的滇缅公路上随时准备牺牲性命的15批共3192名南侨机工,维持了中国对外的唯一的物资供应链。战后1948年马共走入森林,英殖民地政府通过紧急法令与新村来对付共产党等,“祖国”的概念确实有理清的必要。


(早期华人挤在从厦门开往新加坡的船只的甲板上:祖国与谋生之地的情感撞击。NAS 1900s)

当时,周恩来回答苏卡诺说:“这的确是个问题。几十年来,包括蒋介石统治时期,一直沿用以血统确定国籍的原则。每个中国人一生下来就是个中国人,无法改变,即使他已经有了外国护照。其实,这意味着自动取得双重国籍。”

周恩来表示中国放弃以血统确定国籍的原则,海外的华人可以放弃中国国籍,加入所在国的国籍。“如果他们愿意回到祖国,他们将受到欢迎。如果他们加入所在国的国籍,他们应该得到公正的待遇,但将不再是中国公民。如果他们仍想保留中国国籍并继续呆在国外,他们不得参加所在国的任何政治活动。”向定居国效忠这一番话,苏卡诺感到满意,但是华侨却十分不满,在感情上觉得被出卖了。


(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一席话解脱了许多华侨的思想包袱。愿意加入所在国的国籍(新加坡)的华侨,在中华总商会列队申请公民权。NAS1957)


(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一席话解脱了许多华侨的思想包袱。对“祖国”(中国)充满热忱的知识青年则选择回到祖国的怀抱。SBC 1988)

周恩来一席话,也解脱了许多其他华侨的思想包袱。长痛不如短痛,痛过之后才能够由心出发,在自己家园(落地生根)和亲属关系(落叶归根)间作出最终选择,泰麟的公民权证书,就是这个大时代下的产物。

11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时迁势易,'爱祖国'早已成了一个僞命题。君不见多少'天朝父母外国生娃',又有多少新加坡少年男女祈求来自海外'奇缘',早日'天崖海角'。
你就算'真'爱祖国?敢问祖国爱你吗?

Anonymous said...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
大多数西方国家承认多重国籍,吸引各地人才,共同发展,人心所向。
新加坡表面上不承认双重国籍,事实上几乎每一个新加坡人一旦有机会取得他国公民权都不会犹豫的接受新的身份,
然后毫不犹豫的正式启动放弃新加坡公民权的程序。完全忘了'爱国'这码事!因为
1)对男性而言,他们立刻'解除'了'国民服役'的'伽锁'。
2)他们立刻可以申请领回放在新加坡的全数'公积金',以便在新的'祖国'投资。
他们错了吗?许多已经取得外国身份的前新加坡人甚至被指为'national service defaulter
他们永远不会踏足新加坡,也不会乘坐新加坡航空或在新加坡过境的民航机。

Anonymous said...

採取'在那里出生就是当地公民'的原则的国家已经寥寥可数了,印像中除了美国真的想不起还有其他了。
在西方国家,公民与永久居民的差别不大,两者都有投票权,但只有公民才可以提名候选。
一般上,在任何情况下,公民不可被押解出境,公民权不轻易被剥夺。如果在本国内出生,公民权通常可以'自动'继承。
如果在外国出生公民权通常有至少一代的自动继承权。如果孩子在国外出世,孩子不一定能自动继承父母的居留权。
很多西方国家正在收紧居留权与公民权的颁发,除了各种苛刻的条件之外,还必须参加各种考试,包括口试及格才受考虑。

Anonymous said...

根据法国中文新闻网2021/4/15的报导,“越来越多港人移民的英国将在5月6日举行
多项选举,在英港人组织近日呼吁持BNO的港人趁截止日前登记成为英国选民,以
选票将港人的声音带进英国议会,并在当地尽好公民的责任”
“BNO身份持有人将符合居住英国的英联邦公民资格,并且享有投票权,换言之持有
BNO人士在英国是合乎资格登记作选民”,..... “BNO港人抵英后便拥有选举权,.....”
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我获颁居留权后全家移民到这裡,居住一年之后便受邀登记为
‘选民’ 以便在今后的 ‘中央’ 与 ‘地区’ 选举中投票。
那时我真的被感动了,我回想有生以来就算那 ‘形同虚设 掩人耳目 可有可无’ 的 ‘走过
场’ 式的选举,都因为大多 ‘不劳而获’ 而难以有机会以选票表达我的 ‘意愿’!
我更记得曾有人告诉我,移民后我们将成为 ‘二等公民’ 受到歧视,也有人说 ‘只有留
在国内的才是 “正宫” 移民国外的将沦为 “嫔御” !
事实是我们今天享有与其他合法永久居民完全相同的权利与福利,我的孩子都在这裡
完成了大学教育,其中一位还是备受敬仰的 ‘大状’(港式粤语),何歧视之有?
葡萄毕竟还是酸的,不是吗?

Anonymous said...

从中国各大小网站(包括早报)都大事报导了
‘国际巨星’ 巩俐 放弃 新加坡公民权 的消息。
回想13年前新加坡某 ‘VIP’ 曾特地出席在她
的 ’入籍‘ 仪式上对她表示欢迎与祝贺。
也记得当新加坡记者2010年在上海访问她
的时候,清楚表明 ‘她僅当新加坡为 ‘度假
圣地’ 每次来都入住酒店‘!
一个在这裡 ‘无家可归’ 的 ‘幽灵’ 公民!对
赐予她 ‘公民权’ 的新加坡情何以堪,直接
打脸!cheap !
其实很多西方先进国家,她们的护照更功
能强大,不但可以到处免签旅游,还可以
在指定的国外生活,学习,就业,甚至免
费医疗,如 ‘欧盟’,澳纽‘,’美加‘ 等
这些国家通常也不会公开 ’入籍‘ 的讯息!
巩俐 也许是选择错误在先,大事宣扬犯
忌在后,两败俱伤,胸大无脑,令人唏嘘。

按:新加坡男性成年公民往往为了取回CPF
不得不通知新加坡政府,因为 ‘取得外
国公民权是一次过支取全数CPF的必须
条件。

Anonymous said...

自本世纪2001年起:New Zealand citizens with a valid New Zealand passport do not need to apply for a visa
before coming to Australia. If you apply and meet the criteria for a Special Category visa (subclass 444)
(SCV) when you enter Australia, we will grant you the visa. The SCV is a ‘temporar’ visa you get in Australia
if you are a New Zealand citizen. It allows you to: visit,study,stay, and work.
The visa ceases when you leave Australia, unless it ceases or we cancel it before you leave.
今天(4月22日)上午,澳洲总理Albanese为在澳新西兰人带来重磅利好:直通澳洲公民身份。
他宣布由2023年7月1日起,持有临时特殊类别(Special Category Visa)签证的新西兰人,在澳洲生活4年,即可获得
澳大利亚公民身份,没有最低收入或健康要求,但需满足一定标准,例如品格检查,对澳洲的足够了解,基本的英语能
力,继续居住在澳大利亚的意愿等。
该政策具有追溯性,自2001年以来在澳洲的新西兰人可以直接申请公民身份,而无需先获得永久居留权。
成为澳洲公民后,新西兰人将享受同等的服务和福利。
此外,只要父母一方为新西兰人,孩子在澳洲出生时即为澳洲公民,目前需要等到10岁。
目前在澳新西兰人大约有70万。
“获得澳大利亚公民身份的新西兰人仍将保留新西兰公民身份。”(维持 双重国籍 身份)
(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30422-1386010?amp )
( https://www.chineseherald.co.nz/news/new-zealand/citizens-rights-restored/ )

我真的不知道以那一国的护照旅游能够得到最多国家 ‘免签’ 的待遇,但旅游总体上都是 ‘花钱’ 的动作,我如果有足够的
金钱我想我预先取得 ‘签证’ 而后 ‘启程’ 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 ‘挑战’。也许真正的难度是像我这样一个 ‘无德无能’ 的普通
人能够凭着手上仅有的一个国家的护照,在 ‘走投无路’ 时到其他国家避难开创新的人生,欧盟国家的护照在欧盟各国之
间通行,美加之间的互通,澳纽公民在对方国家各尽所能各取所须,….. 难道不是比免签国家数目的排名更实际更大的福
利吗!
何时何日 东盟各国的公民能够凭籍各自的护照能够在东盟内部自由学习,工作,生活 与 医疗 …
我不知道,你说呢 ?

Anonymous said...

读了早报网2023/4/22以 “澳洲将允许符合资格新西兰人更容易申请公民权” 为题的报道,新闻中最后的一句话:
‘新西兰总理希普金斯对这项宣布发表声明说:“获得澳洲公民身份的新西兰人仍将可保留他们的新西兰公民权。
新西兰并没有失去这些双重国籍者,而是使我们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我感触良深,举目多少 ‘小肚鸡肠 鼠目寸光‘ 的国家,不但不承认不容忍其国民的 ’双重国籍‘,甚至将他们视为
’卖国求荣‘ 的 ’叛国贼‘,这是何等巨大的落差,这难道不足以反映澳纽等国对外来移民的更大度,更宽容,更自
由 与 更加的尊重与谅解 ?

Anonymous said...

回看上面2021/10/28前新加坡公民 巩俐 放弃珍贵的 ‘新加坡公民权’ 的消息。
2023/4/7联合早报 ‘图文并茂’ 地报导了 法国总统 马克龙 4月5日抵达北京展开
三天国事访问的消息。更令中国与新加坡网民 ‘沸腾’ 的乃是咱们的前同胞 巩俐
与现任 法国音乐家 老公也出现在随行代表团中,尤其两人乘坐的可是 马克龙
的专机。当天 巩俐 和老公一起下飞机,巩俐披着淡土色外衣,戴着墨镜,优雅
有范儿地跟在她的男人后面 …..
https://www.zaobao.com.sg/entertainment/story20230407-1380355

我脑海中浮现了当年巩俐曾在采访的时候,表示自己很后悔,说自己当年加入
新加坡 国籍时太冲动了 …..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2A4MFG505531GT3.html

她后悔地 ’放弃‘,她冲动地 ’取得‘,最后她 ’拿得起 放得下‘,
换来的可是万人争羡的总统专机上的 ‘荣华富贵’ 呀!
她有错吗?不!她太对了,她的 ‘成就’ 成了无数同胞的模仿 ‘偶像’ !

Anonymous said...

文中的一段提到:后来终于搞清为什么报生纸有大小之分,到底哪一张比较重要不可以遗失。如果注意看“大报生纸”
的第一行字,写着“State of Singapore”,,签署日期是1964年,很显然的它跟新马合并时新加坡成为“新加坡州”
有关。在1963年9月16日至1965年8月9日,新加坡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州府,所以连报生纸都必须重新处理,后来
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为独立主权国,看来这张“新加坡州”的“大报生纸”也走入历史,或许以后还可以当作旧文物,
卖个好价呢!
真的吗?我很怀疑其中会有些误会,因为我和我的妹妹上世纪40年代后期出生于新加坡,当时是 ‘如假包换’ 的英殖
民地时期,作为英皇的子民,我们都同样有两张报生纸,同样第一张是红色,第二张是灰色,都是手写的。

文中也提到:当年报名读书,做登记等,都需要出示报生纸,而且只用小报生纸。老人家说大报生纸很重要,不可遗
失,所以必须好好保存,不可见人,是当年的“政府人”说的。
还记得当年母亲用大报生纸替我在养正报了名后再到珍珠山多报一次由于大报生纸后面盖上了 养正 的校章而被拒绝,
造成了我别无选择不得不进入华校,定格了终身成为 ‘次等公民’ 的命运。上世纪50年代我们搬到了 ‘麦坡申’ 居住,
这次 ‘聪明‘ 的母亲先已经懂得 ‘融会贯通’,替弟弟报名时,她先以大报生纸到巴耶利峇上段的Elling South Primary
报名, 然后再以小报生纸到阿裕尼的Cedar Boys Primary再报一次,最后成功得到两个offers,他选了Cedar Boys.

您说:到了孩子的1990年代,报生纸简化了,只有一张,省却了大小的问题。其实不必到90年代,我的两个 ‘小顽皮’
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便只得到一张白色的以英文书写的 ‘报生纸’,不同的是1980年我的长子的报生纸上清一色英文,
1984年我同样到 竹脚医院 领取次子的报生纸时,柜台上的办事人员顺口问了一句是否要写上这个孩子的中文名字,她
递给我一支圆珠笔亲手写上后才将报生纸以透明胶密封后立即交还给我,表面看起来,中文名字可有可无,并无正式
纪录。

的确,报生纸是非常重要的文件,因为我申请新加坡护照时用得着,我申请移民时用得着,我申请外国公民权与外国护
照,甚至开银行户口时也用得着。简而言之,‘报生纸’ 是您的 ‘根’ 标志着您的渊源,来自何方。
对我们这家早已离开新加坡的 ‘叛徒’ 来说更是 ‘无法复制’,因此我们都将之与其他非常特殊重要的文件一起锁在全天候
保安严密防火防潮的专业保险箱内,只有我和老婆大人能够凭指纹,密码 和 不能复制的钥匙 方能进入打开,…..

Anonymous said...

不得不提由于上世纪80/90年代新加坡政府积极提倡中文名字 ‘汉语拼音’ 化,于是学校的
成绩单和日常的一些通用文件上的名字与 ‘报生纸’ 上的名字显然的完全 ‘风马牛不相及’。
正如文中指出:报生纸很重要,不可遗失,所以必须好好保存。到了西方国家,洋人对中
文的認知有限,对于 ‘汉语拼音’ 更是 ‘蒙喳喳(粤语)’,最后有洋人对这些 ‘文件’ 或甚至
’人‘ 的真伪属性提出质疑挑战,造成了很大的困惑与不便,最后一切以 报生纸’ 上的名字
为标准,’汉语拼音‘ 的用途则仅限于每天上网时使用!
后来为了更进一步融入社会,我们都改了洋名,但 ‘姓’ 依然与 ‘报生纸’ 保持一致。

Anonymous said...

阁下在文中提到曾在新加坡大使馆前后被折腾了将近两个月,而且看
到的都是新加坡官员对洋人嬉皮笑脸,对新加坡人冷漠不齿的脸色。
我和老婆大人在多年面对的种种 ‘次等公民’ 的不平的环境之后动了全
家永远离开新加坡的念头,我们先后到过 加拿大,澳大利亚 和 纽西
兰 三个向往已久的国家的驻新加坡专员公署作有关的咨询,印象中
这些署内的官员对我们这两个 ‘外国人’ 都是 不苟言笑 板着黑脸 神情
严肃 !选择了其中一个国家 ‘养老’ 之后,我们递的 ‘移民’ 申请在三
个月后迅速获批。为了孩子的学业,老婆大人立即起程到该国办理启
动 ‘永久居留‘ 与孩子 ’入学‘ 的程序,我注意到自此再多次先后以
’永久居民‘ 或 ’公民‘ 身份到这个国家的驻外专员公署办事时,接待的
官员都非常的客气,’宾至如归‘ 的热情,’家人‘ 般的灿烂笑容,令人
感动不已!
回想当年的冷酷嘴脸,‘四川变脸’ 表演之后雷动的掌声在脑海中久久
不能散去,我冒了一身冷汗,差点 ‘瘫倒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