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登于《联合晚报》2017年7月29日
乘着车子进入古老的丹戎禺组屋区,必须经过Kampong Arang Road,Arang就是火炭的意思。
是的,这里曾是个跟火炭有关联的“火炭村”。火炭曾经是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直到国人陆续搬入政府组屋,才被方便洁净的煤气和微波炉取代,如今好些家庭已经使用电磁炉。
童年的丹戎禺河水常年漂浮着炭灰,河边的黄泥路也是黑色的。一天下来但见户户炊烟,最幸福的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品尝着劳作换来的米饭香。
丹戎禺河畔的Sampang Place, Tongkang Place,Twakow Place,Mangchoon Place,Kampong Kayu,反映了一个消失的时代。
Sampang(舢板),Tongkang(舯舡)和 Twakow(大䑩)都是河面上曾经出现过的不同类型的木船。Kampong Kayu(木柴村) 显示丹戎禺除了是火炭栈房外,也是木柴起落处。
Mangchoon Place(万春坊)取名于名为“万春”的船名。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城市重建计划下,美芝路一整排小型木船制造厂,全都迁移到万春坊一带。那时候的万春坊有约20间木船厂,到了80年代只剩寥寥八、九间。如今万春坊已经在地图上消失。
丹戎禺的德明政府中学校园曾经屹立着三所老学校:德儒小学(Tanjong Rhu Primary School),丹戎禺男校(Tanjong Rhu Boys’ School),丹戎禺女校(Tanjong Rhu Girls’ School)。我在女校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小学时光。
(德明政府中学的校园曾经屹立着三所丹戎禺的学校)
德儒小学是一间男女混合学校,而丹戎禺男校和女校虽然有男女之别,但处于同一个校园,使用同一个草场。所谓的男女校,分野就是食堂中间的一堵小墙。
丹戎禺女校和男校只有一层楼,就像一所甘榜学校,同学们可以跨窗而入,跃窗而出,展示甘榜小孩不拘小节的“野”气。同学们提早到学校戏耍,上课之余就是玩,挥霍着用之不尽的青春。
(跟老师同学们的合照。1977年)
最值得回味的不只是玩zero point(跳绳游戏之一)、踢毽子、five stone(石子)和捉龙沟鱼的时光,校舍前一堆隆起的草丛曾经使大家十分好奇,探究泥土下的秘密。后来高年级的同学说草地下面埋着一只大猩猩,大家听了都十分惶恐,万一大猩猩爬起来怎么办,于是都绕过那个地方。
有趣的往事还多着呢!譬如女厕内有六个隔间,最后的隔间那扇门是半掩着的。相传里头躲着一个男人,因此同学们只敢使用头三个隔间。
传说就这样“代代相传”,直到校舍消失。同学们的青春也像小鸟一样,一去不回来了。
1 comment:
文中形容了一个在女子小学中的一个 ‘趣闻’ :女厕内有6个隔间,最后一个的门
永远半开着,裡面 ‘藏’ 了一个 ‘男人’,.....
如今新加坡已经已 ‘自封‘ 为 ‘第一世界’,此等 ‘有趣’ 也已成了 ‘常态’,而且随着
科技的进步,这个 ‘男人’ 还配备了最先进的录影手机,小学也已成长为 ‘大大’ 的
‘学’,.....
遥记当年年纪小,在一间小学念书的时候,小学内有个 神秘 的 ‘八角亭’,当时
‘人人自危’,相传其中有 ‘鬼’,.....
如今已过了古稀之年,看尽了小红点上的 ‘人间百态’,受够了 ‘世情冷暖’,
‘牛鬼蛇神’ 充斥在每一个角落,防不胜防,更令人 ‘寒心’!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