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定格,保留永恒记忆
摄影是近代的重要发明之一,它将时光留住,让照片记载着瞬间的往事与记忆。进入21世纪初,数码摄影迅速在民间普及。数码摄影最特别之处是即拍即有,可以存档,不满意可以删除,重新拍过。
摄影科技跟手机结合之后,只要一机在手,便可以随时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定格,也可以打抱不平、记录犯法的证据等。
即拍即有的摄影功能,颠覆了160多年的卷筒菲林和暗房技术。风行一个世纪的Kodak菲林曾经垄断过90%的摄影市场,但在科技突破的大环境下,必须申请破产保护并进行业务重组,以5亿多万美元将多项专利权出售给苹果、三星、谷歌、脸书、微软、亚马逊、宏达(HTC)等。
菲林的年代,摄影的价格不便宜,买菲林、冲洗底片和打印照片都是额外开销,因此捕捉镜头,按下快门等都必须三思而后行。如今一家人旅行,可能拍下上千张美照,以数码相机风行前的价格来衡量,可能得花上500新元左右。
过去的年代,好的相机价格不菲,外加这些“附加费”,真的是玩不起。我的学生时代错过了学校的摄影学会,直到有了稳定的职业后才购买了一台Toshiba的SLR相机,开始行行走走拍拍的生活。
宝丽来(Polaroid)突破传统科技
同样是菲林的年代,已经有宝丽来即拍即有相机,可视为过渡到数码摄影的发明。
许多科技的诞生,都源自简单的念头,宝丽来也不例外。
194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埃德温·兰德(Edwin Land)与家人度假拍照时,女儿问了一个天真的问题:“为什么我不能马上看到照片呢?”
这个“为什么”提供新点子,促使兰德和宝丽来团队苦心钻研,广邀摄影师和艺术家参与测试,完善即时摄影科技,于1948年11月26日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即时相机---兰德相机95型(Land Camera Model 95)。
(世界上第一台即时相机---兰德相机95型 Land Camera Model 95)
这台颠覆传统的新发明必须等候50秒钟才完成一张照片。宝丽来不敢生产太多,首批只推出56台面世,数小时内被抢购一空。
当时的宝丽来即拍即有相片是红褐色的(sephia),1950年代黑白,1960年代走入彩色世界。1970至80年代,宝丽来成为许多消费者的最爱。
跟首台相机相比,1972年推出的型号SX-70袖珍型相机只需等候2.5秒,堪称第一台真正的即时相机,几年内售出600万台。SX-70袖珍型相机登上《生活》(LIFE)杂志封面,成为那个时代的文化标志。SX-70相机广告也出现在本地的《海峡时报》。
(宝丽来SX-70袖珍型相机)
不过,在那个海鸥牌风行的年代,宝丽来的整体成本还是偏高,不是一般人所负担得起的。
到了21世纪,数码相机突破菲林科技的局限,宝丽来濒临破产,由另一个财团收购。
回顾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2018年底,我在国家博物馆展示的“一瞬间:宝丽来——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In an Instant: Polaroi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Art and Technology),通过200多件文物和艺术品,回溯即时摄影在艺术与科技的发展历程。这些展品借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维也纳摄影中心WestLicht博物馆、宝丽来收藏和艺术家。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宝丽来特展现场)
这是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和美国摄影展览基金会(FEP)联办的展览,该展巡回美国与欧洲,新加坡则是亚洲唯一展地,据说其他亚洲大城市觉得此展览无法吸引访客而作罢。
(以宝丽来的彩色商标打造的3D效果)
艺术家如何运用当时的宝丽来影像呢?有些摄影家是法国摄影家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的“决定性瞬间”(decisive moment)概念的跟随者,有些则探索个人、社会和人类文明存在于世界的意义。
(探索个人、社会和人类文明存在于世界的意义)
何谓“决定性瞬间”?维基资料显示,布列松在1957年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摄影与绘画不同,拍摄的那一秒是个充满创造力的瞬间,你所构建和表达的是生活本身所提供给你的,并且你必须凭直觉判断何时按下快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便是摄影师所创作的,哦......是的,就是那一瞬!一旦你错过,它将不复存在。”
即时摄影让拍摄者能即时分享决定性瞬间的照片。当下的社交媒体如Instagram、WhatsApp、WeChat、脸书等都成为即时摄影的新平台,通过手机即时拍照上载传阅。显然现在的“一瞬间”比以前的“即时”还要即时。
现代摄影史
1835年达盖尔(Louis J M Daguerre,1789-1851)在自制的照像机內装上一块塗上碘化银的铜版作为感光面,让它经由透镜投射的光影作为曝光,再用水銀蒸气燻沐,使影像显現出來,过后把铜版浸在食盐水中定影,制成永久性的影像照片。1839年8月19日,达盖尔向全世界公布了“达盖尔银版摄影术”。
1840年,约翰赫舍尔(John Herschel,1792-1871)以硫代硫酸钠(大苏打,sodium thiosulphate solution)把已感光的氯化银影像长时间固定在纸上,这感光纸由卤族银盐制成。约翰赫舍尔所开创的底片(negative)与相片(positive)摄影法,奠定了近代摄影的基础。他的定影方法一直使用到20世纪80年代。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推出新型的感光材料(胶卷)和世界上第一台胶卷照相机,“You press the button, we do the rest”风靡全球一百年。21世纪电脑普及化,全面带动了数码相机的市场,把胶卷相机推入深渊,一瞬间几乎完全走入历史。
(曾经风靡全球的柯达胶卷 Kodak film。图片来源:互联网)
柯达公司的创始人喬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1854-1932)是摄影发烧友。他一生中捐献了一亿美金来办教育,主要捐助给罗彻斯特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他的最后两年在脊椎病痛中度过,最后选择自杀来了断此生,身边留着一则短讯:“To my Friends, My work is done. Why wait?”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