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09, 2011

亚美尼亚Armenian Church of Saint Gregory the Illuminator

欧洲城市纵横游,几乎每一堵墙每一片瓦都蕴藏着属于它们的故事,历史是写在建筑上的。
漫步在新加坡市区,映入眼帘的,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在红花绿叶的簇拥下熠熠生辉,展现出新加坡当代经济建设的非凡成就。不过在新加坡市区与边缘各式各样的现代化的建筑群中,依然散落着一些年代不同、风格迥异的古老建筑。回眸一望,许多历史景象如金鱼缸外的世界,模糊不清,多姿多彩民族性鲜明的城市正逐渐向国际化都市看齐。还好有些历史性建筑仍然屹立在一片方土上,随着时间的沉淀与有心人的逐步探索,丰富了它们的内容。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建筑,记录了新加坡不同时期的经历。看着这些建筑,难免令人对新加坡短暂但多元化的史迹另眼相看。

(Armenian Church. 2010)

197376日被列为新加坡历史古迹的亚美尼亚教堂(Armenian Church)位于禧街(Hill Street)中华总商会对面,教堂的背面紧挨着亚美尼亚街(Armenian Street)。圣洁优雅的亚美尼亚教堂是一座融合了古希腊传统的古典建筑:三角楣饰、柱子与台阶。教堂的南、西、北三面门廊可见到 Doric Order 和Ionic Order 的圆柱,四面突出的门廊则展现出古希腊神殿所代表的庄严和平。教堂在尖塔外观的方形结构下,内部的空间格局却是圆的,建筑师的巧思令人赞叹。
http://navalants.blogspot.com/2009/11/armenian-part-1-of-2-vanda-miss-joaquim.html
http://navalants.blogspot.com/2009/11/armenian-part-2-of-2-from-ancient-times.html
http://nmsmandarindocents.wordpress.com/2008/10/26/%e5%8d%93%e9%94%a6%e4%b8%87%e9%bb%9b%e5%85%b0-%e4%ba%9a%e7%be%8e%e5%b0%bc%e4%ba%9a%e4%bc%a0%e5%a5%87/
http://nmsmandarindocents.wordpress.com/2009/06/18/%e4%ba%9a%e7%be%8e%e5%b0%bc%e4%ba%9a%e4%ba%ba%e7%9f%a5%e5%a4%9a%e5%b0%91%ef%bc%88%e4%b8%8a%ef%bc%89/

亚美尼亚是个位于高加索(Caucasus),靠近欧亚大陆交界处的国家,西临土耳其,北有格鲁吉亚,南有伊朗,东为阿塞拜疆,是个被回教包围着的世界上第一个宣布基督教为全国信仰宗教的国家。公元301年,亚美尼亚国王得到了St Gregory the Illuminator 的帮助,竟然治好不愈之症,于是定基督教为国教。亚美尼亚自1922年起是苏联的成员国之一,1991年苏联瓦解后,亚美尼亚独立。

(Armenia's geographical location)

亚美尼亚所属的这个地区是兵家必争之地,长年累月的战争导致许多亚美尼亚人逃离家园。渐渐的,旅居和在海外出生的亚美尼亚人越来越多,粗略估计,目前全世界有一千多万名亚美尼亚人,但真正居住在亚美尼亚国内的只有三百万余人,其他人都分散在世界各地。
拥有175年历史的亚美尼亚教堂是在1835年,由爱尔兰建筑师George Dromgold Coleman设计,是他的代表作之一。Coleman的另一代表作是二马路吊桥头Coleman BridgeColeman Street哥里门街(俗称酒店街)以他的名字命名,纪念他对新加坡的贡献。

(Coleman Bridge, 2009)

教堂的原名St Gregory the Illuminator, 取自亚美尼亚第一位传教士。至于教堂的设计,有一个说法是取自亚美尼亚北方的Mother Cathedral of Holy Etchmiadzin Holy Mother of God Church),初落成时有一个圆顶和一个钟楼,后来因为结构问题,1853年改为尖塔。

(Mother Cathedral of Holy Etchmiadzin)
这座教堂从建立伊始,便成为在新加坡的亚美尼亚人活动的中心。教堂的旁边是早期的亚美尼亚陵墓,在久经风雨的墓碑和雕刻上,还可以看出细致的雕工。新加坡的国花卓锦万代兰的培植者Agnes (Ashen) Joaquim也安葬在这里。

(Graveyards in Armenian Church. 2008)

当年,新加坡、马六甲和槟城是发展蓬勃的英国殖民地,1820年第一批亚美尼亚人飘洋过海到新加坡落脚。1828年,Aristarchus Sarkies Arratoon Sarkies 两兄弟从马六甲来到新加坡,他们的后裔Arshak Sarkies, Aviet Sarkies Tigran Sarkies1887年创立莱佛士酒店,后来也建立了Adelphi Hotel
早期来到新加坡的亚美尼亚人有别于其他族群如中国客工与欧洲商人。一般到新加坡来的过客多是为了谋生的单生汉,他们在新加坡赚够盘缠后便回国娶亲养老。相比之下,亚美尼亚人往往抱着落地生根的心态,扶老携幼,整个家族来到新加坡。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想找一个有更优异条件的地方好让他们的后代有更安稳的发展,不需要在祖国经历动荡与不安。

(Armenians c.1917)
基督教堂对虔诚的亚美尼亚人来说,是团结的力量,是生活的指引,也是精神的寄托,意义重大。19世纪,新加坡的亚美尼亚族群虽然不到150人,但他们在1827年便开始筹款建教堂,1833年亚美尼亚社群向政府买下现在禧街的这块地(原为福康宁山麓的植物园),在本地、巴达维亚(Batavia, Today's Jakarta)和加尔各答(Calcutta)的同胞,以及本地的欧族和华商的支助下,新加坡的第一座教堂在1835年正式落成,并按照亚美尼亚教堂建筑传统,礼拜的方向面向东边。
(Armenian Church, c.1940)


(Armenian Church was born)

近几年参与国家博物馆的活动,再度漫游新加坡的亚美尼亚,尝试通过旧建筑的视角重拾记忆的片段。曾经陪伴我度过童年走过年少的亚美尼亚街虽然没有其他街道的风光与风采,但结合当年的书香、艺术与道地美食,旧得并不碍眼,在承受着的过往中散发出独特的人文气息。

(Armenian Church from Armenian Street, 2011)

(Peranakan Museum, formerly 道南学校, Armenian Street. 2011)
亚美尼亚街以亚美尼亚教堂命名,背负着殖民地的历史与色彩,与隔邻的土生华人博物馆(前道南学校)相映成趣。小时候因为常去Armenian Street转角的红砖国家图书馆,顺便转入MPH书局泡冷气而对这条约百米长的街道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亚米尼亚街的建筑一般建于20世纪初,有些建筑还注明建造年份。旧MPH书局典雅的外观有精细及漂亮的装饰元素和Tuscan order的柱子,气派非凡,电力站一排战前老建筑则包含很本土的南洋风格。附近营业了55年后结业的福协隆咖啡店的炒粿条可是一绝,当年跟父亲上二楼买印刷用的铅字后,咖啡店是个稍息站,福协隆的咖啡配粿条的味觉依然念念不忘。

(Armenian Street. NHB. 1901)

福协隆咖啡店at the junction of Armenian Street and Lok Yew Street. c1980s)

福协隆咖啡店at the junction of Armenian Street and Lok Yew Street. c1990s)

At the junction of Armenia Street and Lok Yew Street. 2011)

(Former MPH Bookshop at the junction of Armenian Street and Stamford Road. 201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亚美尼亚族群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在19世纪的贡献对今日21世纪的新加坡依然影响深远。Catchick Moses (1812-1895)是海峡时报( The Straits Times1845 年)的创办人;The Sarkies brothers Martin, Arshak, Aviet and Tigran 创办了闻名遐迩的莱佛士酒店(1887年,日战时期易名为昭南旅館)。

(Raffles Hotel founded by Sarkies Brother. NHB c.1890)
在新加坡土生土长的万黛兰女士(Agnes Joaquim 1854-1899),父亲早逝,帮忙母亲抚养九个弟妹成长。她错过了婚嫁年龄,决定把生命奉献给教会和园圃。1899年的花卉展上,她展示了亲手培植的胡姬花卓锦万黛兰(Vanda Miss Joaquim),夺得冠军及十二元奖金。三个月后万黛兰因癌症与世长辞。1981, 在四十多个胡姬花品种中,卓锦万黛兰脱颖而出,被选为新加坡国花。虽然万黛兰只在人间过了短短的45载,她的生命却因卓锦万黛兰而延续,在新加坡绽放着无限光芒,后续的故事不仅完美,也很精彩。

(Vanda Miss Joaquim)

5 comments:

红菇 said...

略读一遍,感觉内容好深博,需反复细嚼才消化得了。
KL,诚意向您致敬,阅读您的博文,增长了许多知识。学校该组团让年轻学子参观认识新加坡的地标文物。

芬芳家园 said...

KL,

岛国的历史街区还有待有心人的笔去记载传播,与大家共勉之!

芬芳家园 said...

KL,

岛国的街区有我们升华的记忆,你的努力为历史街区的沉默做了记录,让岛国的生活有了姿彩,that's unique Singapore!

KL said...

凭着傻劲做些傻子做的事。

如果能够吸引年轻学子继往开来,在物质世界以外寻梦,是一种福气。

共同努力。

Anonymous said...

文中连续3张Armenian Street 与 Lok Yew street 交界 福协隆咖啡店 的照片,可是却没有提及这间咖啡店
对面同样位于交界处的前 美国驻新加坡大使馆。记得在上世纪60年代作为一位主修 ‘数理’ 的中学生,我
‘隔三岔五’ 往大使馆的图书馆寻看有关最新的 ‘科技与物理’ 的 ‘美国式’ 参考书,之所以以 ‘美国式’ 来形容
是因为学校用的教科书以英文书写,但馆裡的书籍写的是超前以 ‘美文’ 表达的最新知识。偶尔在馆内未能
尽兴还可以凭 ‘登记’ 加入为 ‘会员’ 将书籍借出,回家慢慢阅读。在那个年代,‘恐怖威胁’ 闻所未闻,大使
馆对外开放从未被 ‘怀疑’ 或 ‘搜身’。还记得在70年代初期我以 ‘新加坡护照 向这 美国大使馆 申请前往美国
的 ’旅游签证‘,轻易地得到一个 ’无限期旅游签‘,半个世纪过去了,一切起了 ’翻天覆地‘ 的变化,理论上我
以目前持有的护照前往美国是 ’免签‘ 的,但各种 ’繁文缛节‘,令人望而生畏!
Lok Yew Street 的另一段对面是 中华总商会 和 电话局,还记得我当时每半年一次前往这电话局领取一本
中文 或 英文的 ’电话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