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2, 2013

新柔华人一线牵-地不老河畔陈厝港 Kangkar Tebrau

新马之间的铁路交通曾经在新加坡境内形成一条独特的绿色廊道,随着新马两地的领导人抛开成见,以务实的态度共商未来发展大计,2011630日最后一趟火车驶入Tanjong Pagar Train Station,为新马铁路史画上完美的句点。20109月,我们搭上将近落幕的火车前往新山,参观柔佛古庙后走到陈旭年街的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由馆长达伟为我们诚意导览,认识了柔佛义兴、陈开顺及多个以椒蜜(胡椒甘蜜,pepper and gambier)起家的港口,我们还因有趣的路牌“惹难港下咭唧(Jalan Kangkar Kechil)”的左右倒读而闹了笑话。


(陈厝港“惹难港下咭唧(Jalan Kangkar Kechil)”的旧路牌,从右向左读

满族人入关以来,始终面对着汉人反清复明的威胁。道光24年(1844年),广东海阳县天地会起义,在潮州府的潮阳、揭阳等地反清失败,会员纷纷逃离家乡。据说陈开顺也是被朝廷发出逮捕令后逃亡的天地会成员之一,逃到新加坡避难。

当时的新加坡还是个原始森林,除了南部市区之外,其他地区都还没开发,分布在全岛各地的河流是生命的命脉。华人来到新加坡,在各河流建立港区开荒。1844年,Temenggung Ibrahim(天猛公伊布拉欣)借鉴移居新加坡的华人在杨厝港、蔡厝港、林厝港、陈厝港、曾厝港等地垦殖甘蜜与胡椒的经济效益,在柔佛推行港主制度,招募新加坡华人(主要是潮州人)到柔佛开港垦荒。陈开顺获得距离新山约十公里的地不佬河(Sungai Teberau)流域的港契(surat sungai, 18441022日),率领新加坡义兴公司的数千名潮州同乡进入柔佛,在原是一片原始森林的陈厝港种植椒蜜,把陈厝港发展成为柔佛的一个行政中心。


(19世纪新加坡地图,港区分布在河流各处。1844年,Temenggung Ibrahim(天猛公伊布拉欣)依法炮制,在柔佛推行港主制度。

除了陈开顺外,与Temenggung Ibrahim的儿子Sultan Abu Bakar称兄道弟的陈旭年(Tan Hiok Nee),为Sultan Abu Bakar建宫殿的黄亚福(Wong Ah Fook)、义兴公司第三位首领林亚相等人都是1840年代至1917年间130多条港中赫赫有名的港主。


本着延续两年前造访的心态, 2012728日跟博物馆一群义工朋友,在萧开富的引导下,继续追寻前人的足迹,前往已被逐渐遗忘的陈厝港。

陈开顺是领导,顺理成章成为陈厝港的港主,并成立柔佛义兴公司。在鼎盛时期,陈厝港扮演着重要商港的角色,所有货船都必须经过陈厝港才能开到新加坡去。陈厝港时期遗留下来的主要街道是惹难港下咭唧(Jalan Kangkar Kechil),即“小港主”的意思。开辟陈厝港后,陈开顺一行人开辟了新山,1855年恭请天猛公到这个新的行政区,从此奠定义兴公司在柔佛的至尊地位,其他会党没地盘好争,因此当年的柔佛不像其他地方那么多私会党格斗,平安度过半个世纪。

(靠近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的Jalan Ngee Heng,代表着义兴公司曾经辉煌一时的年代)

据大马南洋商报记载(20101223日),早在1820年间陈开顺等人过海来到陈厝港之前,陈厝港已经有11户人家。1924年陈厝港鼎盛时期,有六排店屋,居民约五千人,有商店、赌馆、烟馆、妓院和学校,是个典型的繁华小镇,现在的陈厝港还存留着几间小小的摩哆车店。虽说小镇凋零,见证了华人百年足迹的三庙一馆还在诉说着陈厝港的故事。

(陈厝港,2012)

三庙指的是灵山宫、天后宫和天尊宫,一馆指的是海南会馆。

灵山宫的主神是潮州帮的玄天大帝,两旁有广东帮的华光大帝和海南帮的赵大元帅。庙里还供奉着陈开顺的灵牌,每年七月廿五进行祭拜,饮水思源。灵山宫的创庙史可能比柔佛古庙还悠久,有人说柔佛古庙的玄天大帝的香火也源自灵山宫。

继陈开顺之后,海南人黃振胖率领一批海南同乡到陈厝港开垦,建了海南会馆和与灵山宫隔邻的天后宫,供奉妈祖,好让港民出海前,祈求天后娘娘的保佑。后来聚居的海南人从事割胶的工作。灵山宫玄天大帝与天后宫的格局与1826年创庙的新加坡粤海清庙和早期的印尼华人寺庙类似,即玄天大帝在右祠,天后宫则在左祠,二庙相连的“孖庙”特色。

(灵山宫,2012)

灵山宫的主神是潮州帮的玄天大帝,两旁有广东帮的华光大帝和海南帮的赵大元帅。庙里还供奉着陈开顺的灵牌,每年七月廿五进行祭拜,饮水思源。

灵山宫的左祠是天后宫,二庙相连的“孖庙”特色。2012

(见证百年的海南会馆。2012)

至于第三所庙宇天尊宫,供奉的是客家帮的感天大帝。据大马星洲日报记载(2006216日),当年陈开顺带人来陈厝港垦荒,森林里有猛虎,地不老河上有鳄鱼出没,他所帶來的人都不敢入山。陈开顺从中国带来一批敢于冒险的客家人前来垦荒,因此供奉持刀踏虎的感天大帝,镇守港口。早年的陈厝港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都举行“谢港”的送神盛事,感谢神明一年来的保祐,风调雨顺,生意兴隆。這一天也同時发出神符和令旗给信徒。

由于陈厝港是新山华人最初落脚之地,已有超过百年历史,被列为大马文化遗产的柔佛古庙游神盛会,不单只是春节庆丰年,甚至跟陈厝港息息相关。在港主時代,柔佛古庙已有游神活动,所有的港主都必须派出“航船一艘,灯笼一对”,前往赴会。陈厝港神庙供奉的诸神也会经过水路,请到新山,参与一年一度的盛典。

天尊宫,供奉的是客家帮的感天大帝。2012

据说天后宮的天后娘娘早年也参与众神出游,后来先辈认为天后娘娘是个女神,在游神队伍中摇摇摆摆,并不雅观,于是“委派” 赵大元帅代天后出遊。

至于为什么游神这个民俗节庆不在元宵节举行,而是正月廿一呢?据说跟潮水有一定的渊源。俗话说初三十八潮水涨,元宵节前三天不是涨潮的日子,从陈厝港通过水路到新山,船只难靠岸,无法接神出游。正月十八潮水涨,船只容易靠岸,所以先辈选定这一天到陈厝港接神,久而久之,一年一度的游神盛会就落在正月廿一。

(地不老河水悠悠,淘不尽昔日峥嵘岁月。2012)

虽然小镇凋零,但从流淌的地不老河水、河边古庙与渡头等遗迹,可以一窥昔日的繁华。从陈厝港周围马来甘榜的名字所留下的蛛丝马迹,如甘榜港下地不佬(Kg. Kangkar Tebrau)、甘榜港下登雅(Kg. Kangkar Tengah)和甘榜港下基里(Kg. Kangkar Kiri)等村落,都带着“港腳”的译音,可以看出当年這個港区的重要性。

2 comments:

XC said...

你好。关于“百年前的陈厝港”那张照片是否正确?因为背景类似有蛮高的建筑物,像是Istana之类的?这张照片是不是吉隆坡?

....... said...

对照了Australia War Museum 和 National Archive of Singapore 的20世纪初照片,此建筑物是存在的。

此外,必须注意一点,当年的陈厝港和现在的陈厝港的“地盘”相比,我相信种植园的年代会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