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24, 2019

牛车水的写作人

作者:何乃强
原文刊登于《联合早报》(缤纷)2019年9月5日

以前的牛车水,给人印象是藏污纳垢,龙蛇混杂,文盲很多,容不下学养有素的居民在此生活。

我在牛车水生活数十年,在那里成长,知道不少的牛车水人与事。有人问我,究竟我对牛车水出身的写作人知多少?我根据所知所闻,查阅资料,做了研究探讨,原来牛车水竟是卧虎藏龙之地,出了不少在牛车水成长、生活及工作,而且还有著作流传的知名写作人。

很多早期的写作人,属于中国“进口”的读书人。南来移民的生活,让他们有灵感以及丰富的写作题材。20世纪中叶后,很多土产华文作家陆续出现,华文文学蓬勃发展,华文文坛欣欣向荣,我觉得有必要记录这些为新加坡华文文学做出贡献的牛车水人。我相信,由于城市重建,生活改善,牛车水住民早已搬到更优雅的住宅去,在牛车水土生土长的写作人恐怕后无来者。

我列出这些生长及生活在20世纪的牛车水写作人名单,如果有遗漏,也请大家原谅,谨请帮忙补遗。

先说两位在19世纪出生,20世纪在牛车水生活,在牛车水过世,以华文写作的知名作家:叶季允和何畅秀:

叶季允(1859–1921)

原名懋斌、季隐。在中国安徽出生,小时候随父母迁居广东番禺县,在那里受私塾教育,故会讲流利的广府话;也精通音律,爱好粤曲。

1881年,叶季允受聘来新加坡,创办第一份华文报章《叻报》。1901年,他出版《新加坡医学报》,1904年叶季允向《叻报》呈辞,在松柏街(南京街上段,Upper Nankin Street,现已不存在)开设诊所行医。但不到两年,受邀重掌《叻报》,直至逝世。

叶季允在《叻报》服务40年,被誉为“南洋第一报人”,对新加坡的文化贡献很大。他的文学著作有《永翁诗存》。

叶季允住在豆腐街(珍珠街上段,已消失)多年,后搬迁至摩士街38号,在此离世。

(叶季允。图片来源:联合早报。)

何畅秀(1890-1983)

字天毓,原籍中国广东开平,在顺德出生。长期居住在牛车水水车街;曾在养正学校当书记,后创东璧书肆,我去东璧买文具,曾见过何老一面。

何畅秀从事写作80年,著有《淘沙集》《落魄诗人》《老子道德经句解》,最后的著作为《鸬鸠在桑》。

出生在20世纪的写作人,依长幼次序列出,有:

洪锦棠(1906-1983)

在新加坡出生及成长,原籍福建南安。1913年进入广东人创办,位于柏路(Park Road),初期以粤语教学的养正学校就读。他曾担任《叻报》法庭记者,后任职《南洋商报》;住在厦门街一带,上世纪40年代末,我在客纳街养正学校就读小学,常在那里看见他的踪影。

这位养正学长发表过不少新加坡历史论文,特别是有关登陆新加坡的第一个华人曹亚志的史迹。他和陈育崧、邱新民被誉为新加坡三位著名历史学者。1951年,他在《南洋商报》发表在广福古庙内发现反清复明的珍贵史料;他也写恒山亭史料。著作有《劫后回忆录》《无所不谈》集等。

梁山 (1912-1987)

原名梁志生,曾以很多笔名如阿生、梁天、柴也鲁、沈思、罗梦痕投稿报章;15岁开始在小报《南薰》投稿,但不闻有出过专集。他一生献身教育,1936年大桥学校成立,梁山在该校任教,翌年转教于三水会馆1924年创办的三水义学;1938年又转去养正学校(1906年创校)。1945年新加坡光复后,梁山出任南顺学校校长(1931-1942,1945-1968 停办)。

他住在丁加奴街,本地著名作家苗秀常到他家茶敍。

于沫我(1915-1983)

原名杜又明,中国广东中山出生,早年在中国求学,1935年来到新加坡。他曾以笔名冷桦、沙或、王乃、大白、曹声、卞之门、袁之园、曾起飞等写作,出版十本短篇小说,包括《客》《线索》《发福》《酒意》等。

于沫我在桥南路231号立兴公司任职文员,立兴离我家10间店铺之遥,所以常在骑楼与他碰面,擦肩而过。他擅长描述小市民生活,刻画商人的面目;作品里使用各种方言,反映出低下层市民的生活经历与日常语言。于沫我在1983年,病逝于新加坡,享年68岁。

苗秀(1920-1980)

原名卢绍权,中国广东三水籍,在牛车水长大,住在豆腐街。苗秀幼年受英文教育,没有进过华校读书,华文靠自修,但用华文写作;常用笔名有:文之流、军笳、夏盈、苗毅、庐军、宽村、闻人俊、史进、夏凝香、苍云、尤里、尤琴、尤毅、尤金、于进、笠夫等,是第一代土生土长新华作家。

1933年,苗秀在《新国民日报》以“苍言”笔名发表第一篇散文《苦闷》,第二年他发表第一篇创作小说《生活铁蹄下的俘虏》。1937年至1942年他在银行当书记,以不同笔名在《南洋商报》文艺副刊《业余》《晓风》《狮声》发表大量作品。

苗秀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离愁》《第十六个》《边鼓》《人畜之间》《红雾》;中篇小说《新加坡屋檐下》《年代和青春》《小城忧郁》;长篇小说《火浪》《残夜行》;散文集《文学与生活》《马华文学史话》。他还参与《新马华文文学大系》的编辑工作,主编第一册《理论》和第五册《小说》。他的小说《新加坡屋顶下》和《残夜行》被译为日文,在日本出版。《新加坡屋顶下》称得上新华小说“本土化”的最早典范。另有一些短篇小说也被译成俄文和英文在国外发表。

1947年,苗秀受聘为《星洲日报》翻译兼文艺副刊《晨星》主编,亦以不同笔名发表长短篇小说及散文。

1955至1971年,苗秀在华侨中学当英文教员;1971至1974年,在南洋大学中文系任助理教授,讲授“新马华文学”和“文学概论”,1974年退休。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获新加坡共和国公共服务奖章(PBM)。

1980年,苗秀因眼疾恶化逝世,留下未完成长篇小说《初熟》和《蛹》。

赵戎 (1920-1988)

原名赵大成,广东南海人,在牛车水豆腐街出生。笔名无数,有赵新、芸窻、笔奴、孔怀、以多、西樵、史忱等。因家境问题,兄弟十多人(赵戎排行16),所受学校教育不多,靠自学阅读学习写作。他与邻居苗秀因同爱写作,成为至交到老。

赵戎年幼曾当电版店学徒,后来在中正中学执教20多年。出版有长篇《在马六甲海峡》,中篇《海恋》,《赵戎文艺论文集》《新马华文文艺词典》等。也是新加坡文艺研究会丛书组委员,编务顾问。

黄大礼(1925-2006)

祖籍中国广东惠阳,在广州出生。1940年来新,在牛车水生活。他就读于南洋华侨水产航海学校,以及养正学校夜校商业班。

黄大礼1954年开始写作,作品多发表于《新时代》《大地》等文艺杂志及《华侨日报》的《自由天地》《星海》,《星洲日报》的《晨星》及《星云》等副刊。

他曾辍笔30年,1986年重新执笔,作品发表于《联合早报》副刊《文艺城》《茶馆》《根》等,出版有《沧桑怀旧录》,诗集《黄叶之献》,《夕阳红》《血碑补遗》 。

罗子葳(1932-2012)

原名罗鸿堃,中国广东顺德出生,八岁来新加坡,住在客纳街,1946年在养正学校小学毕业,升读华侨中学。

我从小认识罗子葳,先父和他的父亲罗翼朝是同乡,1949年先父承顶大马路237号南京金铺经营,邀罗老加入股东,也安排独子鸿堃到南京金铺当练习生,学习做生意。由于鸿堃兴趣于写作,不久后离职进入新闻界,从事新闻工作达36年,于1990年退休。

1990年代罗子葳是《星洲日报》文艺副刊《世纪风》主编,报业大合并之后,他主编《联合晚报》副刊《文艺》版,后为《新加坡文艺》执行编辑。他是一位多产作者,创作很多诗篇和小说。他曾以不同的笔名发表文章,计有胡牧、柳依堤、高天朗、范北羚、穆子峰;他最早使用的笔名是叶绿素。

罗子葳出版的著作有小说集《回春曲》《火把》,诗集《召唤》,报告文学《采访线上》,长篇小说《黑牌坊》,中篇小说《海鸥》等。

2009年,罗子葳移居北京,与女儿团聚。2012年病逝北京,终年80岁。

汀上红(1934-)

原名尹镜培,还有笔名萧子云;原籍广东东莞,新加坡出生,在牛车水广合源街(宝塔街)一带成长,是桥南路230号自然影室东主尹享荣的公子,我家的南京金铺就是坐落在对面。

尹镜培是南洋大学第一届毕业,在树群中学等任职中文老师,他也是书法家、作家、画家,多才多艺;著有小说《第二次的镣铐》《汀上红小说散文集》等,《旧梦牛车水》是他对牛车水的追忆。

思静(1934-)

原名伍甦女,新加坡出生,原籍广东阳江,养正学校肄业,因家贫辍学。思静是黄大礼夫人,虎威是他们的公子。作品见《联合早报》副刊,出版有《我是妈姐的养女》《木屐踩过的岁月》(英译本2002)、《狮城往事》《牛车水不老情话》。

幼吾(1937-)

何乃强笔名,新加坡出生,牛车水成长。在养正学校、中正中学及圣安德烈受中英文教育。新加坡大学内外科学士,儿科硕士,新加坡医学研究院院士,澳洲大洋洲皇家内科学院院士,暨南大学客座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新加坡竹脚医院首席儿科主任。曾担任中国及新加坡数家儿科杂志编委,儿科学会会长。

华文著作有《儿童病房》(1987)、《父亲平藩的一生》(获得2014年新加坡文学奖)、《医生读史笔记》(也出版韩文版)、《冼星海在新加坡十年1911-1921》等;与太太冯焕好合著《杏缘》。

2003年,荣膺新加坡总统颁授公共服务星章BBM,同年获英女王授予圣约翰爵士勋章(K.St.J)。

慧如(1942-)

资深记者区如柏笔名,在新闻界服务28年,祖籍广东新会,南洋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居在牛车水松柏街,是牛车水地方掌故及新加坡历史工作者,著有《战争·乡土·创业》《两个大同的世界》《祖先的行业》《寸寸乡土情》《弦歌不绝》《先贤的脚印》等。

白金(1943-)

原名何若锦,原籍广东顺德,牛车水出生与成长,毕业于养正学校,新加坡圣尼各拉女校,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硕士,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毕生在圣尼各拉女校任教。幼吾是她的长兄。

著有小说集《在白云间》《路》(与马来文版),青少年儿童读物《不灭的光》《我的世界快乐多》《谁来唱生日歌》《美丽的心》等。曾获三届新加坡书籍奖,小说创作比赛冠军。获得第一届“全国模范华文教师奖”。

何濛(1943-)

原名冯焕好,在牛车水出生及成长,住安祥山。原籍广东南海,在养正学校与南华女中受中小教育,新加坡大学中文系荣誉学士。曾任德新政府华文中学华文教师,华中初级学院华文部主任、副院长,达善中学校长,南洋初级学院院长。2006年退休后,教授南洋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班“优质教育管理”课程,及推广中华传统文化,教导《弟子规》《论语》等。

著作有《何濛散文》《不凋萎的回忆》《校园有爱》《春晖遍四方2003》《育人之旅》,以及《杏缘》(2006 与夫婿何乃强合著),曾获新加坡总统颁授公共行政铜奖章(PPA)。

许永顺 (1947-)

原籍福建金门,幼年住厦门街,新加坡注册中医师,是新加坡街道历史命名学(toponymics)研究者。著作有26本,包括《牛车水》《狮城邮坛记》《记得大坡牛车水》《寻访牛车水》等,最新著作为《新加坡华语流行歌坛》。

刘培芳(1948-)

祖籍广东顺德,幼年住牛车水哇央街(已消失)旧同济医院。1971年南洋大学政府与行政系荣誉学士,同年进入《南洋商报》担任记者,曾任《联合早报》文艺副刊《文艺城》主编。

作品有散文集《我心深处》《刘培芳散文集》《当柿子遇上提拉米苏》,1984年以《柬泰边境去来》获“金狮奖”文艺创作比赛报告文学优胜奖。

庄永康(1948-)

新加坡出生,原籍广东中山,在牛车水松柏街成长。1959年在养正学校毕业,公教中学高中毕业后,进入南洋大学物理系就读,获理学士。留学英国,获伦敦西敏寺大学影视学硕士。曾任职新加坡《海峡时报》、英国广播电台(BBC)中文部、新加坡《联合早报》(高级评论员兼专栏作家),并曾兼任南洋理工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他也曾任新加坡电影委员会、国家文物局委员,现从事自由写作。媒体工作生涯中,曾获日本—亚細安新闻协会奖学金、美国杰佛逊奖学金(Jefferson Fellowship)。

著有《从雾都到南洋》《昙花镜影》《叩问传统》《把握当下》《独立人生》《琴难舍》《戏言》《新加坡华社研究》《竹魄兰心》,所撰写清唱剧全本歌词《化雨》,由国家艺术理事会委制谱曲,在艺术节上由新加坡华乐团呈演。

虎威(1957-)

原名黄虚怀,黄大礼与思静伉俪公子,在牛车水长大,从小喜欢画画和写作。

虎威公教中学毕业后前往英国深造,在剑桥大学毕业,为建筑师,后考获英约克大学古迹保留硕士学位,以负责牛车水花园天桥项目获奖。

他是《联合早报》副刊专栏作者,著有《遨游点·线·面》《剑桥柳色新》,绘本《外公的小房间》《三轮车跑得快》等。

另外,几位在报界服务过的写作人,也住在牛车水,包括:

陆康贤:也作陆上行,曾在南洋商报工作,养正学校毕业,当过养正学校老师。

陈智益:也作陈智音,曾为联合早报体育主任,住在登婆街。

梁增瀛:曾在联合早报工作,本地音乐人梁文福的父亲,住在海山街,曾经获得南方晚报作文比赛第一名。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