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7, 2013

树以根为基,国以民为本 (文章转载)

“树以根为基,国以民为本 ”这篇文章由新加坡前总统王鼎昌先生撰写,刊登在《人民行动党1954-1979》,当时王鼎昌先生还是金吉区的国会议员。金吉选区早已不复存在,归纳为大巴窑集选区的一部分。

经历过一代人的洗礼,结合当前的社会趋势,“树以根为基,国以民为本 ”还是有参阅思考的价值。


我们每一个人就好像树上的每一片绿叶一样,都有一定的功能和责任。每当一个周期完结时,老的叶子尽了它们的责任,凋落了,让新的叶子萌芽,使进化的过程继续下去。这样并没有痛苦,也没有抱憾。整个过程都是自然和严肃的。一切东西都是这样繁盛滋长起来的。就是在过去二十五年来同呼吸、共命运的我党和我国也不能例外。

到现在为止,虽然有过困难重重的时期,我们总算是茁壮成长起来了。新加坡已有了一百六十年的历史,其中最新近的二十五年是最复杂,也是最振奋人心的。那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动荡的年头。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许多根本的改变,有些显而易见,有些虽然没有那么显著,却也同样根本重要。

首先,我们的反殖民地主义斗争就碰上了国际共产主义的兴起。甚至当我们从白人统治者那里争取到胜利的时候,我们还得进行一场更艰苦、更剧烈的斗争,以争取新加坡的民心。地下共产党运动同国际共产党有紧密的挂钩联系,它的失败使历史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决定性的改变。经历过了苏卡诺时代“对抗”的黑暗日子以及共党煽动、工潮和种族事件以后,我们奠下了毫不动摇与坚决地实施多方面计划的基础,以确保新兴独立的新加坡能够生存进步。

稳固的基础已经奠定下来。二十五年前,我国海港的繁忙程度在全世界排名第七,今天却跃居为世界第三大海港了,每年处理二千二百三十万公吨的货物。在同一个时期里,飞机来往的次数也增加了五倍,每年计有六万二千五百架次。但最惊人的,还是常年来往搭客的人数增加了五十倍,带到了去年的五百七十万名。现在平均每十七人就有一辆汽车,一九五四年是每三十六人才有一辆;现在平均每四个人就有一架电话,二十五年前每六十二人才有一架电话。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个人所得,从一九六零年的一千三百三十元增加到今天的七千四百五十六院。我们对前景充满信心,并决心在各种事业的领域中继续努力,以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可是,一棵树是否强壮结实,不能单靠枝叶的茂盛程度和树干的高度来衡量。赋给树木予生命与活力的是它的根,它们并没有吸引人的外表,不为人所听见或看见,只是静悄悄地在地面下不停地工作。当树一直向上生长时,它的根也一定要相应地扩展开去,并且牢固地扎稳在泥土里,这样树才能够经受得起大自然风雨的吹打。

如果没有好好照顾根基的发育,树虽然会继续生长,但只会招惹大自然风雨之害,并且冒着可能在突然发生暴风雨时,被连根拔起的危险。因此,我们只要稍加思索,就能体会到:急于长得高大而不同时确保根基力量也相应地增长,那是很危险的。

当我提到一个成长中国家的根基时,我所指的并不只是它的基层民众支持,并且也包括人民的素质和力量---在人们的立场的举止行为和人生观方面表现得最清楚的道德和文化根基。我们在物质方面所达致的进步和正在发生的各种改变,都在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在一个公开和迅速地工业化和都市化的社会里,我们的生活方式现在已经成了社会学者研究和探讨的共同对象。

随着我国调整步伐,朝向第二个工业革命迈进,以及政府最近吁请人民作好准备,以便逐渐进入一个工业化的社会,发展我国文化,并且向我国思想逐渐成熟的公民,灌输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这种需要,就变得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和重要了。因此,在我国的经济成功和繁荣声中,让我们不要忘记以敏锐的批判眼光检讨我们的“根基”。因为,如果不确保我们的根基稳固成长,我们或许要维护我国经济成功的果实也无法办得到。

一个侧重工艺的社会对家庭和学校所产生日益重大的影响,已引起许多人的关怀。在我们所创立的工业化和都市化的社会里,我们在决定子女应该接受何种教育,以及我们本身应该有怎样的家庭方面,有可能受到物质主义作风支配的危险。

影响家庭的现代生活压力也同时影响学校。同样地,群体的社会价值观也传到学校和家庭中去。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国家将产生一代由它自己造成,虽然并非完全符合它的理想的人民。我们一路来都很成功,但只是以现今社会的物质生活意义而言。虽然贫穷看来仍旧是许多道德败坏想象的根源,经济繁荣并没有带来一般的疗效。相反地,繁荣通常又引起了一些本身的问题。这些是同物质主义作为一种生活信仰和生活方式有关的问题。一代新的年轻人,已经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动荡影响支配下的环境中长大,他们对社会的义务承担表现得漠不关心,对工作抱着不良的态度,对同胞表现缺乏关怀和尊敬。他们之中有许多受到时下歪风的感染,并且屈服于无根和退隐的有害影响。

趁着还未太迟之前,我们应该尽快建立起道德的导向灯塔,为人们在充满湍急暗流的公海上航行,提供必要的指标。这将使我们产生所需的信心,以迎接当前的挑战和制订国家发展和成长的未来方向。因此,我们必须迫切地提倡道德教育和文化发展,是我国的年轻一代在精神方面作好准备,以应付今后动荡不安的年代。

不幸的是,虽然有很多人相信社会必须负起照顾个人的福利和道德发展的责任,他们却假定这些目标将会在不需要任何计划努力的情形下自动实现。另一方面,自由知识分子对道德教育抱着怀疑的态度,因为他们认为道德教育企图约束社会,对个人道德信念的选择进行干预。

有些人不明白的一点是:在同年轻人交往相处方面,不论是以老师、家长或成年朋友的身份,我们大家都以各自的言行思想把道德观念传给他们。我们大家时不时帮助子女寻找和运用适当的办法,解决他们个人的问题,这也就等于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工作。不论我们喜欢或不喜欢,道德教育还是一样地进行着。因此,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负起教养年轻一代的人,必须对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有真正的认识,并且设法以言行准则,向我国的年轻人灌输准确的道德观念。

知道正在发生的事什么事情,明白我们在培养年轻一代所做的工作的意义,并且了解我们在这方面做得不够或是有疏漏的地方,总比在蒙然不知的情况下让事情自然地发展,并且自欺欺人以为我们只顾本分的事,不干涉个人的自然发展好得多。个人的自然发展也包括向别人学习。

要应付现代社会挑战的一个积极和实际的办法,就是在理智和感情上教育青年男女如何去应付挑战。

通过道德教育,我们希望激发未来的年轻一代,为自己建立适当的可尊敬的形象,以协助他们在社会上成为有办事能力和有见地的人。我们可以通过对品格的形成和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尊重等,有系统的教导做到这一点。到时,我们应该培养出一代获得平衡发展,并且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公民,能够应付生活上不稳定的情况和精神压力,具有社会纪律,并且愿意为将来新社会的发展,扮演重要的角色。道德教育是同每个人都有关的事。既然态度和行为比言语更有说服力,因此,道德必须加以实践。这样一来,我们的文化便能够在一个正确和有力的环境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道德教育对于文化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这一点也许是值得一提的。在促进道德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在协助文化的发展。这两方面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两者所寻求的目标都相同,使每一个公民都具有深刻的思想认识和完美的人格。前者是要通过价值观念的灌输,而后者则是要通过创造力、鉴赏力和优雅举止的培养以及通过鼓励艺术表现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来达到。

在文化发展方面,政府在过去几年来已经采取了积极的政策。它的目的在于为各种艺术形式的成长和成熟创造有利的环境。在未来的年头里,这将能促进一种独特、具有本地色彩的新加坡文化的形成。这样一来,新的一代具有优雅举止和修养的新加坡人将会出现。

由于具有多元种族的人口,新加坡因此拥有丰富的古代文化遗产。在艺术和有创造性的研究方面,我们并不缺乏灵感的泉源。事实上,我国文化的多元化,已经被看成是一种独特的资产。在我们的艺术家当中,有许多都能够对这丰富多姿的不同文化善加利用,以进行艺术创作。他们创作了具有各自独特风格的艺术表现,从而对本地文化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我国的文化舞台在过去几年里都很活跃。“文化沙漠”一词再也不适用于新加坡了。这是我们在促进文化方面一致努力的成果。从公共和私人机构所组织的活动范围看来,这说明了国人对于培养艺术创作人才方面都很认真,并且对艺术都表现了真正的献身精神。

同二十五年前的情况比较起来,我们在文化方面确实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现在,在国庆日受封的人士当中,也包括了艺术工作者。他们的创作成就很快地将获得进一步的赏识,因为由文化部所颁发的文化奖,将在不久后开始颁发。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成立的新加坡文化基金,也将有助于促进创作人才从事艺术发展。

促进我国文化活动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来自政府。很明显的,这也是我国艺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以及我国人民的热心支持所带来的结果。正如人们热切期望政府对文化事业的促进给予进一步的鼓励一样,政府本身也希望各有关人士能够扮演更大的角色及作出更大的贡献。

到了二十一世纪时,我国人民将变成怎么样的人呢?如果我们明暸我国人民今天是怎么样的人,那么,答案就不会难找到了。要知道他们是怎么样的人,最好的办法,是从他们那些能够反映社会风尚的日常品行和行为,以及他们在精神上显出他们的个性、眼光和抱负的创作和艺术表现来判断。

树以果实而出名,人的名声好坏则要看他的所作所为。新加坡的成功,反映了人民行动党领导层及其组织,以及全体新加坡人民的素质。我们所以能够成功地取得了我们先前所订下的目标,只是因为我们能够同心协力,作好预先策划工作以及有决心去完成这些工作罢了。

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到我们永远有自我更新的必要,以严肃和尊敬的态度接受这种过程,并且不遗余力地寻找适当的人选---具有远见和良好品格的人---让他们出来掌舵,以及教育我们的年轻人,把适当的技术和价值观灌输给他们,这样一来,我们便能够确保有美好的前途。在未来的二十五年里,新加坡也就能够充满信心地及以优雅的步伐,朝向二十一世纪迈进。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从50年代懂事以来,印像之中最初在英国殖民地时期,读小学是免费的,曾到四排坡中央医院
接受眼科手术也是免费的,和香港一样处处有中文的告示。
后来'独立'了,有人告诉我'nothing is free',今天很多新加坡人告诉我我们已进入
“nothing is cheap”的伟大时代。
'long long ago'我们有'落后'的华校,我们甚至有一间不懂'拖尸'的华文大学,如今这一切已是
'far far away'的往事,新加坡人以singlish为荣,原来的'中文大学'校园内竟公开禁用中文告示牌,
'拖尸'使这间大学一夜成名,当然了,新加坡人都能承担'第一世界'的昂贵学费,他们面对百万
医院账单也面不改容,.........

Anonymous said...

21世纪的今天,看到的是 ‘英文烂中文更烂’ 和 ‘大行其道 不知所云’的Singlish,
老人对生活与医疗的不堪负荷,新冠肺炎暴露了新加坡国内外劳与当地人的 ‘一
国两制‘,巨大的贫富差距,令人 ’咋舌‘ 的组屋售价,.....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