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11, 2020

从前的大坡:民俗风情迎客来 Festivals in Kreta Ayer

原文刊登于《书写文学》VOL 8,2020

现代牛车水不是上世纪80年代前充满民间生活气息的牛车水

这里是修复过的一个世纪老屋,商家取代从前的牛车水人家。

从前的牛车水地面层的商店面对着大街,屋子后方和楼上的住客来自五湖四海,有些则经营非法赌馆和鸦片馆。屋子里的脏水槽通到屋外大沟渠,小孩在街上戏耍,告急时裤子一拉,就往沟渠方便。节日快到了,骑楼屎巷轮替着节庆的歌谣,冲淡凝固在空气中的异味。


(1950年的水车街 Kreta Ayer Road。图片来源:互联网。)

游人往往忽略的是五座高耸的组屋,分布在万达街、硕莪巷、水车街和恭锡街。这些三四十年前的屋子取代公共厨房与厕所的殖民地皇家楼,一度成为牛车水亮眼的风景线。其中第5座是唯一的一房式门对门租赁组屋,住户有伶仃的老人和少数带着小孩的印度人家庭,爱心义工定期上门,为他们带来欢乐。

昔日繁忙的牛车水,广府话为大众语言。印度小商讲得一口流利的粤语,在骑楼底的“妈妈店”盘足而坐,卖香烟、糖果、塑料袋等过日子,白色上衣沙龙是他们的“商标”。存足盘缠后,他们带着远洋回家的心情,又有点依依不舍的对小摊位最后一瞥,拎着沉重的行李箱和粗大的金饰衣锦还乡。妈妈店交给同乡,然后重复着相同的故事。


(叶耀宗的壁画为我们保留妈妈店的记忆。)

大坡大马路将近两百年的马里安曼庙和占美回教堂,恭锡街一个世纪的兴都庙都是印度人的精神寄托。华人节日的多元性与印度同胞的长笛鼓乐,共同打造民俗。一些牛车水节庆已经消失,有些则展露新颜。

古早华人风情,您记得多少?


四月初八牛生日


四月初八佛诞,也是耕牛的生日,名堂特别多,如牛生日、牛王诞、牛魂节等。农耕社会的时代,牲畜是农民最珍贵的劳动资产,可能因此选定佛诞这一天来表达对耕牛的敬意。当天农民都放下平日的作业,特地为耕牛打扮庆生。

同牛不同命,牛在兴都教徒众多的印度被视为圣物。印度是个传统农业国,人们养牛无非为了挤奶和干活,因为有牛,所以才有庄稼;有粮食温饱,人的生命才能延续。老牛无法继续劳作的时候,正是农民为牛养老送终的时刻。

西班牙从古代的祭神活动演变成千年斗牛,人与牛搏斗的残酷血腥被视为高贵的艺术。生性暴烈的北非公牛受到激烈摇晃的物体挑衅而发狂,到了最后的厮杀阶段,斗牛士将匕首刺入公牛的心脏取命。万一出手失误,便在后脑中枢神经补刺一剑。日复日,年复年,小公牛的血液缔造着无数勇士的风采。

华人来到牛车水安家落户前,这里是印度人养牛挤奶的“牛奶甘榜”。印度人搬迁到小印度后,在梧槽河畔延续祖先的行业。印度同胞摆路边摊卖饮料,拖着牛只就地取奶,拉茶的味道特别新鲜浓郁。奉献最后一滴奶水后,老牛的生命走到尽头,缓缓地踱步到附近的欧亚族屠宰场。

说些开心的。人生忙碌一辈子离不开衣食住行,节日自然离不开应节食品。从前的牛车水有牛车运水,战后这里住着许多擅长烹调民间小食的东莞妇女,就是找不到耕牛。四月初八这一天,路边的木箱子上摆满散发着绿色油光的烟西饼(栾樨饼),不消一时三刻便卖光了。

烟西饼源自广东珠江三角洲,以中山最普遍。食材有栾樨叶、鸡屎藤、糯米粉、木薯淀粉、冰糖,搅拌后倒入制饼模具做成圆形,放入锅里蒸制而成。由于栾樨和鸡屎藤的味道强烈,人们对这道食品的反应两极化,就像对榴梿的喜恶一样。


(烟西饼是一种季节性小食。图片来源:互联网。)

民间美食往往以小故事来增添味蕾,烟西饼的来历跟佛诞和耕牛倒是有些渊源。传说菩萨眼见良家妇女被土豪欺负,趴在田里吃牛粪,于是略施小技,化腐朽米田共为神奇烟西饼。女子尝过美味可口的“牛粪”,为了报答菩萨的恩惠,亲自制作烟西饼来供奉,这道美食便迅速流行开来。


五月初五庆端午


“滔滔孟夏兮, 草木莽莽”;“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初夏的江水一片汪洋啊,草木繁茂莽莽苍苍。拍拍心窝问问心啊,强自压下满腹的冤屈。屈原以满腔的激愤,抒写平生最后一篇作品《怀沙》后,于五月初五抱石沉江。老百姓得知深受尊重的士大夫投江自尽,纷纷划船捞尸,最终徒劳而返。虽然无法让屈原入土为安,划龙舟吃粽子却发展为民间盛事。

本地讲方言的年代,并没有赛龙舟的习俗。国民型学校取代华校后,政府注意到传统文化流失的后遗症,划龙舟列为学校的课外活动项目之一,由商家赞助的国际龙舟赛会成为年度盛事。

端午节前,有些牛车水人家用竹叶包制咸肉粽和简水粽,跟左邻右舍礼尚往来,这是城市甘榜的人情味。路边摊贩的绿豆粽和裹蒸粽同样吃得开,娘惹粽倒是牛车水地区罕见的。长方形的裹蒸粽比一般粽子大出两三倍,以糯米、绿豆、上等猪肉、咸蛋黄、香菇、栗子等做馅料,内层用荷叶包扎。

裹蒸粽全名“肇庆裹蒸粽”,顾名思义源自肇庆,跟纪念屈原无关,倒是跟包公关系密切。原来包拯受奸臣陷害,被贬为端州(肇庆)知府长达三年,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包公调回京城,端州百姓感恩,包好食材丰富的裹蒸粽,好让包公上京路途中不会挨饿。


(新加坡高要会馆重现过去肇庆裹蒸粽美食。图片来源:黄钰清。)


七月初七迎七夕


若说端午节的背后有一段悲壮的事迹,七夕就是古老的情人节,永远等待的爱情了。

杜牧的《秋夕》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诗歌将凄美的神话化为夜色下的浪漫。牵牛星和织女星的距离超过16光年,必须以天文数字架起鹊桥,有情人才能相会。写实派诗人杜甫“万古永相望,七夕难见同”,道破残酷的现实!

七夕在本地又称七姐节,乞巧节,银河会。相传七月初六深夜,也就是七夕到来的时辰,不论是打井的地下水,或是扭开水喉的自来水,都是七姐赏赐人间的天河水,装在瓶子里整年都不会变质。七夕储水用来洗脸,脸庞像织女一样柔润光滑,小口饮用则可消灾,除小病安神经。

妈姐(自梳女)将顺德家乡的风俗带到南洋,成为本地乞巧节的动力。拜七姐的必须是云英未嫁的女子,自梳女梳起不嫁,对神秘的爱情始终保持着少女的幻想,愿为他人作嫁衣裳,希望七姐早日跟牛郎团聚,有情人终成眷属。

民间除了各自拜七姐,也有集资的七姐会和银河会组织。恭锡街的妈姐在公馆青楼服侍有钱的老爷和琵琶仔,赚取的小费比一般打家庭工的女佣的固定收入丰厚得多,七姐会办得有声有色。恭锡街搭起大帐篷,礼品桌上陈列七姐盆、七姐衣、七姐饼、七姐果、胭脂水粉和梳妆物等,另一重点是展示自己精心制作的手工艺品如绣荷包之类的针线活,真假莫辩的纸花,芝麻面塑制成的小玩意儿等。

少女情怀总是诗,未婚女子除了祈求遇上如意郎君,还会向七姐乞求灵活的双手,刺绣像织女一样精巧,他日嫁个好婆家。拜过七姐后比赛穿针,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姑娘手执彩线,若能穿过七枚针孔便得巧,心头喜滋滋的,彻夜难眠。

未婚女子一旦嫁人,便必须辞仙,跟七姐告别。新婚第一年委托姐妹们购买礼品答谢七姐的恩赐,接下来顶多出点钱,让未婚姐妹觅良缘。

年轻的自梳女合租姑娘房。乞巧节到了,这些没有入会的姐妹自有安排,安置在房间里的观音桌上摆放生花水果和应节供品,以及七双约四五寸的小巧七姐鞋。这些拜祭品有些用纸,有些用布做。姐妹们的房间平时不让外人出入,不过到了七夕夜,房间对外开放,让别人欣赏她们的手工艺品。这时候门庭若市,少不了对姑娘的香闺充满好奇,甚至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年轻男子。天亮后,门帘又再低低垂下。恩情犹未已,劳燕又相分,明年秋七月,清风来故人。啊!纵使柔情千万缕,请君明年趁早时。


八月十五中秋节


月到中秋分外明,《嫦娥奔月》是中秋节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之一。

后羿射下天上的九个太阳建立大功,皇母娘娘赏赐长生不老药。后羿的学生不怀好意,想偷药成仙。嫦娥无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药,轻飘飘地飞上天空,在月宫上孤独地面对着碧海青天。嫦娥眷顾地上的有缘人,虽然自己无法团圆,但促进他人家庭团聚。此后岁岁年年,中秋节庆团圆,亲朋好友吃饼提灯,举杯邀月,可曾记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商隐的《嫦娥》则怪责嫦娥因私欲成仙,结果得不偿失,“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半个世纪前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阿姆斯特朗踏出太空船那一刻忍不住说:“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生命起源的探索使到月亮不再遥远,几乎粉碎了美丽哀怨的神话。尚好,我们并没遗弃梦里的嫦娥。小灯笼是否依旧照耀着深邃的星空?

牛车水人家的年代,本地最流行贴上七彩透明玻璃纸的灯笼,造型以十二生肖为主。用过晚饭后,小朋友组成大队,提着灯笼穿街走巷,打造童年的共同记忆。折叠成手风琴状的传统纸灯笼制作简单,在物资缺乏的年代也是颇流行的。

从前商家销售的月饼都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除了色香味诱人,还会打上标语,灌输优秀的价值观。譬如大东月饼以“亚公亚婆年事老 买包月饼送亚公”打招牌,向年轻人传达敬老尊贤的信息。国人富裕起来后,新香港酒店、五月花酒楼等推出“七星伴月”。如今新香港多次易手,五月花已经凋零,月饼的馅料趋向多元化,中央厨房取代传统手工作业,告别简单的广东莲蓉月饼与潮州朥饼的“旧时代”。


(大东月饼:亚公亚婆年事高 买包月饼送亚公。Credit: Hans-Peter Grumpe)


新年元宵大团圆


虽说冬至大过年,的地位还是难以取代的。腊月廿四民间祭灶,欢送灶神升天。这一天免不了煮顿好料来“贿赂” 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腊月廿四也是“扫屋”的良辰吉日,大扫除后贴上骑楼底挥春佬写的金字春联,寓意“破旧立新”。扫屋送灶后,又是忙着准备吃喝的时刻,炸煎堆、虾饼、油角等新春食品。好老板请工友吃尾牙,家里吃团圆饭,年初二开年,开工日有开牙宴等,吃得不可开交。新年前牛车水几条街道人头涌涌,就如繁忙时刻挤地铁,人与人之间零距离,浪子登徒趁机揩油。喜庆当前,大家都不以为意。


(骑楼底下写挥春,1969年。Credit: Straits Times February 16, 2013)

牛车水赌馆请狮团舞狮采青,摆的是由八只螃蟹、甘蔗和年柑排列成的“螃蟹青阵”,寓意横行四海,八方来财。这些螃蟹都是龙精虎猛,随时准备搏击的。舞狮除了懂得破阵,还必须艺高人胆大,将螃蟹一只只绑起来,回赠给赌馆老板。赌馆青虽然考功夫,但红包特别大,有实力的狮队都不轻易言弃。

元宵节当天,商家还会燃烧三层楼高的爆竹。大红鞭炮悬挂在屋檐下,噼里啪啦声中落地开花,富贵荣华。有些商家吊高青,狮子各施其法,以叠罗汉、攀木杆等方式采青,博得围观者频频喝彩。锣鼓声中夜幕低垂,万家灯火渐息,生活回复平静。

时光在节庆与期待中交替,人来人往中飞鸿渐杳。相同的地方,不同的身影,数年华又是几清秋。人生,多添了几分层次感。


(元宵节燃放爆竹。Credit: Hongsan Chow。)


相关链接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牛车水不如新生水(NEWater)
粽子不如汉堡(Hamburger)
月饼不如蛋糕(Cake)
七夕不如情人节(Valentine)
中秋不如圣诞(X’mas)
春节不如新年(NewYear)
华语不如新语(Singlish)
恭喜发财不如kungheifatchoy
kungheifatchoy不如gongxifscai





Anonymous said...

文中一句 “五月花已经凋零” 勾起我感慨万千。
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四小)龙腾(四小)虎跃的年代,
新加坡人当时曾经 ‘意气风发 目中无人’,崇尚西方
文化,唯英文 ‘马首是瞻’,我曾多次与老婆大人出
国,樟宜机场是起点,不会忘记当时的Changi
Airport ‘高人一等’ 整个机场给人 ’高不可攀‘ 的感觉,
除了英文还是英文,就只有 ‘五月花机场酒楼’ 这个
华文招牌把整个机场的 ’贵族‘ 形象给 ‘沾污’ 了,煞
凤景,大大的,如今既然 ’五月花已经凋零‘,想像
中的樟宜机场肯定 ’更上一层楼看,神圣不可侵犯,
不是吗?

注:我自从九十年代初移居国外后便未曾到过新加坡。
当年的亚洲四小龙是:南韩,新加坡,台湾 和香港。
亚洲四小虎是: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 和 印度尼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