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avalants.blogspot.com/2011/03/80_25.html
(端蒙学校校刊,1931年)
(端蒙学校,c.1930)
(端蒙中学,c.1970s)
当年的大坡有一间专卖各款紅烟的松兴利记,设在戏馆街,德律风6570。大坡戏馆街是什么地方?德律风是什么台风?
就一般市井而言,新加坡本身虽然名为“坡”,实际上坡内有坡。新加坡有两个著名的坡,从四排埔(Cantonment Road)到吊桥头(Coleman Bridge)称为大坡,过桥后禧街(Hill Street)到火城(Kallang Road)统称小坡。小坡虽然有名“小”其实并不小,大坡既然有名大,腹地当然不能不大,能跟大坡戏馆街扯上关系的至少有两处。
http://navalants.blogspot.com/2010/03/1949_19.html
(位于戏馆街的松兴利记,星嘉坡,德律风。1931)
(大坡,小坡)
(大坡与小坡由吊桥头Coleman Bridge 衔接起来)
十九世纪末, 大坡有多家戏院:史密斯街(Smith Street)36号的梨春园,哇燕街(Wayang Street)21号的普长春园(后易名庆维新)、24号的庆生平戏园、还有演潮剧的怡园和哲园;马真路(Merchant Road)有景春园,阳春园,丹贵园和升春园。 粤剧在1920至1970年代风光了半个世纪,许多省港红伶都来新加坡演戏,回去后挂着“南洋”的招牌,身价倍增。演粤剧的梨春园的所在地史密斯街也因此沾了光,被称为戏院街,隔邻的邓婆街(Temple Street)称为戏院后街,转角处的丁加奴街(Trenggaru Street)称为戏院横街。
大华戏院和裕华国货本来就坐落在哇燕街,马来文 “哇燕”(wayang) 是戏剧的意思,从街名可以联想这条街是以戏院而得名的。
http://navalants.blogspot.com/2009/10/blog-post_23.html
(Wayang Street街景,c.1970s)
戏馆街,有人认为可能是戏院街,也可能是哇燕街,根据当年端蒙学校的学生多是住在附近的潮州人,以广东人为主的戏院街似乎远了些,戏馆街是哇燕街的成分较高。老戏演完了,戏馆关门了,哇燕街也消失了,由延长的余东璇街取代。
答案揭晓:戏馆街实为Carpenter Street。
答案揭晓:戏馆街实为Carpenter Street。
(戏院街,c.1980s)
至于德律风,它不是什么台风,也不是什么潮流跟风,而是Telephone的直译,现在统称为电话。当年新加坡人口少,也不是家家户户有能力装置电话,四个数目字的电话号码已经绰绰有余。记得1960年代打电话到印刷厂找老爸,电话号码33166,已经从千上万;1970年代找老爸,电话号码333166,六位数。1980年代家里装了第一台电话,2939244,已经升格为百万。2000年代新加坡的电话号码前头多了个6,八位数,算千万了!
“新加坡”这个中文名也是多样化的,松兴利记的广告称新加坡为星嘉坡,广和成的广告使用新嘉坡,光兴金庄称新加坡。在那个淳朴的年代,不论是新加坡,星嘉坡或新嘉坡,指的都是Singapore,似乎并没有在华人社会中引起混淆。记得在我成长的1960年代,还沿用着星洲、星加坡、星架坡等,小小的新加坡,原来有这么多中文名!
(广和成的新嘉坡,1931)
(光兴金庄,新加坡,漆木街。1931)
(郑绵发酒庄,新加坡吊桥头马车街。1931)
1967年政府成立统一街名翻译委员会,1972年4月25日,我们才有了新加坡这个国家级名正言顺的中文译名。
广和成位于粮米芝律,乍看之下似乎叫人摸不着恼,以为跟美芝路(Beach Road)有关,看了广告中的英文名New Bridge Road,才明了当年的粮米芝律就是今天的新桥路。光兴金庄的所在地漆木街,以前地图上没有这条路名,现在也没有,曾经在这一带讨生活的居民或许还有印象。小时候跟父亲从吊桥头的老家走到漆木街买铺地板的漆席(Vinyl sheet),才知道漆木街其实是大坡大马路从Carpenter Street到芳林公园(North Canal Road)那一小段路。漆木街除了有漆席、木匠等外,还有家远近驰名的“梁介福药行”,以斧标驱风油风行全球。
(马车街,漆木街)
至于郑绵发酒庄,它的白米酒曾是数一数二的品牌,总行在吊桥头马车街,酒厂则设在Henderson Road 和Alexandra Road的交界处。同样的,马车街是一个传神的民间俗名,古今新加坡地图上都找不到这个地方,我只是小时候常听大人提起,脑海中才有马车街这个烙印。以地方俗名而言,马车街可能是福建街,可能是Upper Circular Street(打铁街),也可能是Victoria Street。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称当年“皇家山脚每晚停有马车三十馀辆,而有潮州马车街之名,正所谓车如流水马如龙,极一时之盛!”皇家山脚道路不少,若要确定指出哪一条才是潮州马车街也难以对证。
http://blog.omy.sg/sgstory/archives/16
http://blog.omy.sg/sgstory/archives/642
http://www.teochew.org.sg/styl.shtml
小时候用过晚饭,跟着父亲走过吊桥头,去牛车水逛夜市。吊桥头是哥里门桥Coleman Bridge的俗称,衔接水仙门(Hill Street)和大坡(New Bridge Road),吊桥头下便是忙碌的新加坡河。过了吊桥头还没到Upper Circular Road经过一列商店,其中一家便是郑绵发酒庄,双蒸和三蒸白米酒摆在橱窗上,吸引过路人。以当时的推断,吊桥头马车街应是新加坡河与Upper Circular Road之间那一小段新桥路New Bridge Road的民间俗名,不过现在回头看当年的中文道路译名,马车街是Merchant Road 亦不足为奇。
(郑绵发酒庄,吊桥头马车街,c.1975)
(吊桥头,1990)
(在吊桥头往大坡望去,New Bridge Road。c.18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