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容易又岁末,建筑有百年,人生能有多少年?
走一段儿时路,感觉童声依旧,乍然回首,云过天青,说是了无痕迹吗却又有迹可寻。
亚美尼亚街(Armenian Street)一列排屋的尽头是53号,尽头与史丹福路交界处有一小片绿草地,人面不知何处去,榕树依旧笑春风,曾经为已经拆除的红砖国家图书馆旁的咖啡店带来一阵凉意。
http://navalants.blogspot.com/2009/05/2046.html
53号隔邻铺位是51号,屋顶有个旗杆的 Peranakan Museum 办公室,其貌不扬,但它的前身曾经在新加坡走过辉煌的史迹。
走一段儿时路,感觉童声依旧,乍然回首,云过天青,说是了无痕迹吗却又有迹可寻。
亚美尼亚街(Armenian Street)一列排屋的尽头是53号,尽头与史丹福路交界处有一小片绿草地,人面不知何处去,榕树依旧笑春风,曾经为已经拆除的红砖国家图书馆旁的咖啡店带来一阵凉意。
http://navalants.blogspot.com/2009/05/2046.html
(53 Armenian Street在路的尽头,近处是土生华人博物馆,前身为道南学校。2011)
(已经拆除的红砖国家图书馆,现为Fort Canning Tunnel。c.1990)
(红砖国家图书馆仅存的遗迹:入门处的两个门柱。2011)
53号隔邻铺位是51号,屋顶有个旗杆的 Peranakan Museum 办公室,其貌不扬,但它的前身曾经在新加坡走过辉煌的史迹。
51号的前身是同德书报社,1910年8月8日成立,发起人为张永福、林义顺、陈楚楠等。成立的宗旨是为了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开通民智,推倒满清”。社友为了振兴教育,发起创办南洋女学校、南华女校和中华女学堂等。
1930年代同德书报社转型为社区服务,推翻男人三妻四妾的传统,鼓励一夫一妻制,开启了文明婚姻的先河。1936年4月12日,新加坡已故前总统黄金辉先生(19岁)和许淑香夫人(18岁)在同德书报社的孙中山肖像前正式结为夫妻,携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来许淑香的继父是同德书报社社员,因此把婚礼安排在那里。同德书报社开创新风气,成为热门的结婚场所。
(51 Armenian Street. 同德书报社前社址。2011)
(同德书报社倡导文明婚姻。1936)
亚美尼亚街尽头往左拐是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外形是俗称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象征着过去殖民地时代繁荣的一面。后来学了一点建筑学的皮毛,才知道“维多利亚风格”只是代表维多利亚女王的时代,那个时代的英式建筑多采用白色典雅的帕拉蒂奥(Andrea Palladio,1508-1580)风格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模式,取材于古希腊神殿,配合罗马式的拱门(Arch)和穹顶(Rotunda),光是屋頂上的彩绘玻璃就有50片。古罗马跟中国一样,相信天圆地方,所以以圆形的穹顶作为建筑物的最高点,表示对神的追崇。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由建筑师Henry McCallum 设计,由当年的华人承包商建造。博物馆的主楼始建于1850年,于1887年完工。1907年扩建副楼,面积增加了一倍,1926年完工。当时一楼是图书馆,二楼是博物院,称为“莱佛士图书馆及博物院” (Raffles Library and Museum),以自然科学与东南亚民俗考古为主。
(国家博物馆的圆穹顶。2008)
(圆穹顶的彩绘玻璃。2010)
(国家博物馆:帕拉蒂奥(Andrea Palladio,1508-1580)风格的新古典建筑模式。2009)
1960年,毗邻的红砖国家图书馆落成,图书馆和博物馆分离,并于1969年重新命名为国家博物馆。2003年国家博物馆再次扩建,增建新翼,最精彩的部分是16米高、24米宽的玻璃中庭,对古典圆穹大厅进行了现代演绎,以时尚的风格将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时差巧妙的融为一体。一百年后,人们走进博物馆,看到的就是两个世纪的建筑风格,今天新翼的采光玻璃建筑,就是一个世纪后的百年史。
发觉很多访客对馆内玻璃廊道的设计,以及衔接旧建筑和新的延伸建筑的斜坡道上高高悬挂,以不同节奏摇晃的红色水晶吊灯深感兴趣,多数都会停下脚步,拍照留念。
小时候踏进国家博物馆是免付费的,看到猴子、花鹿、老虎、大象、鸟类、鱼类和蝴蝶等动物的骨骼和标本,此外还有本地水果、蔬菜、矿产、以及马来人、爪哇人所使用的器皿如武器、钱币、纸币等。印象最深刻的是今天的玻璃走道那儿高高悬挂的鲸鱼骨架,有很多访客旧地重游,还询问起当年那条被误会的“恐龙的骨头”。当时走上二楼的梯阶为的就是15米长的印度长须鲸的骨架所带来的震撼。
http://navalants.blogspot.com/2010/10/somewhere-in-deep-blue-sea.html
(八盏吊灯。2009)
小时候踏进国家博物馆是免付费的,看到猴子、花鹿、老虎、大象、鸟类、鱼类和蝴蝶等动物的骨骼和标本,此外还有本地水果、蔬菜、矿产、以及马来人、爪哇人所使用的器皿如武器、钱币、纸币等。印象最深刻的是今天的玻璃走道那儿高高悬挂的鲸鱼骨架,有很多访客旧地重游,还询问起当年那条被误会的“恐龙的骨头”。当时走上二楼的梯阶为的就是15米长的印度长须鲸的骨架所带来的震撼。
http://navalants.blogspot.com/2010/10/somewhere-in-deep-blue-sea.html
(玻璃廊道的前身,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印度鲸,许多人误会为恐龙骨。c.1970s)
当年国家博物馆展览文物的重点以自然科学与东南亚民俗考古为主,这和殖民地官员以动植物为文化重点很有关系。首任英国驻扎官William Farquhar到处收集本地的动植物标本,甚至叫人把这些动植物画下来收藏。William Farquhar被莱佛士“驱逐”回国后,后人持续他的兴趣。慕名到博物院去的外国科学家络绎不绝,可见博物院在自然科学方面收藏非常可观。
1918年,博物馆增设了新加坡历史收藏部分,以肖像、地图和新加坡的旧照片为内容。到了1972年,展览重点由原来的自然科学转向新加坡建国史、美术和区域文化,自然科学方面的收藏则交由新加坡科学馆和新加坡大学管理。
经过数次转型后,国家博物馆终于以新加坡历史为主流,通过一个历史展馆和四个生活展馆呈现出祖先从中国南来所走过的艰辛旅程。走出来就有路,肩负千斤担,一步一脚印,踏平世间不平路,以辛酸苦辣换取可以遮风挡雨的美好时光。
鲸鱼骨架的命运又如何呢?1892年6月19日,这条印度鲸在马六甲附近的海滩搁浅(Kampong Sa Batu, 距离马六甲市约十公里),殖民地政府把骨架保存起来,在博物馆展示。新马分家后,家当也要一份清单,物归原主。据说现在这条印度鲸已经转移阵地,在东马沙巴的Labuan Marine Museum 落户了。
经过数次转型后,国家博物馆终于以新加坡历史为主流,通过一个历史展馆和四个生活展馆呈现出祖先从中国南来所走过的艰辛旅程。走出来就有路,肩负千斤担,一步一脚印,踏平世间不平路,以辛酸苦辣换取可以遮风挡雨的美好时光。
(木偶戏的舞台,为前人提供最简单的生活娱乐。2010)
鲸鱼骨架的命运又如何呢?1892年6月19日,这条印度鲸在马六甲附近的海滩搁浅(Kampong Sa Batu, 距离马六甲市约十公里),殖民地政府把骨架保存起来,在博物馆展示。新马分家后,家当也要一份清单,物归原主。据说现在这条印度鲸已经转移阵地,在东马沙巴的Labuan Marine Museum 落户了。
2 comments:
我也来凑热闹,祝你新年快乐,祝你有个丰盛踏实的2012年!
等过了年才来欣赏百年建筑吧!
据我所知,古迹游属于冷门科,需要特别安排,也不是一般导游所能胜任。
若要深入一点的话,需要特别安排。我也曾经跟一些同好招呼过一些不相识的朋友,多数是义务性质。所谓不打不相识,过后就成了朋友。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