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登于《联合早报》第四页,2016年5月9日
新加坡河畔驳船密密麻麻、传统华人街戏台前人头攒动、玩蛇人施展技艺……近百年前放映给欧洲人观赏的新闻短片中的新加坡,已是一个贸易蓬勃、各族群交汇的港口城市。
这些由法国高蒙电影公司在上世纪20年代为欧洲电影观众制作、反映新加坡风土民情的“高蒙实况纪录片”(GaumontActualites),上月起在国家设计中心(National Design Centre)举行的法国高蒙电影公司120年回顾展(Gaumont:120 Years of Cinema)首次放映。
这项配合“Voilah!法国文化节2016”举行的展览,去年在巴黎推出,通过电影和海报展示高蒙作为世界上其中一家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公司,对法国文化及世界电影发展所扮演的角色。为配合新加坡的展出,主办方增设一个展区,展示反映新加坡早年景观的短片,希望使本地人对展览产生更大共鸣。
策展人员从高蒙博物馆档案,挑选出三部年代最早、以新加坡为主题的短片,呈现给本地公众。这些短片共15分钟长,以循环方式放映, 呈现本地近百年前面貌, 如市政区的维多利亚音乐厅、加文纳桥(Cavenagh Bridge)、安德逊桥(Anderson Bridge)、达豪施方尖形纪念碑(Dalhousie Obelisk)、驳船码头(Boat Quay ) 、莱佛士酒店和皇后坊(目前的亚洲文明博物馆),以及一些已消逝的景观,例如满街人力车、传统街戏、印度洗衣业者(dhobi)在河边洗衣,以及小孩围绕公共水喉冲凉等。
(高蒙电影中20世纪初的新加坡商业广场,也就是现在的莱佛士坊。图片由本博客网主摄于高蒙录制的新加坡风土民情纪录片)
策展人纪尧姆(Guillaume Duchemin)受访时说:“百多年前,电视机还未在法国或欧洲普及化,看电影是平民百姓的娱乐消遣之一,也是他们了解世界大小事的一扇窗。”
当年电影开始放映前,戏院会播放几分钟的新闻短片。这类短片是高蒙派工作人员到各地拍摄或从新闻从业员采集而来的画面制作而成,向欧洲人展示各国风土民情、政治、经济和文化特色。电视机在上个世纪70年代进驻寻常百姓家,这类短片才逐渐消失。
“展出这一系列短片显示高蒙除了摄制电影, 也制作纪录片,而其中不少本地地标的旧时面貌,相信对新加坡人有特殊意义。我们发现不少人对这些历史画面感到很惊讶,纷纷以手机捕捉下来。”
本地文史研究爱好者李国樑(54岁)观看短片后指出,画面显示1920年代的新加坡已是繁华城市,否定了一些人对新加坡独立前仅是“小渔村”的说法,但一些老百姓平常生活情景,也凸显社会贫富悬殊的一面。
“当时的新加坡河已形成新加坡将近一半的经济命脉,河畔的商业广场更是上流社会出入的地方……新加坡的码头还成为世界第七大商港。正因为有这些亮眼的表现,新加坡成为当年区域国家乡下农村人民心目中的金矿。”
高蒙电影公司120年回顾展举行至本月15日。欲知更多展览详情可上网voilah.sg了解。
3 comments:
I go to see everyday a few websites and information sites to read articles, except
this blog provides quality based articles.
Thanks for your personal marvelous posting!
I actually enjoyed reading it, you may be a great author.I will make
certain to bookmark your blog and may come back later
on. I want to encourage continue your great writing, have a nice day!
Thanks for sharing your thoughts about дизайн. Regard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