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8, 2020

怡保美食

怡保芽菜鸡


味蕾最容易撩动人心,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此每到一个地方,免不了品尝道地的民间美食。

我们一行四人于2019年8月11日驱车来到怡保,在旅店安顿好后,步行到附近的高温街芽菜鸡沙河粉用晚餐,单是在食店外排队已经超过半个小时。据说这家芽菜鸡是当地人的最爱,我们反正有的是时间,因此耐心地等待。


(高温街芽菜鸡沙河粉。)

所谓的芽菜鸡,实际上是麻油白斩鸡,豆芽菜,再配上一碗香滑可口的河粉,其他小菜则包括卤鸡脚和鸡杂(鸡肝、鸡肾和鸡肠)。

白斩鸡用滚汤烫熟后泡浸冷水,使到肉质润滑。豆芽则以嚼劲为考量,只是在大锅汤里稍微烫一下便捞起来了。

至于沙河粉,那就跟乡情有一段渊源了。怡保为霹雳州的锡矿生产地,英殖民时期先民下南洋,先到新加坡然后北上采矿,妇女则从事洗琉琅(洗锡米)。这些华人移民多数为广东与客家人,将源自广州天河区沙河镇的河粉带到怡保,用老母鸡熬制汤头,挑着扁担在市区内销售鸡丝河粉。怡保的泉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河粉特别香滑嫩口,所以怡保沙河粉名气大噪。


(金宝的近打锡矿博物馆:霹雳州锡矿业的兴起与没落。)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鸡丝河粉摊贩使用当地生产的芽菜,稍微烫过水后拌上鸡油和酱油,再撒些胡椒粉作为小菜,其他菜肴包括白斩鸡、卤鸡脚等,渐渐的这种吃法流行起来。

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芽菜鸡已成为主角,而鸡丝河粉则演变成清汤沙河粉,形成怡保芽菜鸡的特色。

高温街芽菜鸡沙河粉是家庭式企业,在店前负责斩鸡的妇人也是总指挥,讲得一口流利华语的印籍人士都是好帮手。万一总指挥生病,相信当天就无法营业了。


(负责斩鸡的“总指挥”。)

以上汤调配的沙河粉应数一绝,是新加坡吃不到的味道。至于白斩鸡,主要以当地味道浓郁的麻油调味,跟我隔天在大奶街吃的味道相似。


(卤鸡脚,芽菜。)

(鸡肉,鸡杂。)


(沙河粉。)

高温街饱餐后消费马币79.40元,以1:3折合为新币,每人不到7元,当然是“便宜到笑”。

饭后在附近的怡保旧街场夜市散步,老黄和安记芽菜鸡沙河粉的座位都摆到大路上,而且高朋满座,挤满食客。


(旧街场的老黄和安记芽菜鸡沙河粉。)


怡保柚子


另一道怡保特产就是柚子了。农历7月也是柚子的产期,街头巷尾都吊挂着诱人的绿油油的柚子。店员说选柚子应该选外皮带黄,色泽平均,而且起皱纹的,理由是柚皮的水分已经被吸收到果肉里。

我们买了两个柚子,其中一个水分较多较甜,另一个则不过尔尔。跟在新加坡吃的怡保柚子相比,倒觉得出口到新加坡的柚子味道鲜美,可能好的果实都往外销了。


(选柚子应该选外皮带黄,色泽平均,而且起皱纹的。)


香港点心


怡保的香港点心保持着传统味道,这是我们两个早上品尝过高温街附近的名阁香港点心和富山茶楼的感觉。名阁的工作人员提着托盘逐桌叫卖,跟从前的差别在于少了大蒸笼。富山有两层楼,装潢像以前的粤式茶楼,不过属于自助式。食客自己到柜台领取食物,只有粥品除外。此外,富山的点心种类比名阁丰富得多。


(富山茶楼外观。)


(富山茶楼。)


(第一轮点心。)

价格方面,两家茶楼大同小异,四人吃到心满意足,结账为马币80元左右,分账后同样每人不到新币7元,这种价格在新加坡可能连两笼点心都吃不到。

怡保还能够保持着传统的味蕾,或许跟较慢的生活节奏有关,因为慢,所以可以花更多时间来保留一方文化。


“怡保”的由来


到底“怡保”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它源自于当地的Pohon Epu (Pokok Ipoh)树。怡保树的汁液含有毒性,早年的土著用来制作打猎吹筒的毒箭。


(怡保树 Ipoh tree: 新加坡第一任驻扎官 William Farquhar 发夸尔的收藏。)

怡保的旧名为“坝罗”(Paloh),据《光华日报》(2015年10月18日)的报道,其中一个说法是“坝罗”就是锡矿场内金山沟的音译。据知采矿工人用箩来“洗锡米”,箩是矿工赖以为生的工具,因此要“霸住个箩”才可有生计,久而久之,“霸箩”演变成“坝罗”。

早年当地华人称怡保为“山城”,取义于怡保四处环山,由层层叠叠,此起彼伏的山峦围绕着,景色秀丽。有山就有洞,霹雳洞内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是另一个亮点。


(霹雳怡保:老华人口中的山城。)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