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31, 2015

榴梿飘香 Durian

今年天气炎热,经过一番热腾腾的炮制,榴梿产量特别多,榴梿肉比较“干包”,味道特别可口,掀起榴梿潮。

将近半个世纪前读小学,中华书局出版的华文教科书介绍榴梿为热带果王,过去马来人甚至“当了纱笼吃榴梿”,可见榴梿是多么深入民间。榴梿出,纱笼脱,为了吃榴梿,钱包破个大洞亦在所不惜。


(提着榴梿的马来夫妇。图片来源:NAS 1920s)

以前卖榴梿都是路边摊,食客蹲在路旁边开边吃,吃完才一起算账。也有食客打包榴梿,不过当时打包不是放进盒子的,而是使用褐色的厚纸袋,整袋捧回家。有一些老饕甚至到批发市场买一整箩回来开大食会。


(蹲在奎因街 Queen Street 路边吃昔加末榴梿。图片来源:NAS 1962)

(以前打包榴梿,使用的是褐色的大纸袋。图片来源:NAS 1977)

新加坡人比较喜欢吃马来西亚榴梿。泰国榴梿虽然大颗,本地人不喜欢那种只甜不香的口感。过去马来西亚的榴梿树差不多同时开花结果,从含苞待放到果实累累共三个月。当时榴梿季节较短,只有一个月左右,一年到头就守候着六月份。如今,新的种植科技将榴梿园分成三个区域,榴梿树轮流开花,共三个花期,俗称“三帮花”。榴梿季节相应延长了许多,六月至八月都是榴梿飘香的季节,许多顶级榴梿轮流登场,大家有口福了。


(榴梿结果三部曲:第一部。图片来源:Youtube)


(榴梿结果三部曲:第二部。图片来源:Youtube)


(榴梿结果三部曲:第三部。图片来源:Youtube)

以前新加坡的榴梿除了来自本地的山芭外,也从柔佛州的昔加末入口。不是猛龙不过江,香味浓郁的昔加末榴梿乃本地人的最爱。到了1990年代, D24XO输入本地,异军突起,成为食客的新宠。

如今榴梿的名种增加了,市面上出现猫山王、金凤、红虾、D13D100、青竹等。这些榴梿来自柔佛的麻坡、东甲、昔加末,槟城,以及彭亨的文东。

文东水土好,榴梿特别好吃。就以猫山王来说吧,全马各地都出产猫山王,文东的猫山王最正宗,价格也最昂贵,普通一粒约1公斤半,$25$30

榴梿品种名称由来


多得《联合晚报》的罗妙婷和《新明日报》的张育铭的步步追踪,让我对榴梿多一层认识。以前只会吃榴梿,现在可以进一步分辨名种榴梿的特色。

文东来的猫山王山高路远,货车师傅清晨从榴梿园出发,来到新加坡已是晚间七、八点。大家不介意等,顶级的猫山王常常被抢到断货。于是,行家为大家介绍来自东甲的D100,味道甜中带苦,果肉够厚籽又小,可媲美猫山王。不过,D100属于“大包肉”,一个榴梿只有几包果肉,不比猫山王那么多肉“丰满”。


(新世界附近的路边摊,称榴梿所使用的是“旧称”,算得是“斤两”,不是公斤和克。图片来源:NAS 1975)

猫山王是新加坡人的最爱,也是最贵的。猫山王整粒榴梿的外形是长形的,底部有颗星星,容易辨认。猫山王的果肉深黄色,味道苦中带甜,肉质润滑不带丝。正宗的猫山王来自吉兰丹的话望生(Gua Musang)的一个村落,只有一棵母树。母树所结的果实以当地命名,成为猫山王(Musang King)。后来,有人将母树的一部分带到彭亨配种,就好象妈妈生育了许多孩子一样,在异地开支散叶,猫山王开始流传。


(猫山王取代D24和XO,成为新加坡人的新宠。图片来源:联合晚报)

(猫山王底部有颗星星,容易辨认。图片来源:互联网)

D24在猫山王涌现之前,是最珍贵的榴梿品种,马来西亚皇室最爱吃,所以也称为“苏丹榴梿”。来自彭亨的D24通常有点弯曲,果肉浅黄色,苦中带甜。最好的D24榴梿里头有45包肉。

XO榴梿果肉较软,苦中带有酒味,因此获得“XO”的美誉。它的产地来自柔佛、云顶和金马仑高原。

记得90年代在福隆港行行走走,来到柔佛苏丹的度假屋前。帮苏丹看家的是一名华人,他问我们喜欢吃榴梿吗,然后走进屋子,开了两粒榴梿给我们品尝。那是我头一回吃所谓的名种榴梿,日后再也没尝过这么好吃的苏丹和XO。

红虾的名称来自果实的长相。红虾是槟城特产,过后麻坡大量繁殖。槟城路远,本地的红虾多数来自麻坡。红虾的外壳椭圆形,榴梿刺较阔,果实带浅红色,味道苦。剖开榴梿壳后,看下去就像两只煮熟的虾子面对面,因此得名。另一个说法是大虾属于较昂贵的海鲜,榴梿贩希望借用虾的名字来抬高榴梿的身价。好的红虾略带酒味,1公斤8元。


(红虾像两只煮熟的大虾。图片来源:新明日报)

D13又叫“红肉”,原产于柔佛麻坡,果实橙色,口感偏甜,果肉还会黏壳呢!D13的榴梿刺比较短,重量约1公斤半。好的D13可卖到1公斤8元。

金凤的果肉较白,种子很小,味道甜中带点奶味。金凤榴梿来自东甲,配种的果园园主就叫金凤。金凤榴梿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青竹的外壳坚硬难开,连榴梿贩都怕了它,必须使用特别的榴梿刀来应付。青竹的口感顺滑偏苦,果肉有一层“果皮”,有点像以前新加坡的甘榜榴梿。青竹源自彭亨,果实呈长形,果壳淡青色,好像竹子一样,因此称为青竹。顶级的青竹1公斤13元。

如何筛选榴梿


选好的榴梿需要一些专门技巧,我们经常看到榴梿贩拿着榴梿又敲又闻,到底有什么不可外传的秘诀呢?为大家介绍“榴梿六部曲”:

1.            选榴梿首先看的是果茎。新鲜榴梿的果茎颜色较浅,比较湿润。如果果茎变成干燥兼深褐色,那就表示榴梿已经从树上掉下一段时间,不新鲜了。

2.            其次是看外形。圆形的榴梿虽然好看,但一般上肉薄,味道也较淡。

3.            接下来是感觉重量。不要以为最重的榴梿就是最好的,自以为“赚到”了。其实,同样大粒,相同品种的榴梿,拿在手上感觉较轻的才是较美味的。相比之下,较重的榴梿可能是种子核较大,也可能是吸取了水分。

4.            第四步是听声音。拿起榴梿在耳边摇摇,听听它所发出的音响。如果声音杂,好像硬物撞击榴梿的内壳,代表这颗榴梿种子多,果肉薄,甚至“生番薯”(果肉还没熟)。

5.            看过听过后就要动用鼻子来闻香味。好的榴梿会透出淡淡的芳香,香味太浓表示榴梿过熟,没有香味则是榴梿不熟。闻榴梿的时候不要选底部,因为榴梿底的果壳最厚,很难闻得到味道。

6.            最后就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每个行业都有害群之马,有些不诚实的榴梿贩会将已经开过的榴梿售卖给新顾客。顾客必须学会保护自己,留意榴梿贩的动作,确保他们开的是新榴梿,包装的也是您购买的榴梿。

新加坡的野生榴梿


以前新加坡乡村地方多,榴梿树比比皆是。现在找到榴梿树的地方少了,林厝港、三巴旺、榜鹅、克兰芝、万里、乌敏岛等地还可看到零星的榴梿树。一般本地野生榴梿籽大肉薄,味道比不上马来西亚榴梿。不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德光岛服兵役的时候,却对德光榴梿爱不释手。德光榴梿小巧玲珑,有多包肉,略带奶味,一粒小榴梿已经饱得要命了。


(路边摊的本地山芭榴梿。图片来源:NAS 1960s)

榴梿在本地深受欢迎,有一些街道甚至以榴梿命名,最著名的是位于实龙岗的罗弄榴梿(Lorong Lew Lian)。武吉知马一带有一条榴梿环路(Durian Loop)。这些地方以前都是榴梿种植园。

1950年代,邵氏电影公司拍了新加坡取景的《独立桥之恋》后,以榴梿为故事背景,在新加坡拍摄粤语片《榴梿飘香》,由当红的林凤主演,大家可以回味一番:

飘来榴梿之香,曼歌声震天。
飘来榴梿之香,芬芳到嘴边。
飘来榴梿之香,大家执个先(捡一个起来)。
飘来榴梿之香,菓汁似蜜餞。

相关链接

Friday, July 24, 2015

阿裕尼 Syed Omar bin Ali Al Junied

2011年“沦陷”入工人党手中的阿裕尼集选区取名于阿裕尼路(Aljunied Road)的住宅区。阿裕尼路以芽笼路(Geylang Road)交界为起点,终点为麦波申路(Macpherson Road)交界。随着新加坡的发展,道路向“内陆”延伸,在麦波申路与盒巴实龙岗路(Upper Serangoon Road)之间兴建了盒巴阿裕尼路(Upper Aljunied Road)。

1954年新加坡第一本街道图已经出现了阿裕尼路与盒巴阿裕尼路。

(1954年新加坡街道图)

对老人家而言,阿裕尼路的地标是芽笼路交界的邮政局,这座三层楼的建筑物见证芽笼的众生相,汇集了三教九流、庙宇会馆、商业赌档、美食流莺。

我年轻的时候,最爱光顾的是沈氏通道交界处的咖啡店。每个周六晚上,我们一群朋友,男男女女,在基里玛路(Guillemard Road)的羽球馆打球。流了一身汗后,走到咖啡店去吃煮炒,坐到凌晨两三点,挥霍了许多散发不尽的青春。

阿裕尼路的命名是纪念一位“马来”先驱人物:赛·奥马·阿裕尼(Syed Omar bin Ali Al Junied1792-1852)。我们经常踩入误区,看到类似的名字就把他们归纳为马来人,连马来人都将阿裕尼视为“马来人”,其实不然。阿裕尼在也门出生,可能是殖民地时代第一个踏足新加坡的阿拉伯族群。

历史学家推测“马来土著”来自云南,我们见到的“马来人”并非土著,而是主要来自马来群岛的米兰加保人、武吉斯人、爪哇人、巴韦安人等,严格说起来新加坡的马来社群的祖籍是“印尼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马来人”也有些来自阿拉伯。无论是来自何方的“马来人”,共同点是信奉伊斯兰教和朗读阿拉伯文撰写的可兰经。

阿裕尼还有个名字,叫做沙里夫·奥马王子(Pangeran Sharif Omar)。阿裕尼乃回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直系后裔,在马来族群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阿裕尼是个聪明人,外交功夫一流。东印度公司签下新加坡租约前,他已经先征得天猛公阿都拉曼许可,于18141820年间往返新加坡和巨港,从事贸易活动,交易品有英国的棉花和香料群岛及婆罗洲的香料。[1] 东南亚的香料对当时的欧洲人来说是奇珍异品,价格就像黄金一样。阿裕尼在香料界闯出名堂,跟叔叔合伙的业务蒸蒸日上。

莱佛士在新加坡建立贸易基地后,邀请阿裕尼从巨港移居到新加坡。阿裕尼在谐街(High Street)买地建屋子,还雇用了士兵来守卫。当东印度公司发放市区附近的土地公开招标时,阿裕尼买下大片土地,包括从梧槽路(Rochor Road 到惹兰古坡(Jalan Kubor)的地皮,从此在新加坡落地生根。

阿裕尼跟当时的华族富商一样,赚到钱后回馈社会,为回教社群谋福利。他将惹兰古坡的地皮捐献出来,建造回教坟场(Madrasah Aljunied al-Islamiah Cemetery),埋葬死在异乡的回教族群。阿裕尼家族曾经埋葬此地,后来移灵至新加坡河畔的甘榜马六甲奥马回教堂Masjid Omar Kampong Melaka1820

(阿裕尼家族捐献的回教坟场与学校)

1927年,阿裕尼的后人在坟场边(Victoria Lane)创办了阿裕尼回教学校(Madrasah Aljunied al-Islamiah)。回教坟场最近归还给政府,可能发展为住宅。

阿裕尼在新加坡河畔兴建的甘榜马六甲奥马回教堂是本地历史最悠久的回教堂(195年前兴建),目前依旧屹立在Keng Cheow Street(纪念原籍福建的华社闻人陈庆照)。

甘榜马六甲奥马回教堂Masjid Omar Kampong Melaka),1820

阿裕尼也在明古连街(Bencoolen Street,俗称五马路)捐建另一座回教堂(Masjid Bencoolen1845),让附近的回教徒有个集会的场所。2000年的新加坡街道图还可见到回教堂的所在地(59  Bencoolen Street)。2004年,原址由Somerset Bencoolen Serviced Apartments所取代。

Masjid Bencoolen。图片来源:NAS 1986

(2000年的新加坡街道图:Masjid Bencoolen,59 Bencoolen Street

根据国家图书馆的考究(Singapore Infopedia),阿裕尼甚至跨越种族与宗教,将桥北路的地皮捐献出来,让殖民地政府兴建圣安德烈教堂(St Andrew's Cathedral)。他也将珍珠山(Pearl Hill)的地皮捐献出来创建平民医院 (Pauper's Hospital),这个地方成为陈笃生医院的第一个院址。

万水千山总是情


青山多障碍,水中多变幻,莫说阿裕尼已经是过眼云烟的人物,就连沈氏通道交界处的咖啡店我都已经告别了多年。无论如何变迁,到头来,万水千山总是情,阿裕尼为社群服务的精神不灭。

阿裕尼集选区跟其他集选区如东海岸、白沙、淡滨尼、宏茂桥等不一样,后者都不过是地理名称,阿裕尼则是位受敬重的人物,他的生活重心并不是算计他人,而是通过地位与财富,为人民带来欢乐与慰籍。


(阿裕尼的后人 Dr Sharifah Mariam Aljunied. 图片来源:Straits Times)

几年来阿裕尼集选区烟云四起,进入大选年更是晚来风急。别忘了,从政的目的跟阿裕尼一样,为的是服务社群,让大家有个安居乐业之所,而不是因为走入政治而玩弄政治,到头来祸及民主制度下,投下神圣一票的人民。

[1] 源自国家博物馆“新加坡700年特展”,2015年。

附记:2015年7月27日
感谢对马来群岛历史有深入研究的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义务中文导览员黎上增来函,指出马来人有两个定义:狭义与广义。狭义指的是马来族,血统上属于来自苏门答腊的 Melayu。广义指的是使用马来语为“普通话”的族群,这族群很复杂,共有280种方言,分布在今天的印尼、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泰南、菲南各地。他们虽然有不同血统,在“大马来人”的概念下,他们有时(对外)会承认他们隶属马来族群。

新加坡的马来人就有分马来、米南加保、巴韦安、武吉斯、阿拉伯、爪哇等等[注1],但是对外他们都说他们是马来人,只有对内(自己人)才会说出他们的血统族名。从这个脉络来看,马来人把阿裕尼当着马来人看待是有迹可循的。就像是马来人把柔佛、彭亨、登嘉楼、玻璃市王室当着马来王室,其实他们也都是阿拉伯后裔。

[注1]:
马来:Malay
米南加保:Minangkabau
巴韦安:Bawean
武吉斯:Bugis
阿拉伯:Arab
爪哇:Java

相关链接

Tuesday, July 21, 2015

作家笔下的新加坡植物园

原文《他们笔下的新加坡植物园》刊登于《联合早报·缤纷》2015年7月18日
作者:黄坤浩,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义务中文导览员

新加坡植物园74日申遗成功了。在全国欢呼声中,我不禁想起了中国当代戏剧家老舍先生的小说《小坡的生日》。他在小说中深刻地描绘1929年新加坡植物园的树林与猴子,它既是1929年植物园景象的定格,又是老一辈童年岁月的生动闪回。

另一位描写过新加坡植物园的名作家是连士升。他1947年南来,受聘为《南洋商报》任主笔,前后20多年。连士升在《新加坡十景》一文中,将“植物园中”列为第五景。他在文中说“到新加坡十二年,最感觉满意的还是海峡泛舟。”足见他写新加坡植物园是在1959年,屡亲芳泽12年之后,方才热情下笔。这一来新加坡人可幸运了。小小的弹丸之地,竟然有两位文学家相隔30年,先后对新加坡植物园情有独锺,浓墨重笔地为她留下昔日的绰约丰姿。

连士升爱植物园的绿与柔


先说连士升笔下的植物园。他开门见山地说“新加坡植物园,不但是个风景区,而且把新加坡的大名带到地球上的每个角落。”接着,他只用几笔轻描园里的奇花异卉,万紫千红,惹人爱怜。迭不妨他笔锋一转,便说服你躺在草地上,嗅一嗅草地的香味,沐浴在赤道的阳光里。他说“园里的草地,修剪地整整齐齐,躺在那种草地上休息,比较任何柔软的席褥还舒服,尤其是夕阳西下的时候,草儿把一天来所受的阳光慢慢地吐露出来,那种香味,任何兰麝都赶不上。”他还风趣地加上两句:“我觉得草地是华贵舒适的表现,一般英国人忙碌了半生,只为着一片草地和两条小狗。”

1852年殖民地政府授权“农业园艺协会”开辟植物园。最初考虑到的当然是延续莱佛士爵士的“植物学实验园”。我敢打赌说,创造一个优雅和消闲的绿色空间也是当时英国绅士们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谁料到树胶和胡姬花的经济价值让新加坡从此名扬四海。

(1930年代植物园的棕榈树。图片来源:NAS)

今天,凡是有交响乐演奏的周末午后,面对着湖上音乐台的棕榈谷,众多观众群中,很多是白人男女,三三五五,斜躺在柔柔的绿草地,在悠扬的音乐声中,享受那温热的余晖;有喝啤酒的、有吃三明治的、有拉小孩遛狗的。这就是连士升50年前喻为“华贵舒适的表现”。我们一家也常是其中的风雅客。

(1860年代搭建的音乐台,后来在1930年代改建。图片来源:NAS 1900s)

老舍爱园里的雨林与猴子


在新加坡仅仅逗留5个月的老舍,新加坡植物园又给他留下什么印象呢?他借他小说中的主人翁小坡生日那天和妹妹去游植物园,以儿童的视角与幽默的笔触写下了1929年的植物园。这个和1959年连士升所写的有可比性吗?有,他们都提到猴子。哈,那个年代,游园不逗猴子,那不算去过植物园,尤其是孩子,看猴子是首选的娱乐。就像老舍的小坡所说的:

“园中的花木没有一棵好看的,就是好看吧,谁又有工夫去看呢!”小坡这样想“破棕树叶子!破红花儿!猴子在哪儿呢?” 越找不到猴,越觉得四面的花草不顺眼。猴子!出来呀!

曾几何时植物园不让养猴子,我也很久很久没走进植物园。还好,连士升没少写猴子。他也说“游植物园,千万不要忘记带花生或香蕉。园里猴子很多,它们一见游客,便表示特别亲密,一包花生,几条香蕉,可以逗猴子玩了大半天。”五、六十年代的植物园的确常有胆子大的猴子在大门口等游客呢。那我们来看看1929年老舍写的猴子是什么鬼精灵:

“看干上,枝上,叶儿底下,全藏着 个小猴!喝!有深黄的, 有浅灰的,有大的,有小的,有不大不小的,全鬼魔儿眼的,又淘气,又可的是母猴儿抱着一点点的小猴子,跟老太太抱小孩儿一。深灰色的小毛猴真好玩,小圆脑袋左右摇动,小手儿摸摸里,抓抓那里,没事儿瞎忙。当母猴在上跳,或在地上走的候,小猴就用四条腿抱住母的腰,小住母的胸口,紧紧的抱住,唯恐掉下来。真有意思!妹妹往地上撒了一把落花生。喝,南西北,下,全呕呕的乱叫,来了,来了,一五, 一十,一百…数不来。有的着一个花生,登坐下就吃,吃得香甜有味,小白牙咯咬得又快又好笑。有的着一个,登上了,坐在杈上,安安稳稳的享受。有的不着,便撅着尾巴向,引起不少的小争。”

老舍写得太精彩了。我少年,在植物园看过这样热闹的猴群家族。如今,有几次独自在猴子出没的林旁彷徨,不猴儿的踪影,只听昆虫吱吱的叫声,心里空落落的,好像失掉了什么。其,舍不得猴子的不仅是我。二前后的副园长科那(Corner) 也喜欢猴子。他在马来训猴师的协助下,猴子都听他的,上树顶采摘他指定的果实与标本。猴儿们几乎成了他的义务公务员。后来不知何故,他竟被协助他收集标本的猴子咬伤。可当时并没有一气将猴儿们迁移他处。


(1900年代,洋女孩在植物园内喂猴子。图片来源:NAS)

从连士升的字里行间,他爱植物园的绿与柔。但老舍却看到了热带雨林生存的野性与力量。你看他大笔一挥,热带雨林出现了:

一片密林,小树挤着老,老树带着藤蔓。小细槟,没地方伸展叶子,拚命往高,腰里挂着一串榔,脚下着无数的小绿棵子。密密匝匝,枝儿搭着枝儿,叶子挨着叶子,凉飕飕成一片绿雾。虫儿不住吱吱的叫,叫得那么怪好听的。哈哈,原来儿是猴子的家呀!


86年前生机勃勃的植物园,跟今天没什么差别吧。但连士升在1959年偏爱园里的那些高耸入云霄的古树,他不禁叹道:“园里古树参天,其中最高的树,达一百尺以上,当它出世的时候,新加坡还是一个人不知,鬼不觉的渔村。”也就说,园里的老树满身疙瘩与褶皱,都披着历史沧桑的印记,见证着岛上数百年来的风云变化,从淡马锡、狮子城、昭南岛、到新加坡共和国,潮起潮落,几度夕阳红。


科纳冒险保护植物园



1942年至1945年,日本占领新加坡期间。植物园由日本东北帝国大学一名教授接管。正副园长霍尔德姆与科纳几乎被软禁。新加坡沦陷前,科纳先安排妻儿离开。他舍不得这个任职十几年的植物园和热带雨林的研究工作。为了保护植物园与科研的成果,他冒着生命危险以及“卖国贼”的骂名,勇敢地去见日本军政,要求与植物园管理层合作。结果,他竟被委任为秘书兼通译。这期间,他继续做热带植物的研究,并且成功救护了几千本科学书籍与纪录。他与日军的科学家合作愉快,但暗中销毁或藏匿对日军有益的图纸与书籍。他一生献身于科学研究,却因此将自己置身于毁誉参半的处境。

1945年之后,科纳面对新任园长,那极其复杂的环境不亚于日治时期。他最终于194511月被遣返英国。但他念念不忘新加坡植物园与园里的猴子。1946他还在动物杂志《Zoo Life》上发表文章,报告善于采摘植物的猪尾猴生态。实际上他的确对新加坡植物园与新加坡的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Friday, July 17, 2015

开斋节 Hari Raya Puasa,Hari Raya Aidilfitri, Lebaran?

翻译自Ismail Sulaiman提供的原文
译文刊登于新加坡宗乡总会出版《源》总113期,2015年2月

十月伊始万象新


许多本地人都将“开斋节”跟马来新年画上等号,以为马来人过开斋节就像华人过农历新年一样。其实,开斋节是回历十月份的第一天,不是正月初一。也许正因为开斋节跟农历新年一样大吃大喝,热热闹闹,我们才会误解了开斋节的含义。

对于回教徒而言,“开斋节”这个名词可真是多姿多彩,可以称为Hari Raya Puasa, Hari Raya Aidilfitri Lebaran

就字义来说,Hari Raya是“庆祝日”,Puasa是“禁食”。Lebaran是印尼人使用的,意思是“结束禁食”。Aidilfitri 源自阿拉伯文Eid al-Fitr,意思是“斋戒结束的节日”。

对多数属于回教徒的马来同胞而言,字义虽然有所不同,但内涵相似。开斋节指的就是回历十月一日这个“大日子”。

全世界的回教徒都殷切地期待着开斋节的莅临,在地球各个角落普天同庆。

庆祝取得的成就


斋戒是回教的“五功”之一,也是回教徒必需严格履行的基本宗教作业。在回历九月份这个斋戒月,从黎明破晓至黄昏日落这段时间里,回教徒除了不能进食外,也必须杜绝一切非礼的意念和不道德的行为。就宗教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追求崇高精神信仰,培养自我约束力与唤醒恻隐之心的过程。斋戒月结束的庆祝活动并不表示修行已经告一段落,而是慰劳大家在磨练意志这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就,适时奖赏。

夕阳西沉,新月东升


回教历法以月亮东升为准绳,因此每个月份的开始与结束都以太阳下山为依据。新月升起的那一刻,也就是跟上个月份说再见的时候。到了九月的最后一天,新月的意义显得格外深长,它标志着一年一度的斋戒月终于告一段落,大家可以调适心情,轻松一下。

过去多年来,九月底那几个晚上,回教领袖聚集在新加坡的高处观月,这些地方包括花柏山、福康宁山、亚洲保险大厦等地。随着科学的进步,如今已经可以通过计算来估计九月与十月的交接点。在宣布斋戒结束那一刻,回教堂彻夜回荡着对真主的感谢与赞美,歌颂真主的伟大。

是“亮灯”的时候了


斋戒月结束的日子越来越逼近的那一刻,马来人开始布置他们的家园,以一闪一闪的灯饰来点缀。政府组屋的窗口、走廊等都常见到这些闪亮的小灯泡,有些家庭甚至在住家里头安装各种美丽的灯饰。

马来乡村所呈现的则是另一类景观。早期新加坡的乡村地方没有电力供应,开斋节前一个星期左右,家家户户点亮油灯,照明黑漆漆的夜空。有了电源之后,连屋顶都亮起小彩灯,为即将到来的节日谱写前奏曲。

烟火与声浪点缀的夜空


闪烁的灯光固然使节日更添姿彩,没有喧嚣的欢庆声总是成不了节日。在往日的新加坡,自制的爆竹、竹炮等都是开斋节期间流行的玩意儿。竹筒和电石(碳化钙)是制造竹炮的主要材料,电石在竹筒内燃烧时会产生巨响。村里的年轻人甚至制造土制炮弹,村落间进行比赛,看那家的炮声最洪亮。由于曾经发生过多宗意外,新加坡政府通过法令,从1972年起严禁燃放爆竹与相关爆炸物后,这类危险活动才告一段落。

后来,璀璨的手上烟花成为节日的替代品,新颖的烟花还会发出嘘嘘声,成为开斋节前夕熟悉的音符。

开斋节祷告


十月一日早晨,回教徒聚集在教堂或空旷的草场进行开斋节祷告。回教徒每天必须祷告五次,至于这个集体祷告的仪式则是额外进行的。在集会上,宗教师先给大家上一堂早课,内容主要是激励信徒们,他们在斋戒月安分守己,已经获得精神上的胜利,接下来应该再接再厉,继续奉行正确的道德规范,避免受到邪恶的诱惑。宗教师也会提醒信徒们,必须秉持开斋节的传统精神,加强与亲友之间的联系。

(开斋节祷告仪式过后,孩子们都会受到鼓励,捐钱给教堂的基金。图片由Ismail Sulaiman提供

拜访亲友好时节


在斋戒月甚至更早的时候,马来家庭已经开始大扫除,甚至大事装修他们的住所,确保在整个十月份,他们的家都布置得整齐妥当,随时恭候访客的莅临。

开斋节最叫人难忘,也是最重要的活动就是亲友互相拜访。虽然在新加坡,开斋节只有一天公假,但对马来社群而言,整个十月都是节庆。马来家庭会广邀亲戚、邻居、朋友等到他们的家里去团聚。家属间的探亲活动一般上都在开斋节当天进行。

穿上新衣好过节


出门拜访时,一家大小都会穿上最漂亮的传统服装。过去的年代,马来人几乎每天都穿着传统马来服,随着时代的演变,传统服装已经不再是日常穿着。开斋节是少数可以让马来同胞穿上传统服饰的日子,他们自然不会让这样的机会在指缝间溜走。在各社区邻里,这场华丽的服装秀已经成为开斋节独特的风景线。

(拜访朋友。图片由Ismail Sulaiman提供

负担得起的家庭,每一年都会全家人换上新装,有些是买现成的,有些则是量身定做的。裁缝师甚至在回历九月前已经接到大批订单。

传统的马来服装是很独特,别具风格的:

马来男士的传统装扮,头上必须戴着一顶由绒毛织成的“宋谷”(Songkok),现在的宋谷还添加新元素,以襟花来装饰。男士的礼服称为Baju kurung Baju Melayu,上衣是一件长袖衣服,套上一条长裤,同时在腰间围上一件精致的沙龙,以手工刺绣或金线缝制而成。沙龙有不同的穿法与打结的方式,反正各出新裁就是了。

马来女子的传统套装称为Baju kurung,也是两件式的。她们穿上宽松的长衫,再套上一条长裙,通常还会在肩膀配搭华丽的披肩。马来女子还有另一种紧身,凸显身材的长袖服装,称为可巴雅(Kebaya)。可巴雅分长短两种款式,长的到臀部,短的则到腰际。可巴雅没有纽扣,而是使用三枚设计独特的胸针来当纽扣。

(家庭装。图片由Ismail Sulaiman提供

丰富的美食


客人登门造访,以美食招待来宾是世代的习俗。有些传统马来美食称为“开斋节食品”,只有相关节庆才吃得到,马来粽(ketupat)是其中一个例子。马来粽用椰叶将糯米包裹起来蒸熟,食用时配上用肉类和椰奶慢火熬成的传统咖哩,使人食欲大增。

(Ketupak. 图片由Adib Ridzuan提供

其他常见的开斋节食品有:

竹筒饭(Lemang):在竹筒里倒入糯米和椰奶,然后蒸熟。

米糕(Lontong):用香蕉叶包裹蒸熟的糯米饭团。

仁当咖喱(Rendang):以肉类为主食材,加椰奶、香料,慢火焖煮,直到肉质嫩滑、汤汁入味为止,用来配马来粽。

咖喱杂菜(Sayur lodeh):各类蔬菜跟椰奶咖喱一起焖煮,用来配竹筒饭和米糕。

椰丝(Serunding):用来装饰各式菜肴。

辣椒酱(Sambal tumis): 跟香料和虾酱一起翻炒,有时会加些干墨鱼来调味。

茨粉饼(Kuih Bangkit):用木薯粉和椰奶制成的饼干,特色是在口中溶化。

(招待亲朋戚友的传统与非传统菜肴。图片由Izzalina Bte Mohd Ali提供

海绵蛋糕(Kuih bahulu, Baulu) :传统方式制作的的海绵蛋糕使用黄铜模具,以木炭来烧烤。

千层糕(Kek lapis):香喷喷的千层糕,逐层烘焙而成。

椰丝班兰卷(Kuih dadar):面粉、香兰、椰浆混合后,用平底锅煎香,置入蒸熟的椰丝和椰糖馅料,卷成筒状。

蛋挞(Kuih tat):奶油馅饼淋上黄梨酱。

酥油/酥油花生饼(Kuih makmur):烤面粉,酥油和糖制成。有些家庭使用花生碎来做馅料,制成酥油花生饼。

(应节的糕点。图片由Ismail Sulaiman提供

增进亲情和友情的凝聚力


马来文化十分重视亲情与友情,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涵盖了家庭、朋友与整个马来社群。到亲友家拜访是强化彼此间的关系的桥梁。

马来人派发“绿包”给小孩,是希望激励他们趁着佳节,陪伴父母去拜访亲朋戚友。对在职人士而言,绿包除了具备“自愿行善”的意义之外,也同时灌输孩子珍惜与亲人相处的观念。

在整个十月份的拜访活动中,最常听到的是“Maaf zahir dan batin”,大意是“请原谅我过去所犯的过错”。这种自我忏悔,请求宽恕的方式,跟接待亲友、分享食物与团拜等内涵一脉相承,表示愿意重新修复关系,并进一步强化彼此间的凝聚力。

开斋节并非只是单纯的“开斋”。在整个斋戒月的过程中,回教教义教导信徒们必须牢记世间上还有不幸的一群人。通过节日互相拜访的聚会,它提醒教徒必须强化亲友间的人际关系。开斋节也通过节日的喜悦来灌输正确的价值观给下一代,并通过宽恕来增强社群的凝聚力。

相关链接

Friday, July 10, 2015

等不及七年之痒:七月七,东西南北地铁全面瘫痪

七年之痒原意是指人的细胞平均七年会完成一次整体的新陈代谢,后来才被引用为对婚姻、对感情的周期性考验。

我也染上七年之痒,喜欢上价廉物美,每天五百多万人次的香港MTR和博爱的台北地铁。想起上世纪90年代初台湾到新加坡取经,吸取MRT的经验,或许现在是轮到我们出外走走,向其他的小龙取经的时候。想着想着,又看到大阵仗了。

201577日晚上7时许,最繁忙的地铁东西线和南北线同时发生故障,造成全岛大瘫痪,25万乘客受影响。回家的路变得又遥远又漫长。小小岛国的平行巴士系统讲了不做,受影响的市民必须花上三四个小时才回到家。如果顺畅的话,这段时间可以抵达吉隆坡,甚至怡保了。

(地铁站外归心似箭的民众。图片来源:Straits Times Jul 8, 2015)

这次的严重故障,跟记忆犹新,迫使前任SMRT总裁苏碧华下台的大瘫痪间隔不到四年。世界级公交系统是否将七年的痕痒期缩短了一半?

(2011年的地铁瘫痪时,有些乘客必须走地底铁轨离开现场。图片来源:Straits Times)

技术导因


SMRT总裁郭木财(Desmond Kuek)在记者会上说明这回地铁瘫痪的三个可能技术导因:

1.            碧山站有两条电缆的绝缘层损坏了。
2.            格兰芝变压站(Kranji power substation)有一个电压继电器发生故障。
3.            丹戎百葛地铁隧道(Tanjong Pagar tunnel)漏水。

这些故障都可能导致总闸门“跳电”(电流跳闸)。在安全设计的考量下,东西南北列车同时失灵,全部停下来。

吊诡的是,隔天东西南北线都照常运作,技术导因则仍在调查中。

事发当天下午,SMRT正好开股东大会,批准董事、总裁等的巨额花红。总裁的总年薪是历届最高的,达200多万新元,原因是接过苏碧华的棒子后,已经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状况。言犹在耳,当晚就出现了大新闻。

(地铁瘫痪后,地铁站内挤满人潮。图片来源:Straits Times Jul 8, 2015)

郭木财解释瘫痪的原因时,使用了一些专门的工程名词:Routine Maintenance Preventive Maintenance,例常维修、预防性维修),Corrective Maintenance(事后维修),Predictive Maintenance(监控性维修),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MTBF,故障平均时间间隔)。一般公众人士可能听得“蒙查查”(一头雾水)。

简单地说,一般机件都通过“预防性维修”,但是预防性维修无法解决所有可能发生的状况,因此“事后维修”是难以避免的,就像上回大瘫痪后更换枕木,现在至少必须更换一些受损的电缆和电压继电器,以及修复漏水的部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类型的感应器(sensor)相继涌入市场,这些感应器可以持续测量震动、温度、电流、水流、气压等,可以辅助人力和监控细微的变化,“监控性维修”应运而生。但监控性维修需要专门技能来分析数据,执行起来并不容易。

“故障平均时间间隔”则是将统计学应用到工程学上,通过统计数字来估计机件的无故障运作时间。简而言之就是预估“寿命”有多长,好让工程人员在机件寿终正寝前进行维修。

由于所使用的是“平均”值,寿命可长可短,在间隔期间是否一切正常,是否好好进行最基本的例常维修,零件的可靠性等,都会影响故障发生的机率,就像人一样。因此,这里头还包含了一些“命数”的成分。

比如这次的“跳电”吧,每跳一次电,都会缩短零件的寿命,尤其是电器和电子零件。如果接下来的例常维修继续沿用原来的MTBF,问题可就大了。

谁的问题?


现代管理层很容易陷入盲点,认为只要有一套完善的维修管理体系,有ISO9001品质管理认证,无论由谁执行,成效都是一致的。所忽略的,往往是“人”这个关键性环节。

大型的工程系统,不论是地铁、发电厂、飞机、战舰、购物中心,运作正常,没有故障是理所当然的,而且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管理层领导有方。一旦出现问题,管理层通常都会向维修人员施压。

如果真的是维修失责就没话好说,可是若是因为金钱考量,一方面精简人力,一方面不接受系统老化,需要加强维修程序、更换零件、提升局部机件等,另一方面又向总裁、股东大派钱,这道三维方程式可就怎么都平衡不起来。经验丰富、有实力的工程人员在吃力不讨好的情况下会选择相继离开。

一般管理层都以为这些工程与技术人员都是可以被轻易取代的,因此对于挽留能够做事的老臣,多数采取敷衍的态度。各行各业的行家都知道“产品知识”(product knowledge)的重要性,就像跟枕边人生活一样,相处久了,打个喷嚏都知道对方想要干什么,可以未雨绸缪。MBA称这种培养起来的默契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

本地许多官方与私营的大机构都不乏MBA圣手,却选择相信请个毕业生回来,看看使用手册、维修手册、运作手册(instruction manualmaintenance manualoperating manual),上上相关课程,拿张证书就可以上手了。在此环节上,最大的挑战就是需要时间和热忱跟产品做伴侣,累积隐性知识,培养默契。错误的出发点,失去的是老经验;隐性知识失去了,出现的大问题就是不晓得有问题。

此外,现代管理层喜欢国际认证,以我们有一套国际标准的管理体系,经过专人定期认证而深感自豪,反正躲在ISOBenchmarking (标杆管理)等MBA工具背后就很安全了。有多少管理层看得见自己,愿意舍弃那笔丰厚,动辄七位数的俸禄呢?这是根深蒂固,扫在地毯下的问题。

以地铁为例,地铁的设计复杂,相信使用超过上万个不同的零件。地铁系统横跨机械、电器、电子、土木、结构工程领域,任何环节都可能发生故障,因此完善的维修管理体系是绝对有必要的。

我相信地铁的维修团队跟运作团队一样,很努力地支撑着整个SMRT,养肥很多人。他们执行例常维修,发生事故时也很努力地彻夜检查列车、轨道和电缆,使地铁重新运作。但是,这些背后的汗水没多少人看得见。

故障并非不可预见的新常态


郭木财表示东西与南北地铁线系统老旧,南北线已经运作了28年,因此这类故障并非不可预见的。他这番话语带玄机,一方面似乎为自己的年薪“脱罪”,将故障形容为常态。另一方面,可能政府钱不够用,虽然陆交局(LTA)知道系统逐年老化,但并没有认真考虑大翻新和替代交通。郭总裁能做的都做了。

不过,2011年地铁大瘫痪后,政府拨款数十亿元给SMRT,为的就是去旧迎新。因此,系统老旧说服力不强。

(在记者会上,郭木财表示道歉,他也提到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这类故障并非不可预见的。图片来源:Straits Times Jul 9, 2015)


这是一场角力战,真正内情掌握在几位前武装部队将领手上。郭木财(SMRT总裁)、赵文良(LTA CEO)、吕德耀(交通部长)、李显龙(总理)都出面表示深切关注地铁瘫痪事件。

当道歉变成常态,当“表示关注”成为人人都会复制,事态刚发生已经由网民先行代撰的词汇时,那就是一面人民送给当局的明镜。这么说不只是针对地铁,而是目睹了逐一浮台,接二连三的社会弊病。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