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27, 2020

苏格兰 Inverness 农场

2016年9月,秋色笼罩着苏格兰。从爱丁堡驱车前往号称苏格兰的天涯海角的John O' Groats 途中,在苏格兰最北的城市Inverness停留补充精力。下午三点的阳光和煦,中和了空气的阵阵凉意。典型的高原田园风光中,有金黄色的麦浪和打捆的麦草,毛茸茸的高地牛(Highland cow)悠闲地或吃草,或闲荡,或休息。

(Inverness的高地牛 Highland cow。)

牛哥牛嫂边嚼草边跟我们细语呢喃:
欧洲野牛是我们的祖先,冰河时期跨过大陆桥来到英国。谁知道牛算不如天算,冰川融化,海水淹没来时路,从此再也回不到魂萦的故乡。人类开发陆地,先祖只好一路往北寻找安家之所,高原严酷的寒冬若等闲,故乡却更遥远了。
我们视人类为好友,不惜两肋插刀,活着的时候供应奶汁,死后皮肉当宝。牛角是古人饮用的器皿,牛皮制成帐篷遮风挡雨,靴子、皮包、马鞍都有我们的印记。
洒脱是我们的一生,人类尘归尘土归土,当牛命走到尽头……无尘,无土。

(高地牛源自欧洲野牛,冰河时期走过英吉利海峡来到英国。)

跟高地牛的无语对话声中,了解到苏格兰有约7万农夫在畜牧(主要是牛羊)与种植农场工作,养了约180万头牛,占全英国的30%和欧盟的4%。苏格兰牛肉的年收入超过6亿英镑。

奶牛方面,苏格兰的数量约18万头,每年挤奶15亿公升,收入超过3亿英镑。苏格兰的奶牛数量占全英国的9%。综合起来,牧牛场为苏格兰带来每年10亿英镑的营收。

英国的牛肉牛奶,曾经引起一阵传染病的恐慌。1993与1994年,我在英国居住的时候,已经通过当地报章认识到“疯牛症”(牛海绵状脑病,mad cow disease),1994年出现牛传人的迹象,患上“感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的是年轻人,隔年有患者死亡。1996年3月20日,英国政府证实疯牛症和人类的感染性海绵状脑病有关,引起欧洲、亚洲、非洲众多国家的恐慌,全面停止引进英国牛肉及相关产品。

从那时候起,新加坡不允许1980至1996年间在英国居住超过3个月的人士捐血,我就这样被新加坡血库终身禁步了。

关于疯牛症或牛海绵状脑病,主要特征是牛脑发生海绵状病变,使到大脑功能退化,接着下来神经错乱,运动失调,痴呆和死亡。人如果吃了这些受感染的神经组织(牛脑和脊髓),可能会受到病毒侵蚀,不过并没有科学证明说吃了牛肉和牛奶也会感染上疯牛症。

追究病源,牛是草食动物,但西欧的一些国家为了让小牛快些长大,将肉骨粉,也就是其它动物的肉和骨头研磨成粉状后加入饲料中,病源可能来自病死的动物。牛只长期食用后可能受感染。


苏格兰的谷物(cereals)农场


苏格兰的谷物类种植场主要生产大麦(spring barley)和小麦(wheat),两者合共35万公顷,土地面积差不多是5个新加坡,谷物生产额超过全英国的12%。英国是继法国与德国之后的欧盟主要谷物生产地。跟亚洲相比,亚洲则是稻田居多。

农场麦浪的景观可说是十分宁静祥和的,局外人不知农家苦,只凭想象感觉到丰收时刻的农家乐。曾经看过19世纪的巴比松画派(Barbizon School)和印象派(impressionism art)的风景画,眼前的农家场景几乎是一个多世纪前的翻版。

(农场麦浪的景观可说是十分宁静祥和的,局外人不知农家苦,只凭想象感觉到丰收时刻的农家乐。)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到大麦,小麦和燕麦 (oak),兴致所至的时候,我也会喝些啤酒,饼干、面条和燕麦则几乎是每天的进食,它们都跟这些麦类有关。大麦是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脱壳后的大麦仁俗称薏米,是我们日常煮冬瓜薏米汤与白果薏米糖水的食材。小麦则是世界上总产量第二的粮食(玉米是最主要粮食),是欧洲人的主要食粮,可磨成面粉,制成面包,蛋糕,饼干,面条,馒头等。燕麦含不饱和脂肪酸和水溶性纤维,对心血管和降低坏胆固醇都有好处,许多人都以麦片或燕麦粥来取代过去的早餐。

相关链接

Friday, November 20, 2020

夜香,屎塘,世界厕所日 From night soil to World Toilet Organisation WTO

新加坡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公厕文明则几乎原地踏步,虽然公共厕所满地黄金,生人勿进的景观有所改善,但整体素质差强人意,跟像日本那类的文明厕所相比,还是望尘莫及。

《联合晚报》(2020年5月26日)报道,新加坡管理大学讲师Rosie Ching和157名学生于2020年1月10日至2月7日,针对本地咖啡店和食肆的厕所卫生水平调查,发现本地的咖啡店与小贩中心的公共厕所卫生大不如前。小贩中心的公厕卫生水平跟2016年相比,下滑至58.23分。咖啡店则只达到46.25分,比小贩中心还差。

各类公厕中,残疾人士专用厕所最干净,男厕次之,女厕第三,男女通用厕所最肮脏。

在咖啡店和小贩中心受访的5948名顾客当中,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士不使用该处的厕所。

文明的新加坡,不文明的厕所文化。如果我们使用厕所时像日本人那样为下一个人着想,相信结果会很不一样。别忘了,我们自己也是“下一个”。


厕所面面观


没有厕所的地区,天空下草丛中就是天然厕所,从前我们军训的时候也是那样在天地间解决。排在鱼塘中海面上,粪便成为鱼群的食材,长得特别快特别肥美。虽然这些排泄物会变成再循环的有机物质,但不排除传染病源头的可能性。

厕所的当代名词有洗手间、卫生间、化妆室等,厕所也有许多流传下来的别名:称为茅厕是因为粪坑覆盖着茅草的缘故。屎坑则是因为在地上挖坑排便。至于“解手”,根据维基,这是由于明清时期,大量湖南、湖北、广东移民被捆绑双手,强制迁入川东地区,只有方便时才能将双手解开。

海军船上的厕所称为“Head”(头),原来帆船时代,船员必须走到船头解决,Head这个古名词因此保留下来。


抽水马桶之前使用粪桶


现在我们使用抽水马桶,通过地下排污系统将废物输送到污水处理厂,经过废水处理后,多数排入海中,一部分再循环,就是我们的新生水了。21世纪初,新加坡生产第一代新生水时,有人戏言为“屎水”就是这样来的。

追溯起来,一百多年前华人已经逐家逐户购买“夜香”(粪便),作为种植的肥料。后来新加坡人口激增,夜香过剩,变成必须付费给专人收粪。有些家庭不愿意支付清理费,索性将夜香倒入门口的沟渠。

19世纪末,政府接管收粪作业,一部分夜香用作肥料,其余的都埋到地底。由于当时的木粪桶容易腐坏,夜香漏满一地,殖民地政府立法规定,必须使用从英国入口的铁桶。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展示的粪桶。)

粪便囤积在粪桶里,每三两天由挑粪夫清理。早晨,挑粪夫逐家逐户收集夜香,收到来已是中午时份。挑粪夫先用铁钩将粪桶勾出来,换上一个干净的。离开前用带来的铁桶盖将盛满夜香的粪桶盖上,防止过多异物流出来。

有些屋子有条后巷,墙角下开个洞口,方便收集夜香。这些后巷称为“屎巷”,除了有屎尿留下的痕迹外,异味也凝聚在空气中。


(挑粪夫在屎巷收集夜香。图片来源:互联网。)

那个使用粪桶的年代,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个沥青的痰盂,也可当夜壶般使用,成为紧急情况下的另一个选择。

挑粪夫劳苦功高,是人工排污系统的大功臣。他们一旦缺勤,就会有夜香太多桶太小那种外泄之患,臭气熏天之余,青头苍蝇与屎壳郎(粪虫)滋生,叫人作呕。

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交代我们见到挑粪夫,千万别捏着鼻子,因为这样的举动对挑粪的职业是很不尊敬的,最多闭气一阵子就是了。


屎塘


挑粪夫用扁担,左右各挑一个粪桶,送到俗称“36门”的载粪车。粪车将收集的夜香运到收集中心(Night Soil station)处理,收集中心设在Albert Street,巴耶里峇葱茅园(Jalan Afifi at Paya Lebar Rd),Lor Halus,笃德路(Toh Tuck Rd)等。


(1960年代的粪车。张克敖先生提供。)

挑粪夫将这些粪桶内的排泄物倒入石灰池,将粪桶洗干净放回车内。处理过的粪便通过地下道输送到“屎塘”(化粪池),处理后排出海,罗弄泉(Lorong Chuan),现在的中峇鲁公园和 乌鲁班丹(Ulu Pandan)等地都有屎塘。


粪桶的年代并不久远


城市建筑越密集,将粪桶改为抽水马桶的工程越浩大,除了我们看得到的表面功夫,还包括地底下见不到的排污设施。

上世纪70年代,市区内的丝丝街、直落亚逸街、新加坡河畔等公厕同样使用粪桶。这一类公厕有长方形、六角形和八角形的,八角形的建筑风格最独特。人们上公厕时必须点燃香烟,不然便是猛擦风油万金油来掩盖臭味。有些公厕外就是路边摊,食物卫生可想而知。


(克拉码头的八角形厕所。)

上世纪70年代国会开会时,就新加坡这个花园城市使用粪桶一事,环境部被轰得体无完肤。接下来全岛大刀阔斧,除了整顿新加坡河与加冷河外,还关闭了猪鸭农场。到了1987年,设在Lorong Halus的最后一个粪便处理场停止运作,挑粪夫这个熟悉的身影消失在新加坡街头,粪桶的百年气味成为一段没人愿意还原的往事。


世界厕所组织(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WTO)


粪便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病原体,包括病毒、寄生虫及寄生虫卵,较常见的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疾病有甲肝、霍乱、蛔虫等。卫生的厕所是从源头控制相关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首要措施。

平均每个人每天上厕所6至8次,一年约2500次,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年时间花在厕所里。尤其是目前全世界仍有42亿人没有安全卫生设施,卫生厕所不能说是小事。

2001年成立的世界厕所组织(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WTO)是个关心厕所和公共卫生问题的非营利组织,每年于不同的地方举行世界厕所峰会(World Toilet Summit),包括:新加坡,首尔,台北,北京,贝尔法斯特(Belfast),莫斯科,新德里,澳门,上海,曼谷,费城,德班(南非),海南,印尼梭罗,沙捞越古晋,墨尔本和孟买。

根据维基,目前该组织有来自177个国家和地区的477个国际会员,新加坡厕所协会、日本厕所协会、芬兰厕所协会、台湾卫浴文化协会、美国公厕小便恐惧症候群协会、北京市旅游局都是会员。


世界厕所日由沈锐华(Jack Sim)发起


WTO的总部设在新加坡,跟沈锐华(Jack Sim)不无关系。

2001年11月19日,新加坡人沈锐华创办WTO,并在新加坡举办首届世界厕所峰会。此后,这个日子成为倡导厕所清洁卫生的象征,并登上联合国大舞台。

沈锐华从事建筑业,40岁的时候认为财政已经稳定下来了,于是离开职场,投入社会工作,完美打造人生下半场。

完美,因为有钱、有闲之余,还必须有恒心,知道往哪里去。

相关链接

Friday, November 13, 2020

寻访新加坡野生甘蜜

原文刊登于《联合早报》20201015

19世纪的新加坡曾经是个世界第一的甘蜜出口国,这两年《联合早报》刊登的相关文献,李国樑(20181227日)、早报互动新闻(2019125日)、谢燕燕(2019129日),吕世聪(2020130日)都对本地甘蜜史进行追踪。

叫人纳闷的,20世纪初改种橡胶树和黄梨后,遍布全岛的甘蜜树竟然似乎销声匿迹。去年上旬,公园局和新山的甘蜜达人萧开富合作,在福康宁山麓新设的法夸尔花园栽下甘蜜树苗。该树苗源自卡里蒙群岛的昆杜尔岛(Kundur),相信跟昔日本地的甘蜜树同种。此外,植物园也有一棵2012年做档案记录的甘蜜树,算是保留曾经叱咤一时,可供人寻根的时代脉络。

民间组织寻根探秘逍遥游领队郭永发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他在武吉知马七英里武吉知马山脚意外发现疑似野生甘蜜的踪影,相约一同观赏。野生甘蜜重见天日,跟2019冠状病毒疫情的阻断措施不无关联,由于人烟稀少了,我们可以从容地寻找甘蜜的芳踪。无独有偶,我们的队友《梦里故乡 财启村》的作者黄耀天也在汤申自然公园(Lorong Pelita)看到疑似野生甘蜜长到羊肠小径来。皇天不负有心人,新加坡的甘蜜故事从想象变成活体,真是天大喜讯。

(武吉知马山下从森林中冒出头来的甘蜜树。)

甘蜜树的特征

甘蜜是一种野生灌木,叶子呈椭圆形,有明显的叶尖,长度约814厘米,有一根主脉与五至六对侧脉,枝茎的刺弯曲如钩。

甘蜜从发芽、开花到结果共110天,跟榴梿的生长期相似。甘蜜叶和枝茎熬煮数小时后除了可当保济丸外,也用来医治牙痛和蚊虫蛇咬。从前马来人配合槟榔一起咀嚼,因此也称槟榔膏。甘蜜果没有特别的工业或医疗价值,不过传宗接代就全靠它了。

(甘蜜树开花结果的阶段,共110天。)

我们将疑似野生甘蜜跟法夸尔花园和植物园的甘蜜做比较,外型与生长方式都十分相似。此外,甘蜜树开花的生长点会变异成钩,野生甘蜜亦有此明显的特征。

甘蜜(uncaria gambir)和钩藤 uncaria rhynchophylla)出自一家,同属茜草科植物。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钩藤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小儿惊热和班疹。对比之下,从前本地将甘蜜叶和茎枝一起熬制,传统中医则只以带钩的茎枝部分入药,天麻、钩藤煲黑鸡汤,可以平肝去风。

(甘蜜与疑似甘蜜树叶与枝茎比较。)

19世纪中叶的甘蜜种植概况

关于19世纪的本地甘蜜业盛况,除了上述文章中所引述的一些早期文献外,英国航海家George Windsor EarlThe Eastern Seas》记述于18321834年间在东印度的游历,可能是最早提到甘蜜的工业价值的民间记载。他笔下的新加坡有成千上万的华人廉价劳工,比美洲的奴隶劳工还便宜至少三分之一,主要农作物为甘蜜、胡椒和甘蔗,甘蜜叶和润芽放在铁锅里煮糊后倒入容器晒干。马来人将这些黄褐色像乳酪的蛋糕跟槟榔一起嚼食,不过多数输往英国,作为纺织染料和皮革揉化的用途。熬过甘蜜的渣滓用作胡椒树的肥料。

莱佛士登陆时新加坡已经有20个甘蜜园,19世纪30年代意外发现甘蜜的工业用途后全力发展。1840年左右,甘蜜园已经从市区边缘扩展至远郊,占地两万多英亩(约100平方公里),差不多等于本岛面积的两成。扣除约占三分之二的未开发森林面积,剩下的少许土地用作商贸、民居与其他农耕用途。

(同一棵甘蜜树上出现小芽,花芽,开花和结果的景观并不常见。)

1855517日的《新加坡自由报》报道,新加坡的75个甘蜜园区共种植 1200多万棵甘蜜树与160万棵胡椒树,比例约8:1,其中七成甘蜜树因长年砍伐变为老弱残兵。当时种植园聘请约5000名员工,同时兼顾3万多棵豆蔻树。

栽种30万棵甘蜜树以上的种植区包括中部的大巴窑、宏茂桥、竹竿山、Tay Bu Su;北部的新邦港、汫水港、巫许港、烂土港、陈厝港、刘厝港、朱厝港、林厝港;西部的蔡厝港、秉江、登格港;东北部的后港、杨厝港。其中规模最庞大的是宏茂桥、格兰芝河畔的巫许港,以及实里达河流域的汫水港,各种植超过一百万棵甘蜜与胡椒树。

(1850年新加坡的甘蜜与胡椒种植地区。)

竹竿山应该是武吉知马圣若瑟天主教堂一带,这座1846年由法国传教士创建的教堂俗称竹竿山天主堂,对象为甘蜜园的员工,因此武吉知马山下的疑似甘蜜或许跟竹竿山甘蜜园有关。至于汤申自然公园的疑似甘蜜树,可能就是宏茂桥甘蜜园的遗物了。

该报道中的殖民地官员引述1850年的数据,甘蜜的年产量39,650担(约2400公吨),总值134,050元(西班牙元);胡椒23,374担(约1400公吨),总值157,775元。胡椒产量虽少,市值却比甘蜜高。

虽然甘蜜园占据新加坡半壁江山,但含金量比例不高。当时新加坡的总出口额为1600万元,甘蜜胡椒不及2%,但已足以使一些商人如甘蜜大王佘有进家族富甲一方。


登嘉楼曾经是甘蜜的生产地

毕竟新加坡耕地有限,加上柔佛苏丹向华人发出港契,一个甲子间开发出130多条港,成为世界最大的甘蜜生产地,跟新加坡与廖内三足鼎立。新加坡作为区域商贸的集散中心,柔佛的土产必须海运到新加坡出口,两地一衣带水,关系格外密切。

登嘉楼曾经是马来半岛的主要海港,小型甘蜜活动跟新加坡同期发展,至少比柔佛早了20多年。文西·阿都拉的《阿都拉游记---吉兰丹篇》(1838年)记述他在新加坡受邀到吉兰丹时途经登嘉楼,发现当地甘蜜的年产量两三千担,折算起来约180公吨。

根据L.A.P. Gosling 1964)的“Migration and Assimilation of Rural Chinese in Terengganu”(收录在牛津大学出版的《Malayan and Indonesian studies》),1820年已有一批于马浪河畔定居的华人(福建人居多)种植甘蜜和胡椒,用大象运载产品到登嘉楼河上游销售或运到外地,进入20世纪后才由其他行业取代。当地甘蜜业的命运受到西方工业所主宰,跟新柔何其相似。

 

相关链接

Friday, November 06, 2020

2019冠状病毒疫情阻断措施时期,我在做什么?

自从2020111日中国宣布第一起冠状病毒疫情死亡病例后,如今全世界已经有百万人死亡,死亡率约3%。中国已经摆脱阴影,生活恢复常态,至于其他受疫情影响的地区,韩国、日本、台湾、香港、纽西兰、北欧四国等都交出漂亮的成绩单。

冠状病毒的起因不明,虽然最早的矛头指向武汉的蝙蝠,但也有传言说早在2019年欧洲已有疑似病例,美国指责中国传播病毒的时候,中国反击说是美军到中国访问时传入境内的。虽然武汉严峻的病情给全世界敲起警钟,亦带来有效的防疫经验,但认真执行的国家不多,造成暗流汹涌,如今指责谁是罪魁祸首已经没有意义。

回顾新加坡第一起确诊病例,发生在2020123日,病患是来自武汉的66岁游客,第一次出国就在病房中度过,康复之日马上搭机回家了。

24日本地中药行永泰行出现感染群,那是病毒在本地社区传播的开端。永泰行专做中国游客生意。

由于本地的疫情在客工宿舍传开来,成绩单从模范生一落千丈,第一阶段的阻断措施从47日至61日,长达将近两个月。超市的货架被扫一空,从没病不带口罩到没戴口罩违法,有人因情绪不稳定而被控上法庭等,几乎无时无刻都在疫情新闻中度过。第二阶段较为松绑的阻断措施长达4个月以上,101日才进一步放松,但政府不称之为第三阶段。

(政府甫宣布阻断措施,超市的架子马上空荡荡,干粮被抢购一空。)

回顾这半年来我在阻断日子的经历,有三起“非典型”事件值得记录:

1. 报名参与“第二度国民服役”。

2. 掌握360度虚拟实境摄影与制作。

3. 学习云端电脑科技。


报名参加“第二度国民服役”

客工在慕斯达发中心(Mustafa Centre)受冠状病毒感染后,当局并没有采取有效的应对行动,造成居住在宿舍的客工成为最大的感染群,结果花上将近半年的时间来处理。

(格兰芝马场的多层停车场改建为隔离中心。)

国大医院(NUH)于4月份公开征求义工参与客工宿舍的前线与后勤工作,我想就当作第二度国民服役吧,于是老早就上网报名了。

说起来约40年前的第一次国民服役是强制性的,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到中央人力局报到。这回不一样,是属于志愿性质,心甘情愿服役的。

一两个星期后接到职员的电话,先核对个人身份,解释早晚各12小时的轮班安排等,并说同事会跟进。我满心期待,准备好第二度入伍,可是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仍然痴痴地等待第二通电话。后来想想,或许自己属于当局规划中的风险群吧!不过至少也应该发则短讯,通知一声吧?这是新加坡政府机构做事一向来所欠缺的基本礼貌。

在中央医院工作的Min Lin告诉我,在此非常时期,医院的同事都有非常的防护措施,有些甚至不能回家。以我的年龄来说,应该留在家里,避免将无谓的风险带给家人。Min Lin说,我已经为国家付出过青春年华了,一代新人换旧人,这类高风险的工作应该留给年轻人。

想想也是,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该做的事,必须学会调整心态,学会放手。


掌握360度虚拟实境摄影与制作

调整心情后,重拾年轻的时候对摄影的兴趣。记得某次徒步时,李宁强说过,他已开始逐渐放下照相机,走向手机摄影。只要影像清晰,捕捉到好的画面,后期制作都可以通过电脑进行。我也有同感,这些年来无论去到什么大江南北,都是使用手机拍照,过后经电脑处理的,确实不想花大钱来购买昂贵的摄影器材。

秉着对科技依然兴头十足,而且自认有点相关的天分,毅然下定决心学习虚拟实境(Virtual Reality, VR)。

20多年前初次接触VR这个名词的时候,正在跟国大机械工程系的Institute of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合作,使用超级电脑(supercomputer)做精密计算,然后将数据转换为图像做三维投影。那时候超级电脑的功能跟现在的手提电脑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当下的手提电脑的功能在那个年代可称得上王者了。

距离当年做精密计算赚口饭吃的日子已经很遥远了,更想做的是将数码照片立体化,于是上网买了一台Insta360相机,开始VR的实验。

360度相机的影像素质远远比不上好的DSLR,也比不上中位价格的智能手机,不过卖点就是360度全方位。一般相机的镜头是前方,Insta的鱼眼镜头(广角镜头)则是一前一后,同时将前后左右、上下两侧的景象全都纳入,视野陡然辽阔起来。360度摄影的附加好处是可以通过电脑软件选择各个角度方位截图,然后就像一般的数码照片那样处理。简而言之,就是一张360度图像,可以制作成无数张照片。

(这是一张360度实景图像,可以制作出无数张照片。)

智能手机是观赏360度照片的好器材,打开Android手机的Gallery应用软件,将手机挪前推后,朝上向下,转换方向等,就会有抬头望蓝天白云,低头连路上的蚂蚁都不放过那种身历其境的感觉。

现在Google有简便的网上软件poly.google.com,可以制作VR旅游相册,亦可在VR照片中添加点击打开的二维数码照片与叙述。这种电脑科技可以用在教学上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宗乡会馆联合总会(SFCCA)每半年都主办一场文史游,但今年的两场都喊停了;国家美术馆(NGS)推出网上导览,有些组织食髓知味,还会要求加场。我做了两场这类虚拟实境导览,并将相关的VR导览链接发给参与者,发觉到老人家也充满好奇心,对这类新技术兴致勃勃。


(VR 截图)

话说回来,如果您执意必须将作品储存在个人电脑,那就必须改变观念了。这类在网上制作的VR作品只能留在“云端”,不能下载。您也必须对Google有信心,相信Google不会随意丢弃您的心血结晶。


云端电脑,平行世界

虽然电脑网络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已经出现,但颠覆网络科技的“云端电脑”应该是20068月的时候, 亚马逊(Amazon)将新推出的云服务器称为Elastic Compute Cloud EC2,“云科技”这个名堂才开始流传开来的。

云端电脑的最大亮点是通过虚拟机(virtual machine, VM)和资料中心(data centre)让用户共享“云”资源。

“云”没有固定形状,也就是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灵活运用资源。VM可在自己的电脑设置,不过最方便的是使用第三方的服务。此虚拟的机器跟实体电脑没两样,不过进入VM之后,使用的是云端服务商如AmazonGoogle等所提供的储存器及软件,而不需要先花一笔费用来购买高性能的电脑,额外的硬盘和应用软件。当然这是根据我们的需要来决定使用那些服务,如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PaaS (Platform as a Servce),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

VM的世界是个跟现实世界并存的虚拟“平行世界”,而且虚拟世界不止一个,我们可以在同一台电脑建立多个平行世界,这些世界可以互相联络,包括跟现实世界沟通。

云端电脑的强势是只要网络接得上的地方,就可以使用云端服务。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向云端服务商购买应用时间和储存空间,跟其他用户共用资源,而不需要担心电脑坏了怎么办,硬盘忘了带出来怎么办等看起来琐碎,但却事关重大的突发状况。此外,Google DriveWord, ExcelSlide(Power Point)是免费的,可以随时随地使用。

或许最大的顾虑是网络安全,数据被盗取等。由于云端服务商将数据自动分解到不同的储存器并且译成密码,所以数据被完全盗取的可能性不大,原理上比储存在自己的电脑或硬盘来得保险多了。不过千防万防,家贼难防,或许我们该留意的是云端服务商的内鬼,或者所到之处网络覆盖不到,因此还是别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接触云端电脑之后,我对平行世界产生新的概念。最近看了韩剧《火车》,剧中人物就是在不同的平行世界中侦破罪案,甚至展开新生活的。平行世界使我对有朝一日人类能够穿越时空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