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19, 2024

谦福路说陈谦福

作者:何乃强
原文刊登于《联合早报》2024212

 

过去几十年,我每天在杜尼安路奔驰,经过谦福路。这道路可以直达武吉布朗(咖啡山)坟场,是英殖民地政府以陈谦福(Tan Kheam Hock)命名,纪念他对新加坡的贡献。在槟城出生以及受英文教育的富商子陈谦福在1889年来到新加坡,时年27岁的他获得承包烟酒税收的专利权长达17年,1901年还成为丹戎巴葛码头(后来的港务局)数千劳工的承包商。1910年开始,他投身社会服务以及华人社会福利活动。他出任专利局、执照审查局委员。1912年殖民地政府封他为太平绅士,翌年受委为市政局委员、保良局局绅以及华人参事局 Chinese Advisory Board 委员。他也是爱德华七世医学院的成员。在商业领域,他是联东保险(Eastern United Assurance Corporation 董事主席,以及很多家企业公司的董事。在教育事业,他大力支持华人女子教育,更难得的是,他将中国一些古典历史及侠义故事翻译成马来文,为峇峇引进华文文学。

陈谦福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在任市政局委员时,争取到武吉布朗(咖啡山)成为不分族群的华人葬地,规定一个人不准占有两座墓地。

原来早年的南来移民,存有落叶归根,埋骨故土的观念,后来很多人改变想法,打算身后留在第二故乡,长眠于斯。当地的地方领袖、会馆、方言团体有鉴于此,相继买地,开辟义山坟地。1828年新加坡福建帮的创始人薛佛记开辟福建公冢恒山亭,1870年有广惠肇三属的碧山亭。1890年立碑记录梅阿三、胡亚基,梅南瑞、吴胜鹏、邱雁宾等人筹款购买山坟地,发展碧山亭。

1872年,原籍福建同安的王有海、王九河(求和)与王沧周(宗周)三人,各以500叻元合资买下221英亩的地段,供王姓族人作为建屋、耕种,以及安葬用。这便是杜尼安路转入谦福路的 “咖啡山”(亦称“姓王山”“太原山”)。毗邻咖啡山有一部分的土地,是大富豪谢安祥捐赠给市政局。《联合早报》20111121日刊谢燕燕报道“拼凑坟山历史 咖啡山不是武吉布朗坟场”一文,解释咖啡山的来龙去脉。

1922年,陈谦福在维基利俱乐部突然中风,急救无效骤逝,享年60,遗下继室与九子两女及29孙子(三子一女为继室出)。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