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02, 2025

清一阁的Nasi Ambeng

Nasi Ambeng,意为在天空下野餐,是一种充满马来风味的传统美食。其做法是在手工编织的竹萝筐中铺上香蕉叶,中间放置一座小饭丘,周围环绕着各种辣肉、鸡蛋、蔬菜、炸花生和江鱼仔等配菜。竹萝和香蕉叶都是从前乡村常见的植物原材料,整个套餐充满马来世界的食味精华。

Nasi Ambeng,意为“在天空下野餐”,是一种充满马来风味的传统美食。

40多年前,我在当兵时曾去过一位马来朋友的家。那时,我们在甘榜屋外的空地上架起长桌,大家分坐桌子两边,六到八人共用一筐Nasi Ambeng,各自取食。这种有饭大家吃的场景,体现了互助互惠、共享劳动成果的马来甘榜精神。那时的生活悠闲自在,仿佛天塌下来也能当被盖。

20241124日,慈善组织清一阁(Realm of Tranquillity)为庆祝其成立46周年,在兀兰第547座组屋旁的草地上搭起帐篷、摆上长桌,重现昔日马来甘榜的氛围。阁长徐美燕女士邀请我品尝一顿充满爱心的Nasi Ambeng,这顿美食是由厨尊(Dignity Kitchen)的厨师们精心制作的。

厨尊或许对一些人来说并不熟悉,但提到文庆路69号的“红屋”食阁,许多人可能听闻过,也光顾过,红屋就是由厨尊经营的。2010年成立厨尊的许承俊,目前和许嘉玮父子档,为残障人士、精神病患者、弱智、轻微失智、单亲妈妈、癌症病患等提供培训,让他们找回尊严,实现自我价值,享用自力更生的安乐茶饭。

清一阁的座右铭是释放多一分爱心,人间多一分温暖,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无上境界。然而,多年来我一直心存疑问:21世纪的新加坡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裕国家,为何还需要动用这么多民间资源来援助不幸的群体呢?

 

清一阁的起源与发展

徐美燕在清一阁服务多年,目前是第三任阁长。

清一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40年前。当时,一位本地人倡议召集志同道合的人士一起行善。企业家Eddie Tay1978年创立清一阁,最初没有任何资源,也不隶属于任何机构或宗教团体。

个子娇小,但斗志高昂的现任阁长徐美燕。

Eddie Tay组建一支致力于社会责任的核心团队,旨在动员志愿者为贫困家庭提供服务。21世纪初,他将团队扩展至马来西亚和中国,两国的有心人士为共同的目标成立海外分会,财务盈亏各自负责。

清一阁在兀兰设立了中医邻里诊所和爱心单位,这个北区关爱小组为邻里提供口粮和其他援助。

阁长徐美燕(手上拿着麦克风)宣布,去年清一阁义工总共派送90多万公斤白米给有需要的家庭。

 

社会关怀相关数据

根据《The Straits Times20241125日的报道,截至2021年底,新加坡有2359个注册慈善团体,筹获善款31亿新元。这些慈善机构涉及社会福利、医疗保健、教育、艺术和宗教等领域,其中约有一半是宗教团体。清一阁乃约400个社会福利组织之一。以500万公民与永久居民来衡量,新加坡的慈善事业可谓相当活跃。

新加坡社会及家庭发展部(MSF)于20221021日发布的常年报告(ComCare Annual Report FY2021)显示,2021年财政年里,约45000户家庭在社区关怀计划下受惠,比冠病疫情期间减少1000户。

2000多个注册慈善团体与国家的公益愿景一致,因此新加坡政府与这些慈善机构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合作和互补的。

本地亦不乏不纳入慈善范畴的非营利组织(NGO)。这些NGO专注于倡议某些社区发展项目,但由于不符合慈善地位的标准,根据本地法律不能注册为慈善机构,也不能享受相应的国家财政补贴。慈善、非营利、国家政策之间既有利益关系,也有对立面。

通过这些数据和事实,我们可以看到新加坡社会在慈善和公益事业上的活跃与多样性。尽管国家富裕,但民间力量仍在不断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提供支持与关怀。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