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的牛车水不是个居住安全的地方。
那个年代,大部分来自广东珠三角地区的移民,由于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相同,都选择聚居在牛车水一带,这里人烟稠密,除了恶劣卫生环境外,他们最大的问题是住屋。居民所居住的,很多是已有数十年屋龄的两三层楼店铺排屋。新加坡早期殖民地政府没有为居民提供公共住屋。虽然早在1927年殖民地政府成立了改良信托局(Singapore
Improvement Trust,下文简称SIT)负责城市建设,但是SIT大部分工作是着重屋宇修葺。
迟至1947年,日本统治结束后两年,SIT才开始兴建公共住屋,可惜还是不受居民青睐。他们不愿意搬出离牛车水较远的地方,认为交通不方便,上巴刹并不是就在楼下附近买菜那么简单,而且包罗万有一站式超级市场还没有问世!直到1960年,民选政府成立建屋发展局(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 ,简称HDB)后,居民才逐渐接受搬离“老巢”的安排。
过去一百多年来,牛车水频频发生火患(广东人叫火烛),除了财产损失,更严重的是造成人命伤亡。1917年“火烧和栈”死了10人(见2023年7月17日《联合早报·四方八面》版),1956年《自由西报》有一则言论,认为5月3日硕莪巷“火烧大难馆”烧死6人之悲剧是可以避免的!可惜住客们拒绝SIT所分配的住屋,原因是他们太习惯这里的生活,不愿搬家!
难怪当时的消防局局长称这里是个“火患陷阱”。他指出有必要确保这里的防范火患各项安全基本措施做得好。试想:一栋两三层楼的店屋,分层租给几十户人家,一家老幼挤在以木板间隔的窄小房间里,有些甚至没有窗户和通风设备,加上建筑物没有逃生门,木制楼梯损坏日久失修,还置放杂物,妨碍上下。更甚是多人用电,电线负荷过量,导致电线短路着火,更有住户使用煤油灯照明。有人烧香焚烛,燃烧冥纸,习惯在楼梯口摆设香案,放上食物祭品拜祭神明,引来寻觅食物的猫鼠,打翻燃烧的蜡烛,引起大火。一旦狭窄楼梯被烧断,则逃生无门,性命不保!
直到上世纪中以后,人们才开始接受公共住屋、居者有其屋的概念。估计有10万华人迁出牛车水,大大减低了火患问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