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7, 2024

锦茂与杜佛:见证栽培人力资源之路

原文刊登于《源》2024年第5期,总期171,新加坡总乡会馆联合总会出版

 

锦茂(Ghim Moh)和杜佛(Dover)坐落在联邦西道(Commonwealth Avenue West)两边,曾经是山峦起伏之地。上世纪70年代初,锦茂和杜佛迅速发展,三年内短短一公里的锦茂路出现28座组屋,2万居民在4000个组屋单位安家落户。

锦茂·杜佛地形图(根据2024年谷歌地图绘制)

1914年地形图:锦茂和杜佛是个丘陵地带,共10座小山丘

锦茂组屋旁曾经是火车路过之地,随着2010年新马两地政府同意以滨海南与梧槽共6幅地段作为交换,境内的长途火车画上句点,铁轨沿线亦重新规划。

杜佛的组屋单位约为锦茂的三分之二,二战后杜佛地段曾经供英军使用。这一带有些路名出自英国东南部沿海的肯特郡(Kent),例如杜佛源于拉丁文“水域”,意指英吉利海峡;麦威(Medway)、福斯顿(Folkestone)和梅斯顿(Maidstone)都是肯特郡的市镇。本地的杜佛没有海峡,倒是隐藏着一些经历过岁月洗礼的前英军住宅。 

麦威(Medway Park)

消失的锦茂村与大港内“番石榴园”

从前的锦茂村以福建安溪人居多,60多户人家多数务农为生。新加坡独立后,附近荷兰路和花拉路一带的乡村被征用,锦茂村人丁随之翻倍。锦茂村与隔邻的大港内俗称番石榴园,每年五月至七月番石榴盛产的季节,村民骑着脚车把整箩筐沉甸甸的番石榴载到坡底(市区)销售,最开心的就是骑着轻快的铁马回家,日子过得简单,人也容易满足。

乌鲁班丹民众俱乐部是锦茂住宅区的地标

这里曾经是陈金声的丰兴号产业。19世纪中叶,陈金声以五毛钱向英国东印度公司买下昔日巴西班让、锦茂、杜佛、女皇镇大片土地,统称为“Tan Kim Seng’s Pasir Panjang”(陈金声的巴西班让),总面积差不多等于今天的大巴窑。

杜佛森林原为“大港内”,属于陈金声丰兴公司的产业。“丰兴公司”已由文物局运走

二战结束后,殖民地政府以350万元买下这片土地,上万户居民分批搬迁。乍听之下,一个世纪间五毛钱的土地竟然增值至几百万元,大家应该对这么庞大的天文效应感到开心才是。实际上以人口计算,每户只得三几百元赔偿,迁徙与安家费都不够。交涉后政府修改赔偿模式,譬如大港内的村民自己掏腰包建桥梁,让孩子们到小河对岸的公立励群学校读书,因此可另外获得600元的公共措施赔偿。

大港内居民搬走后,废弃的土地茁壮成杜佛森林,与乌鲁班丹水道相依偎。规划中杜佛森林东侧的新组屋高低错落,几个政府部门联手在新区创建大自然景观,反映绿地对确保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功能,相信未来的居民都能亲身感受绿野芳踪,流水潺潺的美景。

图中近处的杜佛森林正在清除建组屋,远处的杜佛森林(靠近金文泰)暂时保留作为绿地

 

大港内消失的学校,保留的戏台

对于公立励群学校的学童来说,戏台经历应该是毕生难忘的回忆。上世纪初,安溪先民来到乌鲁班丹河畔安家,按照家乡风俗兴建圆福殿和酬神演戏的大戏台,多余空地则用来建校。为了安顿远道而来的老师,庙堂后方的空间改装成宿舍。虽然设备一般,老师不介意留校寄宿,省却舟车劳顿之苦。

校方把戏台隔开成两间课室来弥补校舍的不足,酬神的时候自动放假,把戏台还原来演大戏。虽然学校不复存在,圆福殿与大戏台实景依然,为昔日庙宇学校保留痕迹。

圆福殿的戏台是新加坡仅存的三个庙宇戏台之一

 

多用途的前莱佛士初级学院

1980年代初,莱佛士书院高中部从原来的莱佛士书院脱钩,成立莱佛士初级学院,迁入锦茂组屋区尽头的西乃山路(Mount Sinai Road)。名校建在组屋区内的目的之一是落实人人平等的教育理念,让更多学生有所期待。

2004年莱佛士书院与初院改组,重归莱佛士书院后搬迁至碧山镇。过后十多年来,德明政府中学、莱佛士女子小学、新成立的尤诺亚初级学院(Eunoia Junior College)都使用过该校舍。新加坡快节奏发展,很多老地方都会消失,就好像这片土地将重新发展一样。旧校舍拆除在即,校方举办纪念活动,让校友重返校园,不要忘记友谊和美好回忆。

前莱佛士初级学院原址将重新发展

开埠时期由莱佛士创立的莱佛士书院历史最悠久,它也是国家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的诞生地。19世纪末,合力(RW Hullet)担任莱佛士书院校长的 36 年里,推出许多创新举措,例如提供英女皇奖学金(林文庆乃得奖人之一)、将莱佛士女校并入莱佛士书院,以及成立辩论会作为第一项课外活动等,将莱佛士书院提升为旗舰精英中学,历年来政府内阁、公共部门和各行业的专业人士不乏其毕业生。

 

栽培人才的泉源

杜佛是个栽培人力资源的典型,这一带教育机构密集,3公里的杜佛路堪称校园路,周边所设立的学校包括:光伟中学(New Town Secondary School)、新加坡科技中学(Schoo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ingapore)、花菲卫理学校小学部和中学部(Fairfield Methodist School)、英华自主中学(Anglo-Chinese School Independent)、英华初级学院(Anglo-Chinese Junior College)、新加坡理工大学(Singapor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新加坡理工学院(Singapore Polytechnic)、杜佛阁国际学校(Dover Court International School)、东南亚联合世界学院(United World College of South East AsiaUWCSEA),新加坡国立大学大学城(NUS University Town)等。

英华和花菲卫理都是由卫理公会的传教士于百多年前建立的纯男生与女生学府,新加坡理工学院和东南亚联合世界学院则是这里立足最久的本地学府与国际学校。新加坡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大学城让在“校园路”上课的学生,对未来升学的途径充满憧憬。

新加坡理工大学为工院生提供另一深造的途径

 

从英华学校到英华初级学院

英华初级学院是 英华学校(ACS)大家庭的七所教育机构之一。19世纪末卫理公会传教士奥德姆(William Fitzjames Oldham)抵达新加坡,受邀加入由陈恭锡创办的天文学协会,并担任协会成员的语言导师。奥德姆牧师从协会获得资金,在厦门街创办英华学校。

半个世纪前,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邀请英华学校响应国策,在政府对应拨款的基础上建立一所初级学院。英华初级学院于 1977 年开始运作,多年来扩建设施,兑现对全面教育的承诺。初院的运动场可见肯德岗的国大建筑,对激励学生往前冲刺有一定吸引力。

校园内的李俊源夫人剧院(Mrs Lee Choon Guan theatre)于 2008 年启用,这个现代化的空间可容纳各种演出。李俊源夫人原名陈德娘,有位开明的父亲陈恭锡,自幼在家接受创建花菲卫理女校的苏菲亚修女(Sophia Blackmore)教诲,不像那个年代的娘惹,一生局限于厨房与厅堂。李俊源去世后,陈德娘继续以丈夫名义行善,捐助教会学校、支援山东惨祸筹赈会、资助保良局等。华人妇女协会也是由她和陈秋娘(郑连德夫人)、李珠娘(本地第一位女医生)等人联合创办的。

英华初级学院校园内的李俊源夫人剧院

 

东南亚联合世界学院

英军在杜佛驻扎的时候为他们的孩子设立学校(St John's Army School),随着英军全面撤退,新加坡国际学校在空置的校址创校,它就是东南亚联合世界学院的前身。1971年元旦,时任总理李光耀为学院主持开幕。当时新加坡正处于全面发展工业化阶段,在国际学校就读的多数是外派人士的孩子。

二战结束十多年后,创校的德国教育家哈恩(Kurt Hahn)出席北约参谋会议,亲眼看到昔日战争对手尽弃前嫌而深受启发,相信可以通过共同教育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来实现和平。1962 年,第一所联合世界学院在威尔士成立;1971 年,东南亚分校在新加坡开学;如今全球18 联合世界学院当中,新加坡校园的规模数一数二。

 

新加坡工艺学院为工业化提供生力军

新加坡工艺学院(更名为理工学院)是东南亚最古老的工院,相关工艺教育理念是由民间构思的。二战结束后传统转口贸易进入瓶颈,由于缺乏本地科技专才,现代工业化计划无法成型。一群商人登上酒店街(Coleman Street)阿达菲大酒店的屋顶花园,商讨成立工院的可行性,将建议书呈交给殖民地总督。

19541027日,立法议会通过《新加坡工艺学院法案》。新加坡独立那年,工院引入工程学士学位课程,不过随着本地大学改组,学士课程转移到新加坡大学,催生新大建筑和工程学院。如今工院的教育领域扩大到非工艺科,毕业生超过20万人,随时可能跟不同年代的校友擦肩而过。

新加坡理工学院为新加坡培养超过20万名技术专才

1978年工院生在杜佛路新校园上课,我属于新校园第一批新生,当时一些校舍和学生活动中心尚在兴建中,电脑室直到毕业后才落成,我的电脑知识还是在服兵役期间,前往商业学校上课启蒙的。当时我和几个同学的毕业作品是设计与制作遥控电船,由于学校缺乏设备,我们把成品带到裕华园外的裕廊湖调控测试,心情七上八下,万一小船沉入湖底,或者“出海”后不听从指示归航,毕业的美梦将跟着沉没。

40多年后各政府部门合作,在工院对面的前高尔夫球场推出无人机飞行区,相信会让学生的梦想跟着起飞,就如十多年前成立的新加坡理工大学,在五所理工学院设立校舍,为工院生提供另一深造的途径。

 

里茅行动

工院斜对面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大学城外,有一面文物局设置的里茅行动说明牌。这一带就是二战期间,英澳突击队行动失败,被日军斩首的历史现场。

1943年英澳特种部队的杰维克行动(Operation Jaywick),成功击毁停靠在岌巴港的日本商船,隔年依法炮制,执行代号里茅(Operation Rimau)的突击行动,由23人敢死队执行有去无回的任务。一行人在峇淡岛外遇上马来亚警察船艇,却误以为是日本巡逻艇,率先开火而暴露行踪。日军进行长时间搜索,最终12人被击毙,11人被关押在欧南监狱,其中一人在狱中病逝。194577日,生还者在杜佛路与金文泰路(Clementi Road)一带被斩首,距离日军投降仅45天。

战后英澳战争罪调查员翻阅日本军事法庭的判决,调查员的报告写道:“这些无畏的澳洲人身着非军装,自愿剥夺按照战争惯例被当作战俘对待的权利。从技术上来说,日本人并没有犯下战争罪。因此,在这一特定案件中,无法将他们绳之以法。”

对战争大局没有什么影响的里茅行动,为杜佛这个校园区留下些许伤感,但也教育我们战争与和平之间,尽力维护和平,让国家繁荣,人民得到幸福,是我们这代人肩负的责任。

 

主要参考

Dover #OurNeighbourhood, https://www.sg101.gov.sg/resources/connexionsg/doverourneighbiurhood/ accessed 24 May 2024.

Operation Rimau: A failed Allied attack, The Straits Times 26 October 1994.

Sea Power Centre Australia, https://www.navy.gov.au/history/feature-histories/operation-rimau-tragic-sequel-jaywick accessed 28 February 2024.

Secret raids on S'pore, Straits Times 4 August 1946.

UWC Southeast Asia, https://www.uwcsea.edu.sg/about/the-story-of-uwcsea/uwc-movement accessed 28 June 2024.

王振春,旧日的锦茂村充满乡土味,《新明日报》19871117

余经仁,大戏台曾是我们的课室,《联合早报》2018110


相关链接

No comments: